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对于云南省鲜切花出口政府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

一、昆明片区关于支持花卉服务贸易发展措施是如何制定的?

对于云南省鲜切花出口政府部门出台了哪些政策

花卉是云南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我省鲜切花在种植面积、供给体量、创造产值、出口份额等方面保持4项全国第一,市场份额占全国70%以上,斗南花市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花卉交易中心。当然,云花出口也存在价格低、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出口价格仅为荷兰的五分之三、哥伦比亚的五分之四,目前昆明市也缺乏针对花卉全产业链的相关扶持政策,尤其在品牌打造、物流贸易、增值服务等方面亟待提升。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20〕15号)文件精神,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以下简称“昆明片区”)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发挥自贸区、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做实产业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等系列举措全面支持花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产业新增长极,作为“生物多样性大会”展示改革创新成果的新“窗口”。为此,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立足市场需求,结合产业实际,针对企业痛点,以培育绿色增长极为目标,制定出台花卉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政策,助力云南花卉成为世界花卉市场重要一极。

二、在支持花卉服务贸易发展有何具体举措?

《措施》通过6条扶持政策,分别围绕产业园区、总部经济、种源研发引进、配套培育、物流速递、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实现引培龙头企业和培育保税新业态的目标。

一是在鼓励花卉种源研发及新品种引进方面,鼓励通过“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的方式引进花卉种球,对精深加工投资项目,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扶持,项目建设验收后,区级财政给予项目实际总投资30%的补贴;对首次成功引进国外或省外最新花卉种源(买断、独家代理)的,给予单个新品种5万元奖励,同一主体引种奖励不超过100万元,年度奖励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二是在支持种源配套培育中心建设方面,鼓励发展高端化、设施化的无土栽培花卉(离地花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按照近三年累计花卉种植规模,其中栽培种植面积不少于50亩或露地花卉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的,按企业年度形成地方本级财政贡献的100%予以奖励。

三是在支持花卉苗木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方面,鼓励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等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合作,设立花卉苗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检测认证综合服务平台,制定花卉苗木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制定花卉苗木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经审定,按照单项成果给予不高于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四是在鼓励探索花卉物流速递新模式方面,支持鲜切花企业探索发展高铁快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快运方式,参照《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支持航空物流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措施》给予物流补贴。

希望通过出台系列鼓励支持政策,携手昆明片区各联动创新区聚合开放优势,为企业带来叠加红利,吸引优质企业、优质品种、优质人才在昆明集结,为云花走向更宽广的贸易舞台增加助力。

三、如何保障《措施》有效实施?

为做好互动交流、服务企业及解答社会公众疑问,我们将强化沟通衔接,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切实让市场主体得到实惠,为实现云花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千亿产业战略贡献自贸力量。

云南哪里种植的鲜花最多?

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云南的花卉业作为云南最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拥有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优势,这无疑成为了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无四季的独特气候,不仅世界上主要的鲜切花种类在这里都能周年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品质相对较好,生产设施要求较低,这是把云南建成世界性花卉生产基地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发展速度快

市场占有率高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高速发展。1999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都已成为“云花“的标签。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斗南花卉市场目前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定点花卉批发市场,也是亚洲鲜花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1.1万亩,日上市鲜切花300万支,品种100多个,是国内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斗南鲜花专业市场占地100亩,内有50万支鲜花的冷藏系统,其信息系统与农业部信息中心联网,日进场交易人数超过5000人,日交易额250万元。县里95%的鲜切花销往省外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如今,斗南花卉市场已形成了“买全国花,卖全国花”的格局。国际花卉界人士对云南有这样一个评价:云南是世界上发展花卉生产最后的一块宝地。

发挥区位优势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云花”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因地制宜地生产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各类花卉产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云南花卉已初步形成了以昆明、玉溪、曲靖为主的滇中温带切花主产区;以西双版纳、思茅、红河为主的滇南热带切花切叶主产区;以大理、保山为主的滇西特色盆花产区;以迪庆、丽江为主的滇西北球根类种球繁育基地。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90多亩的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1, 000多立方,年产玫瑰700万支,绣球花30多万支,产值近400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80%以上。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的优良产品。 近年来,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农户已达10.2万多户,比2000年增加了13.5倍,花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00余个。花卉企业发展到1,039户,出现了英茂花卉、杨月菊、明珠花卉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同时,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国内首次成功运作了拍卖交易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对手交易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分散花农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全新的交易平台。

改进不足之处

促进“云花“产业的发展

目前,云南花卉产业虽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际花卉产业发达国家注重高度专业化生产,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注重新品种研发、现代化栽培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注重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建立发达、健全、快捷、高效的花卉流通体系等先进经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先进省区以专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带动企业、花农、基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做法相比,云南花卉产业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产业化水平低。云南花卉处于朝阳产业的成长阶段,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化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根本转变。生产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机衔接、协调一致。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切花批量和品质的要求;其次,科技水平低。科技人才、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整合,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花卉新产品及相应的配套技术。适用技术开发不足,科技培训及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大部分花农都由菜农、烟农、果农等转产而来,受专业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培训,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同时,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多头竞争,分散对外,形不成统一的品牌,交易成本高。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要实现出口导向,走向世界,抢占国际市场任重道远。最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温带鲜切花一枝独秀,热带鲜切花、高山花卉和冷凉地区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生产发展缓慢。配叶植物在鲜切花总量中比例小。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及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产业提质增效。

云花产业正朝着规划化的路子迈进,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迹象,它是一个朝阳产业,亦是有足够生机的新兴产业,相信云花的明天更娇艳。

