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苤蓝种植技术要点_如何种植苤蓝(2)

苤蓝的栽培技术

苤蓝种植技术要点_如何种植苤蓝(2)

 阳台种植

 亦作球茎甘蓝,属十字花科,切去底部硬底,削皮,露出的白色部分就是肉;它的味道有点苦,像芥兰;凡属十字花科植物皆有十分强的抗癌防癌物质,而丕蓝因有硬皮在外,更不怕农药残留,不像西兰花、椰菜花叫人怕,可放心食用。苤蓝喜温和、湿润的气候,较耐寒,也有忍受高温的能力。对土壤的选择不严格。苤蓝它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还含有大量的钾,维生素E的含量非常丰富。较耐肥,所以栽培时宜选用腐殖质丰富的壤土,南方可秋冬种,北方可春秋播种。

 阳台种植苤蓝操作步骤:首先要把选好的种子放到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消毒,等水温自然降温后再浸泡三四个小时后播入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用喷壶轻柔的洒湿土壤,放到温暖有直射光的地方保持盆土湿润。

 育苗盒或花盆上面最好能覆盖一层深色的塑料薄膜,期间每天打开塑料膜一两次通风透气,或者在塑料膜上扎几个小洞,这样能有效加快发芽速度。温度适宜的话十天左右就能看到小苗破土而出了!

 小苗出苗整齐后就要及时撤去塑料膜,以防发生小苗徒长现象。把花盆仍旧放到温暖、光线充足的地方养护,保持盆土稍湿润,这样环境下的小苗就能生长得粗壮健康,为以后的开花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种植情况

 中国栽培的结球甘蓝品种约有100多种,早中晚熟品种齐全。现将我国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作一简要介绍:

 早熟类型

 从播种到采收叶球约100~110天,从定植到采收约60~70天,早熟类型品种的叶球形态多为尖头型和圆头型。

 (1) 鸡心:植株矮小较直立,开展度30~35cm, 外叶13~17片,蓝绿色,叶球呈心脏形,顶部尖细,内短缩茎即中心柱高8~9cm,结球不太紧实,品质好,单叶球重300~500g,一公顷产1.8~2.25万kg,从定植到采收60天以内。

 (2) 牛心:植株较鸡心大,开展度35~40cm,外叶15~19片,蓝绿色,叶球大心脏形,叶顶部圆锥形,中心柱粗短约6~7cm,结球较紧实,品质中等,单叶球重600~1000g,一公顷产3~4.5万kg。从定植到采收60~70天。

 (3)报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植株中等大小,开展度40~45cm, 外叶15~17片,深绿色,叶球近圆球形,中心柱高5~7cm,结球紧实,品质好, 单叶球重750~1000g,一公顷产3.75~4.5万kg。从定植到采收50~55天。

 (4)8398: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苔,抗干烧心病,风味品质优良。植株中等大小,开展度40~45cm,外叶13~15片,深绿色,叶圆球形,中心柱短约5~6cm,结球紧实,品质佳,单叶球重800~1000g,一公顷产4.95~5.7万kg,从定植到采收50天左右。

 (5) 中甘11号: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中等大小开展度40~45cm,外叶14~16片,深绿色,叶球圆球形,中心柱5~7cm,结球紧实,品质佳,单叶球重750~1000g,一公顷产4.5~5.25万kg,从定植到采收50天左右。

 中熟类型

 从播种到采收20~150天,从定植到采收80~100天。叶球形态一般为圆环形或扁圆形。

 (1)上海黑叶小平头:植株中等偏大,开展度60~70cm,株高30cm,外叶19~21片,叶色深绿,直球扁圆形,中心柱高8~9cm,结球较紧实,一般单叶球重1000~1500g,一公顷产30000~40000kg.从定植到采收85天左右。

 (2)黄苗:植株中等偏大,生长势旺,开张度70~80cm,株高35~40cm,外叶21~23片,叶浅黄绿色,叶球扁圆形,中心柱短5~6cm,结球紧实,品质好,一般单叶球重1500~2000g,一公顷产3.75~4.5万kg,从定植到采收85~90天。

