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莲山地种植关键技术
西番莲是一种新兴热带水果
近几年各地发展较快
加快了荒山荒坡的开发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笔者在教学实践调查中发现
目前西双版纳西番莲主要种植在山坡地上
存在着广种薄收、单产低、管理粗放、效益不高的问题
影响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山地种植西蕃莲的高产、优质、高效
必须改变西番莲种植很容易的思想
按照「精密农业」的种植要求
抓好下面几项关键技术。
一、修梯田、挖大穴 土壤条件是西番莲早产、高产的基础。西蕃莲虽然适应性强
容易成活
但要获得良好产量必须为其创造良好土壤条件。山坡地土层浅薄
结构较差
有机质少。要改变过去修一条小路挖一个****
就定植的现象
开垦时必须修梯田
挖大穴
具体要求如下:
1、以3*3m或3*4m株行距要求
按等高线定标
修筑宽1 8-2m
内倾的梯田
有利于保持水土
便于搭架等田间管理
修梯田时必须留下表土。
2、在定植前2个月挖好定植穴
穴的规格为60*70*80cm。
3、在定植前1个月回穴施基肥
有利于肥料腐熟;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每穴施农家肥25kg
过磷酸钙0 5kg
油枯1kg;基肥必须与表土充分混匀
回入穴2/3的深度内
上面回盖表土。凡施足基肥的植株
生长旺
上架早
结果早。
二、选良种、育壮苗 西番莲品种单一化问题比较严重
短期内难以改变
目前主要种植紫果西番莲、黄果西番莲和二者杂交种。紫果西番莲较耐寒
风味一般
适于高海拔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黄果西番莲不耐寒
风味佳
适于热带低海拔地区种植。规划种植时
应根据园地气候条件
合理选用品种。
西番莲大量繁殖方法主要有2种:即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当品种确定以后
无论采用哪种繁殖方法
都必须从果多、果大、果汁率高、风味好、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上采充分成熟果实种子和插穗来繁殖。必须改变种子、插穗随便在任何植株上都可采用的随意做法
培育良种壮苗。壮苗上山定植是西番莲早结果的条件之一
生产上普遍采用营养袋育苗
在每年3月份开始播种
6-7月雨季来临时就可上山定植。育苗时要加强管理
培育壮苗
防止出现病苗、弱苗、畸形苗、弯根苗。
三、及时搭架 搭架及时
结果较早。目前西番莲的棚架形式多种多样
笔者调查认为
结合山地特点
以单线篱笆式棚架较好
此棚架具有下列优点:
1、光照充足
通风良好
可减少荫蔽枝。
2、梯田上搭架方便
节约成本。
3、修剪采果方便
喷药效果好。
4、比传统「门型」三线型棚架产量高出15-20%。
四、整枝修剪 当幼苗定植成活后
留1-2条主蔓上架
剪去过多侧枝侧芽。采用单线篱笆式棚架。第1年生植株留2条主枝
沿水平铁丝伸展
从主枝上生结果枝并下垂生长
短期内枝蔓就可长满棚架。靠近主蔓枝条先结果
当果实成熟掉落后
立即修剪至2-3节
从其基部再萌发的芽可以形成新的结果枝
冬季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后
所有结果枝都从基部修剪。西番莲一级蔓是主要营养枝
二、三级蔓是主要结果枝
培育良好二、三级蔓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西双版纳
7月份西番莲花量最高
通过农业措施提高7月份花的座果率
对提高年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西番莲忌重剪
过渡修剪会降低产量
主蔓枯萎
严重时整株死亡。每年采果后应剪去枯枝、病虫枝、老弱枝、郁闭枝
减少养份消耗和病虫危害
培养通风透气的株形
提高产量和品质。
西番莲的药用价值:西番莲含有类黄酮、生物碱等成分
粉色西番莲提取物具有抗焦虑
镇静
防止药物上瘾等特性
药用价值很高
应用前景广阔
5月份潍坊地区的天气比较异常,雨水不断,气温基本维持在25?28℃之间,空气湿度较大,这对大棚蔬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非常适合于病害的发生。这不,又有人找上门来了。顾客拿出了一株发病的茄子,大体描述了一下自己棚内茄子的发病症状。根据发病茄子的症状表现,及其对棚内茄子的病症描述,结合近期的天气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是茄子的茎基腐病。
一,发病茄子的症状表现,以症状表现判定病害种类
从他拿来的病株就会发现,在茄子棵的茎基部有一圈暗褐色的病斑,病斑处的茎杆变细,皮层都已经变褐腐烂,叶片都已萎蔫变黄,乍一看像是茄子的青枯病,但是却没有青枯病的特有症状一一菌浓,发臭。
另外,在茄子植株的发病部位常会出现同心轮纹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期就会出现淡褐色的霉状物或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这又像茄子早疫病,但早疫病病斑上不会出现黑色菌核,而且其病斑上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发生一些灰黑色的霉层。
再一个,从劈开的茄子茎杆中会发现,发病茄子的木质部都已变为暗褐色,但根部和根系并没有腐烂。这说明病菌只侵染茄子的茎基部。
从以上几点症状表现来看,这就是茄子的茎基腐病。
茄子茎基腐病在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发生,但不像今年这样呈暴发性发生。究其原因,除与今年的气候有绝对的关系外,也与以下因素有关。
