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旱农业?干旱农业要怎么发展?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6 23:01:21
一般习惯把耕地划分为水田、水浇地和旱地,农业科学也相应地研究水田农业、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旱地是指除水田和水浇地以外的耕地,旱地农业就是在不能进行常规灌溉的耕地上从事的种植业:包括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外的旱地,也包括采用特殊灌溉方式(地下渗灌、滴灌)的耕地。在众多的农业书籍中,旱地农业也称为:干旱农业、旱作农业、旱农栽培、有机旱作农业。它们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即在年降水量250~800毫米之间的地区,不靠灌溉,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旱地农业结构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地力和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实现农业稳产高产,使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农业。
旱地农业也叫非灌溉农业,它是在地多水少,地表水资源充足,地下水资源短缺,或地形丘陵起伏,发展灌溉农业有困难的地区,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遵循生态学原理,适应生态环境,符合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以建立一个合理的高效能生态系统为目标,采用抗旱农业技术从事农作物生产。
实施的基本原理是:尽可能多的蓄积天然降水,控制地面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效经济地利用水分。保持农业生产过程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有序状态,从经济实效出发,不强求搞昂贵的灌溉农业,追求稳产高产途径,也是现阶段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最优化之路。
发展旱地农业单靠种植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不行,从长远看,农林牧业都要实行现代化,而当前必须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为中心。要以培肥地力为突破口,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证粮食自给的基础上,逐步退耕还牧还林,改变生态环境,走综合发展旱地大农业的道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