 (3) 京丰一号: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较大,开展度70~80cm,外叶15~17片,叶灰绿色,叶球扁圆形,中心柱6~7cm,结球紧实,品质好,单叶球重2000~2500g。一公顷产6~6.75万kg,从定植到采收85~90天。

 (4) 庆丰: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中等大小,开展度60~70cm,外叶15~17片,深绿色,叶球略扁,近圆形,中心柱6~7cm,结球紧实,品质好,单叶球重1500~2000g,一公顷产6~6.75万kg,从定植到采收80~85天。

 (5)夏光:由上海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中等大小,开展度60~70cm,外叶17~19片,叶深绿色,叶球近圆形略尖,叶球顶部圆空,中心柱7~8cm,结球紧实,品质好,单叶球重1500~2000g,一公顷产5.25~6万kg,从定植到采收80~85天。

 晚熟类型

 从播种到采收叶球需要150~180天,从定植至采收需要100天以上,晚熟类型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旺,叶肥厚,叶球大,结球一般不太紧实,产量中等偏上。

 (1)大乌叶:植株高大,开张度75~90cm,外叶23~27片,深绿色,叶球大近扁圆形,中心柱13~15cm,由于叶片肥厚,结球较紧实,单球重2500~3000g,一般一公顷产5.25~6万kg,从定植到采收120天。

 (2)大楠木叶:过去重庆有部分栽培,植株高大,开展度80~90cm,外叶松散,叶缘缺刻明显,灰绿色,叶球大近扁圆形,中心柱13~15cm,结球不太坚实,单叶球重2500~3000g,一般每公顷产4.5~5.25万kg,从定植到采收130~140天。

 (3) 晚丰: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较高大,开展度75~85cm,外叶17~19片,叶色绿,叶球扁圆形,中心柱9~10cm,结球较紧实,单叶球重2000~2500g,一公顷产4.5~5.25万kg,从定植到采收100~110天。

 (4) 秋丰: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较高大,开展度75~80cm,外叶15~17片,叶色灰绿,叶脉明显,叶球扁圆形,中心柱8~9cm,结球较紧实,单叶球重2000~2500g,一公顷产4.5~5.25万kg,从定植到采收90~100天。

苤蓝的种植技术

 栽培季节:

 结球甘蓝是一种较耐寒而又能适 应较高温度的蔬菜作物,在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几乎可四季露地栽培,周年供应。

 栽培制度:

 结球甘蓝轮作和间套作范围较宽,各茬都能良好生长。前作可以是 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但不能以白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及 绿叶菜类为前作。可与玉米、 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套作,或者与番茄、黄瓜、 茄子、豆类等高架作物隔畦间作,有利于结球甘蓝的 营养生长和提早成熟及提高产量。

 整地作畦:

 结球甘蓝根系发达、分布范围宽而深,因此在幼苗定植前一般应深耕土地。种植春结球甘蓝的土地应在冬季深耕25~30cm,炕土1~2周后作畦栽培,种植夏、秋、冬季结球甘蓝的也应深耕20~25cm后整地作畦后栽培。但无论在什么季节,深耕后都要整平土地,作畦并按结球甘蓝品种的开展度所需的距离进行开穴定植。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一般彩开宽畦和窄畦两种类型。宽畦(包沟、埂)一般为2~2.5m,窄畦(包沟、埂)一般为1~1.3m.畦面又有高畦和低畦之分, 成都平原在冬季一般用宽低畦栽培结球甘蓝,南亚热带地区一般采用高畦栽培。高畦的优点是得水的排灌,保持较高的 土温,减少病害的传播,利于调节土地的平整度。窄畦栽2行,宽畦栽4行。无论宽畦或窄畦,高畦与低畦,都要将土块整细、耙平、压实。

 施肥:

