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小茶叶如何扛起脱贫大梁
靠茶吃茶,安化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近两年黑茶产业帮助5万多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更多茶农逐步走向富裕。
安化是如何做到的?
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一个产业要打造成脱贫产业,带动发展能力最弱的贫困群众,首先必须自身过硬、够强。
“把产业做大做强,黑茶才能成为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安化县长肖义说,安化已连续5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2016年黑茶产量占全国黑茶总产量近1/3。
“近年来安化黑茶在全国茶行业中异军突起,一大关键是制定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安化县茶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蒋跃登说,目前安化黑茶共有13个省级地方标准、8个国家标准,严格按标准生产,严格按级评价收购。
名牌立业,质量强产。蒋跃登介绍,从2010年开始,安化县就坚持推动黑茶产业从小作坊向规模化生产转变,从普通茶向名优茶转变,加快实施黑茶品牌发展工程、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和知名品牌培育工程,把“安化黑茶”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安化县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黑茶产品监督检验机构,黑茶产品质量把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安化黑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科技攻关增强硬实力。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截至目前中国茶业界获得的最高科技荣誉。抓住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安化加强科技攻关,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60项,研发了以茶为原料的医药、保健、化妆、功能食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创历史新高。作为脱贫主导产业,黑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更足了,发展县域经济的能力也更强了。”肖义说。
茶农三次就业三次获益,建1亩茶园基本脱贫
黑茶产业作为脱贫产业,如何最大限度地让以贫困户为主的茶农受益?
安化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方式。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化黑茶最大龙头企业,董事长陈社强介绍,公司定点负责收购鲜叶,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农卖茶难,同时茶农在参与的整个产业前期链条中,实现了“三次就业,三次获益”:在茶叶种植、培管上实现第一次就业。鲜叶的采摘、黑毛茶初制加工均由茶农主导完成,每天采摘鲜叶的打工收入有70—120元,黑毛茶的加工增值也能达到6元/公斤
1、选择土壤。
种植茶叶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茶树适合生长在营养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中,所以在种植茶叶时最好使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并且在种植前需要翻新土壤,提高土壤的疏松性。
2、挑选种子。
种植茶叶之前,也需要选择合适的种子。一般可以在每年的秋季从茶树上摘采种子,然后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在第二年的四月份左右将其取出,选择其中生长健康、未遭受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
3、播种种植。
在种植茶叶时,首先需要在土壤中挖出排列均匀的土坑,然后将茶树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坑中,使用适良的土壤掩埋即可。同时在播种时需要注意种子之间的间距,一般三颗种子放在一个土坑中,每两个土坑间需要控制三十厘米的间距。
4、后期养护。
在后期养护时,需要为茶叶提供适当的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一般在施肥时需要将肥料添加在土壤中,以免肥料接触叶片,导致叶片烧伤。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也需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帮助植株长出更多的侧枝,生长的更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