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岗的地方特产
马水桔是广东阳春市传统名产水果,以其形美、色艳、皮薄、化渣、少核、汁多及清甜芳香, 清热润肺,利水去湿,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被称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名扬港澳市场。
马水桔,产于阳春市马水镇而得名。据史书记载,马水桔又称阳春甜桔,它原产于阳春市马水镇塘岩村,此地都是漠阳江畔的积层,半沙泥土层深至几米,土质粒细、松软、肥沃,十分适宜桔树生长。在明末这里已开始种植,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因其成熟期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被称为广东最迟熟的柑桔,具有“人无我有”的市场优势。2004年,阳春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马水桔之乡”, 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授予“春农”牌马水桔(阳春甜桔)为“中华名果”。
马水桔是桔类的一个品种,属高糖低酸小型蜜桔水果,它粗生易管,早结丰产,果实扁圆形,大小适中,平均单果重40―60克。果皮橙***,果肉橙***,肉质细嫩化渣,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8克,酸0.6克。共有两个品种,一个叫“十月桔”, 在农历十月下旬成熟;一个叫“年桔”,在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前后成熟。每到年桔上市,已是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买些来饭后品尝,又用来送礼拜年,示意“新年大吉”。人们在春节期间迎来送往的礼物中,也少不了马水桔,意思是互相祝愿“大吉利是”、“如意吉祥”。 柑桔基地圭岗镇,过去柑桔不一定家家有,反而家家户户都种有黄皮。
圭岗黄皮是传统形式种植,多数祖辈种植晚辈分亨,这种黄皮要黄皮秧苗培植5年后才挂果;后来,年轻一辈采用科学嫁接种植,最简单嫁接方法是找一棵已挂果的黄皮树中的一枝条,用湿泥团包住待生根后锯下枝条再种植,这种枝条繁植法我们称为“驳”,驳种的黄皮一年都挂果。种植黄皮的地点主要在住宅屋边或屋门口斜坡,该地点对住宅起到美化、防护作用,由于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禽畜,养猪的排泄物引流到黄皮树头,散养走地鸡排的粪和生活垃圾基本往黄皮树头倒,因此,黄皮树不用施什么肥,平时不经意的习惯已产施有机肥,还有,也不用喷专用叶面肥但无意中给了叶面肥和杀虫,当一部分果差不多熟时,同村熟人见有熟的那粒摘来吃,主人防“不熟不吃”的情况就把储好的人尿泼上黄皮树上,路过的人闻到臭尿不想摘,泼尿的黄皮树无虫的,直到全串黄皮熟透,加上正值雨天冲干净再摘,这种才是正宗的圭岗无公害有机黄皮,十分美味多汁,连皮都可吃,如果不是在这种环境出产的黄皮苦带干的。
能尝到正宗的圭岗黄皮人生都特有意义,因为圭岗黄皮很少在市面买的,历史以来都是自给自足,或作特产赠友的,虽说家家户户都种,但多数种一两棵的,现在家家户户种柑桔,商品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圭岗的农地寸土寸金,许多农户把黄皮树淘汰,种上会致富的柑桔。 圭岗处在阳春市西山山脉,农户多居住在山岭间。由于没有面积较大的平缓土地可用,村民只好在山岭间的房前屋后,开挖一些小面积的小水氹,一般直径2米—3米左右。蓄上水,在清明前后放上适量的鲩鱼苗,然后不定期在氹里放些青菜、蕉叶及其他杂草、蕃莳等喂养,直到春节前夕或隔年捕捞,就可以吃上几斤重或10多斤重的大鲩鱼。
圭岗人在小水氹里养鱼与阳春市西部部分村落利用稻田养鱼和古时岭南西江以南一带以鱼改善土壤的遗俗有关。唐朝末年,刘恂《岭表录异》一书载:西江以南农户等春雨积水就买来鲩鱼苗放在田里,一两年后,鲩鱼长大,把杂草连根吃掉,往后种稻就不长稗草,又可“收鱼利……乃是齐民之上术也”。可见,利用鲩鱼的食性除草和改良土壤,又可作菜肴,实是一举两得。
氹仔鱼制作,多以切块,用铁镬或瓦罂熬制。氹仔鱼,质地鲜美,肉多不肥,有异于其他鱼塘养的鲩鱼,这种优势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是鱼生长时间长;其次是鱼长期吃青草饲料;三是长期流动的山坑水水质纯净,没污染;四是氹仔面积小,营养充足;五是种类单一,没有异类的角逐,生息时间较足。
