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镇的农业状况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全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积累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种植区域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依托城郊的地理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突出重点,主攻特色,发展优质产品,调优结构,强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农业发展方针,开发“三路三线”即江北公路一线,团方公路一线,京九铁路沿线。建设“三带”丘陵岗地优质农业经济带,主港沿线水产经济带,沿江滩涂意杨芦苇经济带。建立八大基地,即王家坊花园铺铁铺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沿江平原万亩优质棉花基地,长河主港沿线万亩水产基地,沿江滩涂万亩意杨芦苇基地,公路沿线万亩蔬菜基地,万千亩湘莲基地,万头牲猪畜牧生产基地,优质林果基地。镇委、镇政府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水电路三配套,投资千余万元建成蔬菜基地8000多亩,林果基地1000亩,长河主港沿线水产基地10000亩,湘莲5000亩,引进湖北木业集团开发意杨基地10000亩,在畜牧禽生产上,着力建高养殖小区,以华建养殖饲料公司投资400多万元的万头生猪基地为龙头的花园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养殖绿头野鸭40多万只规模的王家坊绿头野鸭养殖小区,以姚建生生态养鸡场为龙头的独鼻咀养鸡小区,这一批基地和项目的建成投产,带动了全镇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党的惠民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镇委、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农村税改成果,落实粮食“两补”政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276400.92元的粮食直补资金、早稻良种补贴资金149533.10元和中稻良种补贴资金31019.55元,晚稻良种补贴资金121446.5元,两补资金共计578400.07元,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政策兑现,极大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4200亩,优质品种占总植面积的90%以上。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围绕科技兴镇,科教兴农、科技兴工目标,积极开展各类适用技术培训,引进推广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镇委、镇政府多次请省农科院、市县专家到团风讲课,不惜重金聘请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农业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全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0场次,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印发资料2万余份,培养科技明星户238户,发展科技示范户828户,组建蔬菜、水产、养鸡、绿头野鸭、湘莲、生猪等6个专业技术协会,还在张家湾村组建了蔬菜生产技术协会,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出了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全镇科技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2002年被湖北省科协授予“科普示范乡镇”称号。2004年九月,镇委书记、镇长欧喜安同志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授予湖北省科普示范乡镇百名优秀干部称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8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