截至6月月17日为止,占全省鲜花交易量80%以上份额的斗南花卉批发市场上的12种鲜切花,百合、康乃馨和配花勿忘我、黄莺等8种主栽鲜切花价格较5月上涨,平均涨幅为58.16%,月季、非洲菊、黄莺和洋桔梗价格下降,平均降幅为37.93%。

月季:“黑魔术”等12个主流月季品种的均价为0.27元/支,较5月份下降11.73%,6日月季售价达0.38元/支的峰值,13日达谷值0.18元/支后,受云南大部分地区连续阴雨天的影响,行情小幅上扬。从品种上看,占全省种植面积70%以上的“老三样”即“黑魔术”、“卡罗拉(超级)”、“艳粉(影星)”的均价为0.21元/支,而“新三样”,即“维西利亚”、“假日公主”、“玛丽亚”和“芬得拉”的均价同比下降,但其平均售价较高,主要产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大棚等生产设施好的玉溪市通海县。从具有代表性的12个月季品种的价格变化看,其中“维西利亚”下降幅度最大,达27.83%,“黑魔术”涨幅最高为25%。

康乃馨:本月“马斯特”等7种主流康乃馨的均价已超过月季,其综合均价0.36元/支,环比5月份涨61.60%,较去年6月份涨16.12%。云南的康乃馨产地主要集中在滇池流域的呈贡县、晋宁县和官渡区,随着昆明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滇池退耕还湖政策的逐步实施,康乃馨种植转移至其他县区,目前正处于康乃馨种植“过渡期”即老基地种植面积减少,而新基地产品未大量上市之际,康乃馨总产量下降,但市场对康乃馨的需求未减,因此康乃馨任然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行情连续大幅上扬。6月3日,康乃馨峰值达0.4元/支,与15日的谷值0.34元/支的差距较小。从品种上看,最畅销、销量最大的红色系的“马斯特”、“达拉斯”均价分别为0.33元/支和0.35元/支,同比上涨幅度最大,涨幅分别为59.47%和43.83%。不过,涨幅最大的品种还是复色康乃馨,同比涨幅达95.67%,其次是多头康乃馨“芭芭拉”,涨幅达67.57%,售价居首位,为0.48元/支.

非洲菊:非洲菊均价0.08元/支,环比下降13.61%,但较去年同期上涨60%。峰值出现在8日,为0.16元/支,谷值出现在13日,为0.06元/支。从品种上看,红色的“热带草原”售价最高为0.1元/支,下降幅度也最大,达22.41%,**品种“寒王”售价最低为0.05元/支,下降幅度16.27%。此外,橙色的“过火者”、粉色的“罗莎贝尔”均价为0.09元/支、0.07元/支,同比平均下降12%。

百合: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综合均价为4.33元/支,同比涨8.7%。其中,东方百合均价为4.07元/支,同比小幅上涨0.94%。东方系中的深粉色“梯伯”、粉色品种“索尔邦”、白色“西伯利亚”、浅粉色“马可波罗”、红色“元帅”均价分别为3.86元/支、4.42元/支、5.09元/支、3.41元/支和3.54元/支,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元帅”,达14.43%。另外,新铁炮百合均价0.76元/支,降幅为20.22%,金色亚洲百合均价0.8元/支,涨14.81%;OT型百合“黄天霸”依旧是目前售价最高的品种,均价为6.25元/支,同比下降5.02%。

其它鲜花:大众配花品种满天星和情人草跃升本月涨幅榜首,涨幅分别为133.25%和194.77%,均价分别为9.38元/公斤和12.89元/公斤,勿忘我均价14.66元/公斤,涨幅仅位于康乃馨之后,达30.91%。此外,菊花均价0.71元/支,涨幅达29.03%;洋桔梗均价0.77元/支,降幅63.26%,属于本月下降幅度最大的品种,唐菖蒲均价0.92元/支,涨1.25%;黄莺均价0.8元/扎,降幅位居第二,为63.13%;红掌均价4.33元/支,涨8.71%。

进入盛夏,月季、非洲菊、百合等品种迎来一年中的销售淡季,行情相对全年较低。但是,由于受昆明等花卉主产区花卉面积转移影响,云南产鲜切花总上市量较往年相比平稳,考虑贵州、浙江、江苏等地区鲜切花顺势发展的因素,在今年夏天在市场需求量依旧增加的局势下,今年夏天全国鲜切花供需处于平衡状态,预计7月份行情较去年同期微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优质化比率供不应求,高档次鲜切花价格将继续走高;此外,洋桔梗、紫罗兰、马蹄莲、满天星、情人草、菊花、剑兰、OT系百合等品种,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行情较为看好。综合来看,随着新花卉基地逐渐建成投产,品质好的鲜切花将于七八月份逐渐批量上市,产销基本保持平稳,市场需求量正常趋旺,价格平稳好于往年,不会有大的波动。(陆继亮)来源: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昆明斗南。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毗邻昆明市呈贡区滇池东岸,享有“金斗南”之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著名的花都。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花卉入场交易。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

扩展资料:

斗南花卉的优势:

1、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的花卉产业起步于1984年,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农科所的指导下,斗南村民在蔬菜地里试种鲜花成功。随着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斗南形成了以路为市的交易。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为了整合资源,有体系、有计划地发展地方特色品牌经济。

2、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斗南花卉品牌的培育和塑造,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宣传。根据公司宣传战略,以多种形式、多场合、多媒体立体宣传。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等平台播出产品新闻信息、形象广告和专题宣传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