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如何培养出新品种
一、选择具有我国地域特征和代表传统特色的优势品种
云南是国兰主要分布区, 气候类型复杂, 有着丰富的野生兰属资源, 其中春兰、线叶春、春剑、建兰、墨兰、寒兰等有丰富的野生及人工栽培品种。由于国兰杂交育种进展较慢, 大规模的杂交育种还未开展, 所以对国兰进行杂交育种有极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 云南的兰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 而对其进行保护, 杂交育种就更可贵了。
二、借鉴国外花卉培育的先进经验
由于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花卉育种和栽培上已经取得了令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各主要花卉出口国已出现国际性的专业分工, 致力于形成独特的花卉生产优势, 如荷兰的郁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 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 哥伦比亚的香石竹; 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 泰国、新加坡的热带兰; 还有荷兰、日本的种球生产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向这些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花卉栽培选育的经验, 从而推动我国发展具有民族和国家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产业。
三、培育品种时注意多种方法的选择运用
1.节能的研究
如选用绝热性能好、透光率强、坚韧耐久的新建筑材料; 研制增温快、保温强的新型温室; 考虑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加温措施; 选育耗能少、生长期短和对土壤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2.无土栽培的推广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厂化育苗, 利用无菌、透气、吸水、保水性能好的介质制成育苗容器或快速膨体模块。
3.组培技术的普及
商品化优质种苗生产, 如兰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已实现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 利用组培技术繁殖优良品种, 包括各种名贵花卉、珍稀品种、重要的鳞茎花卉等。同时, 利用茎尖培养技术对易感病毒的花卉品种进行脱毒苗的批量生产。
4.激素及化学物质的应用
目前已在促进生根、打破休眠、延缓生长、促进分枝、采后保鲜等方面取得广泛性应用成果。在切花商业化应用方面最有突破性意义的包括生根剂( 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矮化剂( 矮壮素、多效唑等) 、催花剂( 赤霉素等) 、保鲜剂( 硫代硫酸银、8- 羟基喹啉等) 。
5.花卉育种快速多样化
广泛引进野生花卉资源, 利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等进行选育, 现已开始运用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最新技术培育, 新品种迅速增加。目前主要花卉的园艺栽培品种有上千、甚至上万个。如荷兰全国有7 个研究中心, 专门从事花卉品种的研究,并在二战以后育成了大批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唐菖蒲及球根鸢尾的新品种; 蔷薇育种以法国为首, 品种美丽强健; 美国育成茶香月季品种系统, 其抗寒性强, 且色、香、姿俱佳。最新发展的基因工程及其它生物技术手段, 有可能使花卉育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如耐贮耐插的香石竹品种已经商品化, 蓝色月季花已经问世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有可能根据人们的意志来改变花卉的花色、形态、香味等。
以下我们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宿根福禄考新优品种的例子看看一些可行的培育方法:
