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
我国是茶叶原产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雅安藏茶是汉藏民族团结
的纽带,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经千百年传承、演变,为雅安主产区所独有。1、一千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藏茶可为高原生活的人们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促进摄入体内的牛、羊肉、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有抗高血压、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等作用;还有抗高原缺氧和抗高原辐射的作用。2、雅安藏茶制作过程中,通过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加湿加温反复揉捻(馏)等独特工艺,促进茶叶中多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繁殖、稳定,促进儿茶素、咖啡碱、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以及多种真菌类物质等有益成份增加,使边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理功效更显著。温胃、正气、解毒、解腻、促进消化、帮助睡眠,对抑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通过传统制作技艺的挖掘、保护、弘扬,确保雅安藏茶产品质量。为民族同胞提供优质边茶不仅可以保障藏族同胞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
随着市场开放和社会发展,雅安藏茶产销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国办发[2005]18号、川府发[2006]21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雅安市茶业协会组织雅安藏茶生产企业和专业人士,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已被分别列入雅安市、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国保”工程的实施,雅安藏茶一定会再放异彩,发扬光大。
茶祖是谁
蒙顶山四大名茶有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万春银叶。
1、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扁形绿茶的代表茶品,也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蒙顶石花是以明前全芽头为原料,采用“三炒三晾”的制法制作而成,一斤干茶需要数万个芽头,产量稀少,极其珍贵。蒙顶石花的外形扁平挺直,汤色嫩绿,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鲜嫩回甘,叶底匀整细嫩。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中国芽形黄茶的代表茶品之一,采用明前全芽头为原料,经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制成。其芽叶极为细嫩,制工要求精细,其中闷黄的工艺形成了蒙顶黄芽的黄叶黄汤的独特品质。
3、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其采摘细嫩,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制成,茶叶的外形紧卷多毫,色泽浅绿油润,形态优美。冲泡后汤黄微碧,茶汤清澈透亮,香气鲜香高爽,滋味鲜醇甘甜,内质优异。
4、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是卷曲形的炒青绿茶,创制于宋朝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万春银叶采用的工艺类似于蒙顶甘露,但不及蒙顶甘露的制茶工艺精细,制成的茶叶品质稍次。万春银叶具有干茶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悠长、滋味鲜醇爽口等特点。
蒙顶山的茶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茶的摇篮,四川的茶叶在雅安。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诗人白居易晚年忆及一生钟爱:茶中故旧是蒙山。虽然现在雅安茶的名气逊于东南省份的名品,但好品质自是有人识。在上海召开的茶叶博览会上,蒙顶山茶却在行家品后得到不下于四大名茶的评价。
茶祖指的是茶的祖先。世界茶文化在中国,中国茶的祖先是神农,不过在各地还有不同的茶祖,在日本,荣西禅师被尊为茶祖。
1、神农
在中国的文化中,习惯把一切与农业相关的事物起源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基本不向上溯源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即为茶,神农为中国农之神,尝茶解毒,神农自然就是茶祖了。
2、太姥娘娘
太姥娘娘被当地人唤作蓝姑,乐善好施,她用亲手种植的绿雪芽茶治病救人,晚年修炼升仙,成为闽地第一位女神。如今,太姥山山间有一“鸿雪洞”,洞顶有一株“绿雪芽”古茶树,传说此树即为太姥娘娘手植之“绿雪芽”繁衍,为福鼎大白茶始祖。
3、帕岩冷
濮人生活在澜沧江一带,他们最早驯化和栽培了山里的野生茶树。其中,布朗族的祖先帕岩冷正是濮人的后裔。公元180年,帕岩冷带领子民在景迈山上种下了一片片茶林,他也因此成了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种茶的人,也有人称濮人才是真正的茶祖。
4、吴理真
西汉末年,吴理真在蒙顶山(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1186年,宋孝宗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将他植茶之地封为“皇茶园”。
5、诸葛亮
诸葛亮南征时曾给西南少数民族带去了多种农作物种子及种植技术,其中包括茶叶。如今,在西双版纳南糯山,人们称孔明为“茶祖”,孔明生日那天当地人要喝茶赏月,放“孔明灯”。在普洱市,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茶祖会”祭拜孔明。
6、葛玄
葛玄被尊为茶祖,是因为他在浙江台州修道炼丹时,还种植茶,开创了人工种植茶叶的历史,随后,茶籽传到日本、韩国。
7、陆羽
陆羽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著成《茶经》,里面囊括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世人盛赞陆羽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称他为“茶圣”,而在江浙一带,陆羽也常被尊为“茶祖”。
8、武夷君
在武夷山,有这样一位中华茶神——武夷君。其传说,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另一说是彭祖曾隐居于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岁,他有二个儿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武夷山也因武夷君的种种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影响,被道士奉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成为福建道教的传播中心。
9、荣西
虽早在奈良朝时期日本已将茶引入,但并不盛行。由于荣西由宋携回茶种,种植于筑前背振山及博多圣福寺,又赠送高辨三粒种子栽植于母尾,不久分植于宇治,为宇治茶园之始,渐渐地使茶更广泛种植,荣西因此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