 结球甘蓝是喜肥蔬菜作物。其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与品种的生育期和栽培季节密切相关。作春夏栽培的早熟品种,其生育期短,应在整地时以施基肥为主,适当在各个时期追施N、P、K肥料为辅,秋冬栽培的中晚熟品种,其生育期长,除在整地时大量施入基肥外,还应在定植后的苗期轻施提苗肥,莲座期补施开盘肥,进入结球初期应重施结球肥。从结球甘蓝的整个生育期来讲,无论什么品种,都应是除以施基肥为主外,还应在结球初期大,量施入N、P、K肥料,这是结球甘蓝丰产的关键。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一般为6:4。

 在施肥的肥料种类上,应以氮肥为主,适当地补充一些磷钾肥。因为结球甘蓝体内含氮量较高。氮在土壤中以硝态(NO3-N)或氨态(NH4-N)的形式被结球甘蓝的根吸收到体内。以 硝态氮被根吸收较安全。在结球开始后到收获之前,植株的根和膨大的茎以配合球叶的生长,需要钾肥的补充,用量几乎与氮肥相等。 磷肥与球叶结球的紧实度密切相关,同时还有促进土壤中固态氮转化的硝态氮和 氨态氮的作用,利于结球甘蓝对氮的吸收。磷肥以施基肥为主,同时还可在结球期进行叶面喷施,对结球有良好的效果。结球甘蓝除需N、P、K肥料外,还应适当补充稀土、钙和 其它 微量元素肥料。但对任何肥料都不能过量,施用过量会使植株水分反渗透,引起烧根、干烧心和叶缘枯萎,会造成大量损失。

 南亚热带地区栽培结球甘蓝,一般在整地作畦前,每公顷施农家肥75000kg左右,普钙( 过磷酸钙)450~600kg,尿素150kg, 硫酸钾150kg,充分拌入土中作基肥。定植7天后每公顷追施兑水的清粪水15000kg,兑人尿素或硝氨3~4kg等作提苗期,进入莲座初期每公顷施入人畜粪尿15000~22500kg,尿素或硝氨75~90kg等作开盘肥;进入结球初期每公顷施入人畜粪尿22500~30000kg,尿素或硝氨120~150kg等作为结球肥。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可将开盘肥和结球肥一齐施入,晚熟品种还应在结球前期再多施一次追肥。

 播种育苗:

 凡栽培结球甘蓝都需育苗,在各个季节其育苗方法各有不同。

 1、春甘蓝育苗:

 一般选用早熟品种,在11~12月采用低畦塑料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在棚内度过冬季,12月下旬到1月定植于大田,3~4月上市。

 2、夏甘蓝育苗:

 一般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 立春 以后的2~3月采用低畦露地育苗,这时气温已达到15℃以上,苗龄约需40~45天,3月下旬至4月定植于大田,6~7月上市。

 3、秋甘蓝育苗:

 一般选用中熟品种,6~7月采用高畦阴棚育苗,这气温已是炎热的夏 季,气温已达25℃以上,雨季已经开始,苗床地应用草帘或遮阳网搭架遮阴,防烈日和暴雨,也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苗龄一般为30~35天,7~8月定植于大田,10~11月上市。

 4、冬甘蓝育苗:

 一般选用中、晚熟品种,8~9月中旬彩高畦露地育苗,苗龄35~40天,9~10月定植于大田,12月至翌年2月初上市。

 苗床播种大部分采取撒播,第100m2苗床地用种量50~60g,如苗床管理精细,每公顷苗床地育出的幼苗可定植于大田15~20公顷。更好的育苗方法应该是用营养土块方格点播、营养袋或营养钵育苗,方格和营养袋、营养钵的距离和直径7~8cm。采取二段育苗法,一段为小苗撒播于苗床土内,待小苗长至3片真 叶进分苗移入营养袋、营养钵、 营养土方格内,待幼苗长到5~7片真叶时带土(要取掉袋、钵)块定植于大田,这样既节省了种子,又保证了大田一次成苗。

 结球甘蓝种子虽能在2~3℃的低温下发芽,但发芽适温为18~25℃,长出的子叶后适温为15~20℃,出现真叶后适宜温度为18~22℃,定植前的春甘蓝秧苗应炼苗5~7天后再定植于大田。

 定植:

 定植春甘蓝在气温较低的12月下旬至翌年1月,这个时期气温土温都较低,一般炕土7~14天后采用高畦栽培,栽后浇定根水,保持较高的土温,土壤又不板结,缓苗快,在成都郊区也有用低畦栽培的。

 其它各季结球甘蓝的定植,一般都彩高畦定植,定植后只浇定根水,缓苗也快,缓苗后再适当灌溉。

 结球甘蓝的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适当密植可增产。一般早熟品种株行距35?40cm,每公顷定植6~7.5万株;中熟品种行距45?50cm,每公顷定植3.75~4.5万株;晚熟品种株行距60?70cm,每公顷定植2.25~3万株较为适宜。

 灌溉:

 结球甘蓝是需水分多的蔬菜作物,在栽培中必须多次灌溉。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分期灌水。

 1、苗期灌溉:

 在南亚热带地区,无论什么季节苗床土在播种时第一次浇透苗床水,以后视其床土水分情况,采取喷淋的办法浇水,保持湿润略为干燥即可,水分太多苗床湿度过大易感猝倒病。到定植起苗时浇一次透水便于带土起苗定植。

 2、定植后到莲座期的灌溉:

 结球甘蓝定植时浇一次定根水,三天后再浇一次缓苗水,定植约7~10天缓苗后,灌一次透水,到结球前应视其土壤水分情况适当灌水,灌水应掌握到土壤湿润为宜,不宜大水温灌。

 3、结球期的灌溉:

 开始进入结球期时,应透灌一次水,这时球叶生长迅速,需水量较多,如遇干旱,应在结球期灌3~4次透水,在采收的5~7天前还应灌一次透水,以保证叶球更加充实,提高商品产量。

 结球甘蓝的灌水量无确切的标准,总的原则是:从缓苗到叶球采收,必须随时保持土壤湿润,但田间不宜渍水,以免造成根部缺氧,导致生长不良,影响产量,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死亡。

 中耕除草:

 结球甘蓝定植缓苗后到封林前,应中耕除草1~2次,一般早熟品种中耕除草一次即可,中晚熟品种中耕除草2~3次。封行后如还有杂草,不宜再中耕,采取人工拔除的办法除草。

苤蓝的病虫防治

 结球甘草病害主要有病毒病、 黑腐病和 软腐病,虫害主要有 菜青虫、 小菜蛾、蚜虫,另外还有 斜纹夜蛾、 蛞蝓时有发生。

 病害:

 在苗期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选择无病菌的土壤做苗床土,或者在整理苗床土 时用少量石灰水以及五氯硝基苯进行 土壤消毒后再播种,同时还要注意苗床上土不要太湿,以湿润略干为宜,还应注意苗床的通风透光,以防猝倒病的发生。在结球期易发生黑腐病和软腐病,特别是夏秋雨季高温高湿时极易发病,其防治方法与 大白菜相似。病毒病一般在 舌敝唇焦干燥季节易发生,病毒病的发生与冬春季节干旱蚜虫为害有密切关系,重点是在 蚜虫的初发期以防蚜虫为中心防治病毒病。

 虫害:

 结球甘蓝众苗期到结球期都可能有虫害为害,特别是小菜蛾易为害心叶,往往造成不能结球,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用菊脂类农药1000~1500倍液在结球甘蓝苗期和定植成活后到结球前防治2~3沟仔;冬春结球甘蓝易发天蚜虫,可用20%的乐果乳剂或其它内吸性农药800~1000倍液防治2~3次即可;秋季栽培结球甘蓝苗期刚定植后有时易发生黄条跳甲,可用75%的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全田(包括田边地角)防治1~2次;在秋季8~9月斜纹夜蛾幼虫为害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为害凶猛,应在每天傍晚用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防治2~3次,可以完全控制斜纹夜蛾幼虫的为害。另外,用青虫 菌类等细菌类农药对防治菜青虫效果较好,还有溴氰菊脂(decis)防治蚜虫以及其它虫害,效果比敌敌畏要好得多,对人畜也安全。

 采收:

 结球甘蓝叶球一经形成很快转入叶球的充实阶段。一般情况下,叶球紧实后即可采收。早熟品种为了提早上市,只要叶球达到一定大小和相当的充实程度,即可分期采收上市,每采收一次适当灌溉,每3~4天采收一次,一般在半月以内3次收完。如使用的杂一代种,几乎可以一次采收完毕。中晚熟品种应等到叶球长到最大和最紧密时才能采收。一般品种3~4次收完,杂交一代种可一次收完。如结球甘蓝采收过迟,易产生叶球暴裂现象,影响商品质量。

甘蓝的早熟品种有中甘11号、中甘12号、京甘1号、报春、元春、夏光,适于早春和春夏季选用。中甘8号适于夏、秋季栽培。8398、春早熟93-3用于春季栽培。秋早熟93-34、93-20用于秋季栽培。中熟品种有园春、东农605、西园2号及杂交种庆丰,多用于春夏季栽培。中晚熟品种有京丰、秋丰和晚丰,多用于秋季栽培。

白菜花的品种选择较严格,适于春季栽培的有瑞士雪球、法国菜花、耶尔福、早荷兰;适于秋季栽培的有荷兰雪球、日本雪山;适于夏季栽培的是白峰。

绿菜花冬、春保护地栽培品种有绿岭、哈依姿、碧杉、碧松、B53;春季露地栽培品种有绿岭、里绿、哈依姿、东京绿、碧杉、碧松(春露地)、碧秋(秋露地)、B53(春露地);秋保护地栽培品种有绿岭、碧杉、碧秋、B53;晚春早夏栽培品种有里绿、哈依姿。

下面对某些品种的品种特性进行简要的说明:

京丰:中晚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70~80厘米,外叶12~14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紧实,扁圆形,单球重2.5~3.6千克,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每公顷产90000~1125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80~90天。适于全国各地春秋季栽培,每公顷栽植3.75万株。

庆丰:中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55~60厘米,外叶15~18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紧实,近圆形,单球重2.5千克左右,冬性较强,丰产性好,每公顷产90000~1050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70~80天。适于我国北方春季栽培,每公顷栽植4.5万株。

秋丰: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60~70厘米,外叶15~17片,叶色深绿,蜡粉较多。叶球扁圆形,单球重2.5千克左右,抗病性较强,每公顷产60000~750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80~90天。适于全国各地秋季栽培,每公顷栽植4万株。

晚丰:中晚熟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65~75厘米,外叶15~17片,叶色灰绿,蜡粉较多。叶球扁圆形,单球重3~3.5千克,抗病性较强,耐贮,从定植到收获约100~110天。适于全国各地秋季栽培,每公顷栽植3.75万株。

京甘1号:耐低温,冬性强,不易抽薹,适应性广,适于冬季保护地和早春露地栽培。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48~53厘米,外叶14~16片,叶色深绿,有蜡粉。叶球扁圆形,中心柱4~5厘米,单球重1.3千克,生育期130天左右,每公顷产60000千克左右。京津地区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均可栽培。

839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新培育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抗干烧心,风味品质优良。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50天,单球重0.8~1.0千克,一般每公顷产49500~57000千克,比中甘11号增产增值10%。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作早熟栽培。

春早熟甘蓝93-3;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40~45厘米,外叶12~15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近圆形,中心柱5~6厘米,低于球高1/2,质嫩脆,品质好,可生食,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单球重250克左右,每公顷产40500~450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55天。每公顷栽植6.75万~7.5万株。

北京四季: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55厘米,外叶15片,叶球扁圆形,单球重1.0千克左右,抗病毒病,耐黑腐病,品质好,适生食。秋季种植,每公顷栽植4.95万~5.25万株,每公顷产37500~45000千克,从定植到收获约55~60天;春季种植每公顷栽植4.95万~5.25万株,每公顷产达75000千克。

秋中早熟甘蓝93-20: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55厘米,外叶15片,叶球扁圆形,单球重1.5千克左右,抗病毒病、黑腐病,品质好,适生食。定植后75天收获,每公顷栽植5.25万株,每公顷产约45000千克。