氹仔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春节前夕,又是送礼的佳品。 圭岗猪碌,远近闻名,而最出名的是祖传多年的“望天猪碌”。其烹制的方法是:1、取一头重约150-160市斤的活猪,歼死取出猪血、去毛。2、洗净上下水(即猪内脏)、起好排骨,碎成母指大小块状腌好、炒半熟。3、把猪肉碎成约3×5×2.5公分的肉块。4、佐料:本地米酒、酱油各一市斤,花生油2.5市斤,南乳一瓶,自制的五香八角砂仁陈皮粉一两。5、用上述材料腌制好猪肉,放入铁镬中(不加水),猛火熬半个小时。6、将预先炒好的上下水,排骨和猪血放入镬中拌匀,再熬约30分钟,看见猪肉在镬中自行颤动,即够火喉,可上盘食用。这样制作出来的猪碌,味美可口、肥而不腻。
猪仔碌又叫熬(欧)猪碌,菜谱名。把原只肉猪放血后,用开水淋濑猪毛,一边淋,一边刮毛,刀要利,最好能吹毛断发,连依附毛皮的粘层也一次性削净,水一冲,身光皮靓,就可开膛了。清洗猪内脏要有点手脚功夫,洗肠要有耐性,心肝肺肾、猪腰猪肚一点也不能少,然后削骨剔肉,斩件备用。注意,肉要切得肥瘦皆有,万不可肥瘦分离,口感难以中和,内脏也不能切成居家小炒光景,务求方正成块,不可小家子气,即使生肠肚肺,也该有点分量,这才能和块状猪肉相映成趣。现在泡料了,把切好的猪肉猪杂连同猪头猪手搅拌均匀,用器皿盛了下配料,通常是适量放下小枚、八角、陈皮、姜片等,加些五香粉,鼓油则一定要用上等的原装正品,加点麻油,贪其滑口。猪碌分钵上桌时,用通用二号瓦钵,万不可用碟,碟盛猪碌犹如用筷子吃西餐,雅兴顿失,钵装猪碌不易散热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可享受那种古朴的山民气概。
因为猪仔碌应当是阳春山民所创,而且是西山(圭岗)的山民。那时西山一带林森路狭,交通不便,趁墟上市十分不便,要吃一餐猪肉,非要早起晚回赶一天路程趁墟购买不可。人们只得冒着私宰生猪的危险,把整头大猪宰了,各自瓜分了事。但负责宰猪的一干人等是要吃一顿猪杂作酬劳的,非屠夫没得吃,小孩子看了就难免哭啼吵闹了。宰猪者多是村中叔父,见此就不自我犒赏了,干脆一镬熬熟了,即刻按份子分了,大人小孩立可解馋,“熬猪碌”从此成名。后来,人多嘴杂,分多润寡的事也时有发生,熬猪碌就分门别户进行了,一个大猪一家人吃不了会发馊,就改用乳猪(猪仔),却发现其味道更加嫩滑、更加香口、更加没有油腻感,“猪仔碌”从此名闻西山,在三十多年前简直可以和今天的满汉全席相比美。
猪仔碌从山洼洼走出城市登上酒台而走红于阳春饮食旅游业是近十余年的事,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品相粗豪、古朴实惠、味道浑厚、食而不腻、老少咸宜等等,是很适合阳春人那种大杯饮酒、大块吃肉的海量豪情的。山人毕竟是山人,所谓梁山好汉的遗风经古依然,即使现时的西方文明已经介入了我们的生活秩序,表现在酒台上“有鱼有肉”的意头依然无可替代,而猪仔碌就成了“肉”的出色代表了。
猪仔碌之所以能迅速出位在于一个“和”字,猪肉味、猪手味、猪肝猪肾猪杂碎的所有味道都统一在一钵之中了,各种味道正好在这种中和之中得到全方位的合成,使人窥一钵而知全猪了。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有17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惠州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盛产水果,惠州有哪些水果呢?
惠州特产一:杨村_柑
杨村_柑是广东惠州的特色水果,产于杨村华侨柑桔场。经长期选育,于70年代获得两个新品系。其一为早熟株系,较一般_柑早熟10天,可提早于11月中旬采收应市,果肉脆嫩,多汁化渣,甜酸适中。另一品系成熟期在12月上旬,果肉柔软,多汁化渣,甜酸适中,风味浓厚。
惠州特产二:安墩春甜桔
安墩春甜桔是广东惠州的特色水果,目前,安墩镇种植面积约700亩,年产植500多万元,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到1500亩。所种植出来的甜桔皮薄、核少、蜜香、清甜,是绿色环保型的健康食品和春节前后送礼之佳品。
惠州特产三:龙门年桔
龙门年桔是广东惠州的特色水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1636年)。龙门县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所产出的龙门年桔果大形美、果皮光滑、色泽金黄、果肉清爽、汁多化渣。
惠州特产四:镇隆荔枝
镇隆荔枝是广东惠州的特色水果,镇隆镇生产的荔枝主要有糯米糍和桂味两个品种。现全镇种植面积34000亩,平均年产量达5200吨,产值7500万元。具有自然糖份高、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多种滋补功用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