二,茄子茎基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规律
茄子茎基腐病的发生并不仅在结果期,它会从茄子的幼苗直到定植后、结果期都会发生。幼苗期发病导致茄子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多日后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圈,幼苗就会逐渐死株,但一般不会倒伏,这也与立枯病有关区别。但是,茄子茎基腐病菌和立枯病菌是同一病原菌,它可以在土壤或发病茄子的残体上越冬,并且能够存活2?3年以上,在温度为26℃左右时病菌发育,湿度高时,会随风,水,农具及人员的走动而传播,并发展迅速。
另外,连续的阴雨天,浇水过大,土壤黏重,通风透光性差,茄子茎基部皮层受伤,连茬种植等也有利于茎基病的发生。
我问该顾客,他说在幼苗期并没有发现症状,只是在5月份连续下雨后,棚内浇过几次水,排不出湿气,才逐渐开始发病,而且蔓延的很快。他说他的棚内去年就发生过,但不多,他的棚已连续种了5年茄子了,没换过茬。这就是原因所在,连作,有病菌,再加上今年的温度和湿度较适合茎基腐病的发生。
针对今年茄子茎基腐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总结为8种方法,有预防有治疗。首先我们先给得了茎基腐病的茄子植株给出治疗方法吧,别让顾客久等。
三,8种方法防治茄子的茎基腐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老生常谈的话题
先给顾客配药,变配药边告知预防方法
第一种方法,药物治疗
治疗茄子茎基腐病的药物有很多,主要是喷药部位的问题。要想早治愈,就得药物直达病部。
如甲基托布津,普力克,甲基立枯磷,绿亨1号,恶霉灵,精甲霜-锰锌,速克灵,福美双,立枯灵,百菌清等都可以。
因为此顾客的茄子是在大棚内,又加上近期湿度大,为防止棚内湿度加大,我给他的药物是45%的百菌清烟熏剂进行熏杀防治。于傍晚点燃,密闭棚膜,第二天注意放风换气彻底后再进棚,连续熏杀2?3次即可,间隔时间为7天左右。同时还给他配合了绿亨1号,用量为每桶水10毫升,重点喷施茎基部发病部位。这样组合起来治疗,效果要比单喷或熏蒸来的好。
告诉了顾客用药方法,顺便也说了一下来年再种茄子时要注意的问题。分述为7点吧。
第二种方法,选用抗病品种
如果发现你所栽培的茄子品种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茎基腐病,那说明此品种不抗茎基腐病,可打听一下其他品种选种。
因各地区的栽培习惯不一样,我也很难给出具体的品种名称。如我们这里常种的就是长虹,引茄,中茄,米茄等中早熟品种。这些年,大家也都习惯了选择嫁接茄苗,对土传病害的抵抗力大增。
第三种方法,合理轮作
防治茎基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最佳选择是轮作,要与非茄科的蔬菜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
第四种方法,清理病残体
上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病残体,枯枝落叶,烂果等,并集中销毁或深埋。发病植株趁早拔除带出田外处理,并在病穴周围撒生石灰消毒。
第五种方法,高温灭菌
茄子在大棚内栽培时,定植前的半月,密闭棚膜,保持棚内温度达到50℃以上的高温,连续闷棚6?7天,可有效杀灭棚内和土壤中的部分病菌。第六种方法,种子消毒
为了安全起见,所采用的种子最好是用硫酸铜浸泡5分钟或者是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20分钟,或者是用50?55℃的温水烫一下,捞出后再催芽播种。
第七种方法,培育无病壮苗
选择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壮苗。育苗时密度不宜过大,浇水不宜太多,注意多通风炼苗。也要注意苗床土的消毒,如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一般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土拌匀后,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用2/3的药土盖种。
第八种方法,加强田间管理
土壤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肥料烧根。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定植茄苗后,如果发现下部叶片变黄,茎基部呈水渍状,应扒开植株基部地膜和表土散湿,使其通风良好。
定植后注意水分管理,防止忽干忽湿,浇水不宜过多,以防沤根,并及时中耕松土。在高温季节注意架设遮阳网,科技放风,尽量减少高温高湿条件的长期存在,防止茎基腐病的发生。做好茄子的整枝打杈工作,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能。本文小结,潍坊地区最近的天气情况比较反常,这也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棚内蔬菜,因高湿而难以排除,大家在喷药防治病虫害时,尽量使用烟熏剂,同时注意浇水后及时防风。对于茄子的这种茎基腐病,大家也不要掉以轻心,要时刻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适时喷施药剂预防,以杜绝此类病害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