为什么小麦的播种要在地里浇水以后呢?有什么科学的说法呢?
小麦在播种的时候在地里浇水,这样才能够让土壤变得更加湿润,能够满足小麦的生长环境,而且浇水的时候也要看土壤的情况,这样的方法会更加科学,小麦的长势也会更好。
一般小麦生长的环境要求不是特别的高,只要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80%左右,就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再给土地浇水的时候也要等到沥川之后,否则会有着冰冻的状况,这样对小麦来说生长环境会受到影响。对于一些土地比较干的土壤来说,播种的时候就需要提前浇水,这样才能够让种子发芽,更快会发现种子出苗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第1个就是水分,第2个就是空气,第3个是温度,当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成长环境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出苗率会变低。
种植小麦的时候一定要发现浇水后的土壤质地会发现一般粘性的土壤透气性是比较差的,这种土壤容易板结,在一起在播种完之后,如果进行胶水表面会形成坚硬的硬层是不能够很好的,出苗一定要在播种之前将土地浇上水,否则种子容易缺氧,最终会出现腐烂或者是缺苗的状况。
播种的时候也要看种植小麦的时间,无论是粘性土壤还是沙性土壤,都是需要先浇水再进行播种,等出苗之后是需要浇蒙头水的,一定要注意土壤的粘性,如果粘性土壤就可以用小水漫灌的方式,如果是沙性土壤就可以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在给小麦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麦苗的根处浇水,这样才能够让小麦长得比较好,否则土壤会出现板结的状况。在播种小麦的时候,在地里浇适量的水,能够让小麦成长的更好,这也是科学的种植方式,能够让产量变得更高。
小麦的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冬小麦追肥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春小麦由于肥料集中在种子附近,小麦发芽长根后即可利用,其具体方法是在播种前进行土地平整做成畦以后,按预定行距开沟,再于沟内撒肥、播种、覆土、镇压。如果地干时,可先播种、踏实,然后再撒、覆土、镇压。
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千克,过磷酸钙225-375千克,与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混合施用,或者是二元氮磷复合肥150-300千克。近年来,春小麦产区用一次施肥法,全部肥料用作基肥和种肥。
扩展资料:
储存贮藏
小麦收获时正值高温,若干燥及时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粮温较高,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薄膜密封,达到麦堆自然缺氧状态,从而抑制害虫的危害,对于隔年陈麦,可采用辅助降氧,或充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方法进行防治害虫的储藏。
干燥密闭,只要合乎入库要求的小麦,就可散堆入仓,压盖密闭,以防吸湿及虫害滋生,这对抑制麦蛾繁殖尤为有效,在高温季节要注意防虫;
秋凉后积极通风,揭盖降温散湿,春暖后加强压盖或密闭,以保持粮堆低温干燥无虫。总之,只有采取科学储藏和保管方法,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命特性。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
2、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3、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扩展资料:
储存方法
1、热入仓密保管,在盛夏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oC左右,延续两小时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趁热入仓,散堆压盖,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0oC以上持续10天左右。
2、低温冷冻,利用冬季低温时,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oC上下,而后趁冷密闭,对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但低温密闭的麦堆,要严防温暖气流的接触,以免麦堆表层结露。
3、自然缺氧,小麦收获时正值高温,若干燥及时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粮温较高,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薄膜密封,达到麦堆自然缺氧状态,从而抑制害虫的危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