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水产养殖补贴
泸县潮河镇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据悉,水产养殖达100亩以上的给予200元每亩的奖励。
广西区柳州市水产养殖户今年购置部分晶牌的渔业机械,可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浙江嘉兴:购买水产养殖增氧机可获补贴
嘉兴日报资讯:“使用大棚喷滴灌设施,采用微喷滴灌技术种植大棚蔬菜省水、省工还增产,没想到现在购买这种新型农机具还有补贴。”昨天,得知根据相关政策,自己计划购买的大棚喷滴灌设施能拿到5万元的补贴,绿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文华非常开心。
据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机管理站站长仲云龙介绍,近几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覆盖了粮油、水产、畜牧、果蔬等农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机械、关键环节机械装备和设施农业装备。今年,补贴农机具种类从去年的十大类32种,扩大到十大类59种。除了传统的植保、收割等农机具外,水产养殖增氧机、果蔬保鲜冷藏库、挤奶贮藏保鲜机械等新型机械也被纳入补贴范围。其中农户购买微灌设施,可享受每亩500元、最高5万元的补贴。为此,秀洲区将喷滴灌设施列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实事工程,专门安排补贴资金进行重点扶持,计划在全区示范推广喷滴灌设施农业500亩,加快秀洲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良渚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特产有那些?
大云镇缪家村位于嘉善县最南端、大云镇东首,毗邻平湖市钟埭街道,嘉兴市大桥镇,距沪杭高速公路大云出口处1000米,境内平黎公路,善平公路纵横贯穿全村,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区域面积642.6公顷,现有耕地面积4796亩,村民小组16个,农户1039户,户籍人口3343人,外来人口2576多人,共有党员138名,企业30家。2012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村级可支配资金达到1100万元。通过几年的发展,我村分别于1998年及2006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级科普示范村,先后获得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5年被评为百姓致富工程先进村。
缪家村在2004年投入120万元新建了村级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043平方米,投入了1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图书阅览室、健身房、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宣传橱窗等硬件设施,使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都有了自己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场所,组建了乒乓队、篮球队、秧歌舞队、老年体操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丰富了村民和外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缪家村积极以规划为先导,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契机,围绕“乡村游”这一主题,着力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全面推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度假区已初步形成,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十里水乡、华明园艺园、森林亚洲、云庐温泉休闲园、美华特种水产养殖场、鲜切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产业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目前全村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点已发展到8个,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点2家,分别为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
缪家村与江家村、洋桥村、东云村、曹家村、大云村、大云社区相邻。
2019年1月16日,缪家村入选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2020年12月8日,缪家村入围第一批浙江省商贸发展示范村名单。
丰钱桥
丰钱桥位于大云镇缪家村钱家浜东,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俗称杨家桥。桥中孔两侧刻有“光绪七年(1881)重修”。1986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占地54平方米,为三孔石拱桥,南北
缪家村附近有丰钱桥、大云青龙桥、西塘古镇旅游景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吴镇墓(吴镇纪念馆)吴镇书画院等旅游景点,有嘉善黄酒、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姚庄蘑菇、嘉兴鲜肉粽子、杨庙雪菜等特产。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编辑本段良渚
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杭州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约10公里,系杭州市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境内有安溪瑶山遗址、良渚文化博物馆、折桂桥、沈括墓、东明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面积101.69平方公里,辖26个中心行政村(其中小洋坝等6个村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托管)及3个社区。常住人口达8.8万余人,流动人口4.5万余人。杭州绕城公路北线、东西大道横贯全境;104国道和通往杭州市中心的衢州路纵越全境;潘塘互通立交以南庄兜为起点,同衢州路相连,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十字相交,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为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宣杭铁路,东苕溪航道东西横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沿镇东部南北穿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良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全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加大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金恒德国际汽车物流广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浙江亿丰装饰城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使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渚以“传承良渚文明,创造北秀明珠”为战略目标,全力冲刺“双百”强镇(农村经济总量100亿元、跻身省百强乡镇),打造“商贸良渚、实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谐良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良渚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