耶尔福菜花:早熟春播型白菜花品种,植株健壮,叶片绿色,呈披针形,一般22片叶左右出现花球,花球洁白、致密、品质好,单花球重0.5~1千克。早熟,定植后50天左右开始收获,成熟期比较集中。每公顷一般产27000~30000千克。

法国菜花: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直立,宜密植。20片叶左右出现花球,花球雪白、圆球形、紧实而厚,单花球重750克左右。早熟,每公顷产22500~25500千克,采收不及时易散球,影响菜花质量。

日本雪山:白菜花植株整齐一致,叶色深绿,花球雪白,坚实美观,单球重850克左右。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广,生长势强,一年可栽培三季,为夏季上市的优良菜花品种。适于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每公顷产22500~30000千克。

白峰:属秋菜花杂交种,株型紧凑,叶片绿色,蜡质较少,宽披针形,内叶自然折合而自行覆盖,外叶直立,开展度小,20片叶左右出现花球,花球洁白,组织柔嫩,平均单球重750克。耐热、抗病、早熟,定植后50~55天成熟,且成熟期集中。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栽培。适于秋季栽培,每公顷栽植5.25万株,每公顷产22500~30000千克。

绿岭:由日本引入的杂交一代优良绿菜花品种,株型大,生长势强,腋芽萌发力强,侧枝多。花球大,花蕾极小,花球紧密,绿色,球形美,商品质量好,单球重350~500克,大者可达750克,每公顷产9000~10500千克。生产适应性广,耐寒性强,定植后60天左右开始采收,生育期100~105天,属中早熟品种。适于冬春季保护地、春秋露地及秋季保护地栽培。

里绿:由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良绿菜花品种。生长势中等,生长速度较快,侧枝少,叶片开展度小,可适当密植,花球较紧密,深绿色,花蕾小,质量好,单球重200~300克,每公顷一般产6000~7500千克。早熟,定植后45天左右开始采收,生育期90天。耐热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合春秋露地栽培及晚春早夏栽培。

哈依姿:由日本引进的中熟优良绿菜花品种。株型较大,生长势强。花球大而紧密,半圆球形,颜色浓绿,单球重450克左右。定植后约65天开始采收。适应性广,耐热及耐寒性强,适合春秋露地栽培和冬季保护地栽培,也可进行晚春早夏栽培。

东京绿:由日本引进的早熟优良绿菜花品种。株型较小,侧枝多。花球稍小,单球重约350克,圆球形,较紧密,蓝绿色,品质好。花蕾不易开放,适收期较长。早熟,定植后45天左右始收。抗病性强,但不耐热,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碧杉: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绿菜花新品种。适应性较广,在华北地区适合于春季栽培,华南及东北沿海地区春、秋均可栽培。中早熟,定植后60天左右收获。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叶片深绿,花球紧密,花蕾小,浓绿,扁圆凸形。露地种植主花球重360克左右,每公顷产12000~13500千克;大棚种植主花球重450克左右,每公顷产15000~16500千克;秋季种植收获主花球后,可采收侧花球。

碧松: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绿菜花新品种。适合于春季种植,表现为中早熟,定植后55天左右收获。生长势强,植株较平展,叶深绿色,叶面蜡粉多。花球紧密,花蕾小,深绿色,扁圆凸形。露地种植主花球重360克左右,每公顷产12000~13500千克;大棚种植主花球重500克左右,每公顷产16500~18000千克。

碧秋: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绿菜花新品种。适合于秋季栽培,表现为中熟,定植后65天左右收获。生长势强,植株较平展,叶色深绿,叶面皱缩,蜡粉多。花球紧密,花蕾小,浓绿,圆凸形,主花球重400克左右,每公顷产15000千克左右。抗病毒病(TuMV),兼耐黑腐病,主花球收获后,可采收侧花球。

B53: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绿菜花新品种。适合于春露地和春、秋保护地种植,表现为中熟,定植后65天左右收获。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花球着位较低,叶面蜡粉多。花球紧密,花蕾小,浓绿,圆凸形,主花球重400克左右,每公顷产15000千克左右。秋季种植主花球收获后,可采收侧花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