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里面的粉剂用于什么?
由农药原药与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机械磨碎成的粉状混合物,其中98%通过300(10~15微米)号筛目的粉剂,如2.5%敌百虫粉剂等。粉剂常用的填料等有滑石粉、黏土、陶土等。药剂只能用作喷粉、毒土、毒饵、拌种等。粉剂在干旱地区或山地水源困难地区深受群众欢迎,因它使用方便,不需用水,用简单的喷粉器就可直接喷洒于作物上,而且工效高,在作物上的黏附力小,残留较少,不易产生药害。除直接用于喷粉外,还可拌种、土壤处理、配制毒饵粒剂等防治病、虫、草鼠害。
喷粉宜在早、晚作物叶面较湿或有露水时进行,因为粉粒在作物表面上的沉积主要靠附着作用或静电吸附作用,但其附着力很小,在有水膜的作物表面上,粉粒的黏附能力得到改善,可提高防效。
粉剂农药使用的注意要点,都有哪些?
喷雾法:使用农药最广泛、最重要的方式,是指根据医疗器械的威力和功效,将药液雾化,产生细小颗粒,分散在靶标上。很多制剂中的农药都是用水喷洒的。在配制药液前,要根据农药类中药制剂中的成分计算单位总面积的纯农药量,这样才能确切知道要服用多少药液,混合多少水。对基本喷雾需水量没有严格要求,一般根据田间植物的生长状况来确定。在制作过程中,常用倍增因子法喷洒稀释液,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细辛叶枯病。用乘数法稀释时要特别注意。稀释系数小于100倍时,应从排放水份额中扣除药品的市场份额。
喷粉法:用手动或移动式喷粉机将农药颗粒从设备中吹出,经过一小段路线后落入目标表面的喷洒方法。喷洒颗粒剂操作方便实用,无需自来水,药效高,对作物安全,不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适合在自然环境封闭保护区使用,节省用药,增加蓄积量;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给自然环境额外的环境湿度,所以与喷雾方法相比,出现问题的概率降低了。颗粒的缺点是飘移性强,露地栽培和施用时附着力差,暴露在阳光下和雨水中会导致颗粒从目标上脱落。在应用中,应严格管理标准,使更多的药物表面落在预防目标上。
拌种法:将种子与药物混合,使种子外面覆盖一层药物表面,然后杀死种子带上的病原菌或保护种子免受土壤中害虫的侵害。可分为干式和湿式。干式是用颗粒冷拌,将种子和计量检定化学品混合在玻璃容器中,使药物表面均匀附着在种子上,种植后化学品随种子进入土壤。湿式是用乳油、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配制药液撒在种堆上,边喷边滚,使种子用量均匀。湿拌后,一般要解决种子的不饱满问题,才能杀死侵入种皮的病菌。解决拌种问题,一定要适当掌握化学物质的计量检定或浓度值,因为化学物质集中在种子周围,而且种植后,恰好是种子萌发的特殊防御期,非常容易造成肥害,所以一定要谨慎用药。
毒饵法:也是以害虫爱吃的麸皮、豆饼、谷类种子为饵,加入少量水,搅拌,与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混合而成。毒饵是防治金针虫、蛴螬、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关键。适当的喷洒时间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毒饵在种植时可以随种子撒埋在土壤中,也可以撒在幼苗茎尖周围。用少量土壤覆盖可以增加药效,特别是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制成毒饵后,使用时必须埋在土壤中,防止对畜禽造成伤害。
饵料也可以用鲜草、野菜等切碎。敌百虫和辛硫磷是制作毒饵最常见的药物。以干麸皮和豆饼为饵料,农药用量约为饵料的1% ~ 3%。以鲜草为饵料,农药用量为饵料量的0.2% ~ 0.3%。一般黄昏特别是雨后施毒饵的实际效果最理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