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村不允许农户散养猪,这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猪肉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均价十几元一斤,上涨到了三四十元一斤。猪肉价格上涨以后,很多人也动起了养猪的念头,特别是一些农村家庭。因为对农村家庭而言,本身就有养猪的先天条件,例如很多家庭还保留有猪圈,地里面还种着庄稼,不用担心饲料的供应问题。现在猪肉价格涨了,自己在家养几头猪,将来无论是卖,还是逢年过节吃肉,都是非常方便的。
不过,让很多农村居民没有想到的是,养猪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禁养”问题。因为如果养殖场地不合适,那么就会对周围的居民、环境等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废弃物,散户是很难对其进行处置的。所以随着环境保护治理的深入,很多地方都划分了“禁养区”。这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农村地区,也不随意养猪。
其次,是养猪的成本增加了。据了解,猪肉价格上涨以后,小猪和母猪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以猪崽为例,大约需要2000元一头,至于母猪,那更是“一猪难求”。比如某个散户想养5头猪,那么仅购买猪崽,就要花费1万元。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饲料、药品、疫苗、场地建设等成本。对农村居民而言,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养猪仍然要承担不小的风险,那就是谈“猪瘟色变”。
迄今为止,在一些地区,非洲猪瘟仍然在肆虐。正因如此,很多养猪户不敢轻易养猪,特别是一些散户。比如有的农民就说,只要非洲猪瘟不能完全解决,自己就不会从事养猪这一行业。要知道,去年猪肉价格之所以上涨这么多,就是因为非洲猪瘟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猪的供应量。因为根据非洲猪瘟防治规定,一旦发现非洲猪瘟,应该立即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换言之,一个养猪场只要有一头猪感染了非洲猪瘟,那么整个养殖场的生猪,都要被无害化处理。不难想象,其中的损失。
最后,现在的土地压力以及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养猪的空间明显被挤压了。客观来说,养猪行业的确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特别是一些住在养猪场附近的朋友,对此应该深有体会。不仅是气味难闻,如果排泄物处理不当,还会对水源造成污染,也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在环保的基础上,提倡科学养殖、绿色养殖是非常有必要的。总而言之,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散户应该何去何从呢?
笔者认为,对于农村散户而言,可以改变一下养殖思路,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例如,散户可以选择与周边的集团化养猪场合作。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那些大型养殖场无论是在经验、规模,还是在销售渠道上,都要成熟很多。当然,归附大型养殖集团后,利润可能会低一些,但长远来看,生存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更强。
其次,可以提升养猪技术和科学化扩大养猪规模。比如科学化的养猪场,同样的养殖面积,人家可以养20头,但是散户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一般只能养15头。再比如喂同样的饲料,人家的猪能长到100斤,但是散户的只能长到90斤。这样一来,绩效就错开了。所以,还是应该在养猪技术和管理上多下功夫,不能再守着传统的养殖方式一成不变了。
最后,则是做好环境保护,这也是散户想要长期发展下去的重中之重。现代化的养猪行业,会对猪场的污染物进行干湿分离处置。其中,猪粪会被自然发酵,然后做成肥料重新回归农田。至于其它废液,则可以通过有氧无氧发酵达到排放标准进行还田。可以看到,把废水废物问题科学处理以后,就不存在污染问题了。不仅不存在污染问题,反而可以多增加收益,还肥沃了农田。当然了,这样做对于散户来说,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养殖成本。
综上所述,未来散户想要从事养猪行业,首先要做好的准备,就是如何解决环保问题。如果环保问题不解决,那么必将被淘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大概率是集团规模化养猪的“天下”,散户很难有立足之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7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