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黄鳝基地在哪里

养殖黄鳝基地在湖北省仙桃市。

养殖黄鳝基地在哪里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湖北省渔业大市。

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

湖北省仙桃市的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仙桃市黄鳝产业是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全国特色水产品之乡命名管理办法》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同意授予“中国黄鳝之都”称号。

条件优越,黄鳝之都

一、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仙桃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渔业大市。从2007年渔业养殖结构调整以来,形成了多个水产品养殖板块。

二、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

仙桃市开始黄鳝人工养殖已有14年,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并在全市推广了池塘网箱养殖模式,还制定了养殖、饲料、病害防治、种苗培育等地方标准及规范。

同时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大力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总体概述

农业是灵昆镇的基础产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灵昆镇形成水稻、水果、水产为代表的大农业产业基地,主要有稻谷、棉花、柑桔、西瓜、甜瓜、文旦、对虾、青蟹、文蛤、灵昆鸡、奶牛等十大名特优新品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受9417号台风的严重袭击,水稻的效益低下,水果基地毁于一旦。以后,灵昆镇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思路,把水产养殖做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予以培育,至2004年全镇海水养殖面积11142亩,淡水养殖1400千亩。去年全镇水产品总量达到4530吨,产值7420万元,占整个农业产值的60%,其中文蛤产量3200吨。

水产养殖方面

推行一口池塘、二个层面(水面、涂面)、三种养殖方式(轮养、套养、混养)、四种水产品(虾、蟹、鱼、贝)的一二三四养殖模式,建立全省第一家乡镇级民办科研机构--灵昆镇水产养殖科学研究所,成立灵昆镇水产养殖协会。加强对灵昆镇水产养殖的科技指导和自我引导,使水产养殖走上效益农业的新轨道。现在,全镇有养殖户770户,其中在本岛养殖427户,养殖面积1万多亩,在岛外350户,养殖面积2.5万亩(其中永强片8000亩,瑞安3000亩,苍南2000亩,宁波6000亩,石浦2000亩,江苏、山东4000亩),是全省养殖面积最大,效益最高的一个乡镇级单位。

农业设施建设

全镇现有大小河流39条,计38公里,平原水库17座,深机井10口。9417号台风以后,在瓯海区委、瓯海区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000万元建成19.6公里沿海二十年一遇的标准海塘,有利于保障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农业科技

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做到农科教结合,如水产养殖的虾、蟹同塘养殖突破了虾、蟹不能同养的理论禁区,实行大面积养殖,这一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予以推广,灵昆文蛤的池塘铺沙养殖取得巨大的成功。青蟹青苗、文蛤育苗的技术正在试验之中,大田河蟹与刀额新对虾养殖已取得了初步的效益。水稻生产的轻型栽培、配方施肥,在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杂交稻种植达到30%。

农业产品品种

(一)种植业主要品种有水稻、棉花、黄豆、番薯、白扁豆、扫帚丝、枳壳。(二)水果:文旦、脐橙、温州蜜橘、瓯柑、白啄瓜(甜瓜)、西瓜、葡萄等。(三)水产品:对虾、青蟹、河蟹、中华乌塘鳢、白虾、泥蚶、吻尖鲈鱼、蟹苗、鳗苗等。(四)畜牧:灵昆鸡、奶牛、蛋鸭、毛猪等。 灵昆岛 位于瓯江入海口,为河流及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冲击平原,地势低平,地表面海拔在2.6--3.5M之间,地表坡度极小,物质组成为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或粉沙薄层,为江口沙洲岛,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岛农业物色的水产、水果等。西距温州市中心的水陆交通距离分别为18.5公里和22.3公里,北距乐清七里港区2公里,南距扶贫经济开发区5公里,距温州机场仅6公里,陆地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岸线长24.69公里。灵昆岛地势低洼,位置险要,岛上西部海口有双昆、单昆、劈牌三座小山,东部的灵昆浅滩向东倾斜延伸到洞头海域,其面积因泥沙淤积而逐年扩大,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7℃,年降水量为1690mm,无霜期310天,冬无严寒,百般无酷暑,一年四季,花果不断,鱼鲜不绝,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独有,确是一个旅游度假的胜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