福禄考属植物自花、异花均可授粉, 通常结实率极低, 通过人工不定向杂交辅助授粉措施可提高种子结实率。利用杂种实生苗的观赏性状和抗性变异性较大的特性, 经过长期栽培观察, 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花期长、花色丰富、色彩鲜艳的10 个优良单株, 通过组培快繁和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将其扩繁为10 个单株无性系。这10 个优良品种适宜在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或盆栽栽培观赏。它们分别为红宝石、粉群、胭脂红、粉晕、橙红、茜草红、石竹紫、堇紫、白雪、粉眼、红艳、猩红、泰尔红紫等品种。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在多种栽植形式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抗病性; 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花色鲜艳, 花期长, 两次花期效果好。植物配植容易, 与百日草、勋章菊、鸡冠花等搭配种植于花钵中, 或与松果菊、八宝景天、矾根、美人蕉等搭配种植于混合花境中, 或与四季海棠等搭配种植于露地花坛中, 均被用作主体材料, 形成了突出的景观效果。病虫害少, 养护管理简便。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生长势及抗病性均较强,花色亮丽, 开花期长, 株型高矮适中, 栽植形式多样,植物搭配容易; 栽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 形成的景观效果突出, 能担当园林设计中景观中心的角色; 成为难得的花境布置植物, 并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 特别是大型公园及公共绿地中大量应用。
四、保护本土野生种质资源, 防止资源外流
我国花卉遗传多样性突出, 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3科523 属1万~2万种。许多名贵花卉为我国所独有, 我国花卉业要从大国走向强国, 逐渐改变花卉市场洋花、洋草占统治地位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发展民族花卉种业, 发挥我国花卉业在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花卉资源、生态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千方百计地提升我国花卉育种水平,不断开发花卉新品种, 最大限度地降低花卉生产成本, 使民族花卉产业立足于世界花卉之林, 领导
产业潮流, 使我国成为新世纪的“世界园林之母”。
一、原理
全日光自动雾花扦插育苗是通过电磁阀控制而进行间断喷雾,使插条叶片表面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一层水膜,使叶片微域内处于水分饱和状态,降低叶片内水分蒸腾,促进光合作用,使插条在烈日下不萎蔫,不灼伤,直至扦插嫩枝长出新根最终成活。该育苗方法的特点是采集种条资源丰富,既快速又方便,特别适应于大面积的快速育苗。
二、育苗的过程
1、扦插时间
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不宜晚于7月下旬或8月上旬。
2、苗床选做与设备安装
育苗应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排灌良好,透水保肥的砂壤土为宜。先做出苗床,再用细河沙做苗床基质,基质厚度20cm,畦面宽l.8~2.4m,长50m左右,保持畦面中心稍高,苗床之间留出40cm作业道。将电磁阀按10m间距依次安装在主水管上,主水管每隔2.5m安装一个“四通”,再连接8个20~30m的支水管,控制4个台面,支水管上每隔75cm用毛管连接一个微喷头。将主水管和支水管埋入畦面下20cm。在苗床附近40m以内安装一台扬程50m、出水量18t/h的水泵,与微喷连接起来,每台水泵可控制5~7个电磁阀,控制育苗面积1.5亩。
3、绿枝插条采 集与处理
插条采集时间应选择天气晴朗无露水而太阳未出来之前的清晨。采集半木质化的新梢或副梢,每50根一捆,迅速运往育苗基地进行剪截处理。对采集的枝条剪成2~3节为一段,枝条基部剪口剪成马蹄形,上剪口在节上留l.5cm左右平剪,剪口越小越好。苗顶部留l片叶,其余的叶片剪掉。剪好后将插条基部对齐,每30~40根一捆,用ABT号生根粉l0000倍液浸蘸半小时后取出,在600倍疫霜灵(40%)溶液中蘸一下即可扦插。
4、绿枝扦插
由于绿枝插条细软,需用小木棍扎孔扦插。嫩枝扦插一定要做到随采随运,随剪随蘸药随插,不可隔日扦插。扦插后马上启用微喷进行间断喷雾,以达到降温保湿。在扦插后要始终保持叶片湿润,以后全天各阶段的喷水次数和时间,应视天气状况而定。如阴雨天可少喷或不喷,一般白天、风天、晴天勤喷,但总的要求是叶片湿而不蔫。插条在7天左右开始生出愈伤组织,两周生出新根,半月后适当控水,3周开始练苗,4周开始移栽。由于在扦插生根阶段苗床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扦插苗易患病害,所以,应在每天傍晚喷一次高锰酸钾,7天喷1次600倍40%疫霜灵,防病效果显著。在生出新根后,可结合喷雾进行叶面喷肥,这样可以促使枝叶根的生长和壮苗。
5、移栽和管理
起苗时用平锹从床面以下15cm处平铲起苗,以免伤根,用手轻轻逐棵上提,抖掉部分沙土,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器具内,用湿麻袋盖好迅速运往定植的地块。为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要求尽量减少根系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随起随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