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关于厦门这座城市的一些介绍资料?

收集了一些常用的信息,供你参考:)

关于厦门这座城市的一些介绍资料?

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位于福建东南部,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著名景点有鼓浪屿、集美归来堂、万石植物园、厦门大学、海沧大桥、同安影视城、集美园博苑、南普陀寺等。

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港拥有东渡、海沧、鹭江、杏林等7个港区、77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集装箱专用泊位7个,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集装箱大港20强之列,作为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厦门港原有的航道规模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需求,厦门港主航道开始扩建,建成后厦门港的通航水平将跃居全国前三位。

经济

2009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785.95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816.23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为 1.3:48.4:5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4413元(折合9429美元),比上年增长6.8%。总体看,厦门市经济较早实现了企稳回升,GDP从一季度的-6.5%,到上半年的增长0.6个百分点,再到全年数据的8.0%,全年数字比一季度回升14.9个百分点。2010年一月份,厦门GDP比增26.35%,预计今年厦门市GDP总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

2009年以来,厦门市外贸出口持续好于中国内地和福建省水平,全年全市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433.14 亿美元,下降4.5%,降幅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4和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6.68亿美元,下降5.9%;进口156.47亿美元,下降2.1%;贸易顺差120.21亿美元,下降10.3%。

2009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1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全年旅客运输量11597.46万人次,增长12.8%;旅客运输周转量 187.61亿人公里,增长14.7%;货物运输量8371.05万吨,增长10.1%;货物周转量663.67亿吨公里,增长10.6%。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8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1096.28万吨,增长1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68.04万标箱,下降7.0%;厦金航线增加到每天32个航班,全年运载旅客119.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

厦门空港已开通城市航线172条,其中运营的140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43家,其中运营的43家,已开通41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空港旅客吞吐量1132.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45.45万人次,增长0.6%;空港货邮吞吐量 19.60万吨,增长0.3%。

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5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40.56亿元,增长9.2%。在地方级收入中,税收收入实现204.37亿元,增长5.9%,占地方级收入的85.0%,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7%、9.7%、 14.0%、6.4%。

全年财政支出26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环境保护支出5.48亿元,增长191.6%;交通运输支出39.17亿元,增长64.9%;农林水事务支出8.89亿元,增长25.8%;医疗卫生支出12.52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79亿元,增长14.1%。

政治

书 记: 于伟国

副书记: 刘赐贵 陈炳发 黄杰成

常 委: 刘赐贵 陈炳发 黄杰成 欧阳建 洪碧玲(女) 邵华 黄笑影(女) 丁国炎 徐模 钟兴国 詹沧洲 卢士钢 凌希

秘书长: 徐模

市人大

主 任: 于伟国

副主任: 杜明聪 曾国玲(女) 苏文金 何清秋 陈昭扬 杨金兴 黄诗福

秘书长:郑庆勋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市政协

主 席: 陈修茂

副主席: 陈维钦 陈联合 陈耀中 庄 威 郑兰荪 江曙霞(女) 桂其明 翁云雷

秘书长:朱伟革

市纪委

书 记:黄杰成

副书记:吕世华、黄家列、黄延强

常务委员:黄杰成、吕世华、黄家列、黄延强、郑慧丽、李伟建、周进、燕苏闽、郑美雯

文化教育 2006年,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厦门义务教育向“双高普九”目标迈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1093所,全年招生15.04万人,年末在校生共计55.88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3所,全年招生2.79万人,年末在校生8.00万人;普通中等学校125所,全年招生5.87万人,年末在校生16.82万人;小学322所,在校生16.17万人;幼儿园504所,在园人数5.93万人;成人学校126所,全年招生0.62万人,年末在校生7.87万人;各级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557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达2.78万人,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20人。

2006年,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全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2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24项,达到国内领先69项,国内先进水平34项;新增2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24项,市科技进步奖56项;认定第一批厦门重点新产品13项。全年专利授权量约18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约130件,已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省科技厅在厦设立了“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厦门)产业化基地”,经科技部验收,厦门已成为首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厦门钨业获科技部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攻克世界难题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全省首个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9000Au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企业——蓝德尔(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出全球第一个子宫颈癌快速自检试剂盒;“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试产品获得成功等一批科技研发取得了在国际、国内具有突破性的成果。

2006年,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年末,全市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0万户;城镇和农村每百户家庭分别拥有电脑79.5台和29台、移动电话219部和200部、电话103部和91部。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全国政府门户网站评比中,厦门政府网站在地市网站中位居第九。厦门电子口岸平台已升格为福建电子口岸;GPS系统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全市公务及商用车辆GPS装机498部,GPS平台共接入各种车辆、船舶6124辆(艘);完成工地监控和土方车监管信息系统试点,为利用信息技术减少城市粉尘和噪音污染、提高交通安全、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积累了经验。

鹭岛·高等院校

厦门大学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集美大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南洋学院、厦门软件学院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英华美(厦门)学院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厦门兴才学院

鹭岛·特色院校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厦门高级技师学院、厦门民间戏剧学校、厦门翔安区吕塘民间戏曲学校、厦门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宗教文化

佛教:南普陀,梵天寺,虎溪岩寺,万石岩寺

基督教:三一堂(鼓浪屿),福音堂(江头),新街堂(中山路),竹树礼拜堂(第八菜市场)

天主教:鼓浪屿天主教堂

荣誉

(1)国家卫生城市 ——1996年

(2)国家园林城市 ——1997年

(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997年

(4)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1998年

(5)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

(6)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1999年(2004年再次获得)

(7)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999年(2003年保留)

(8)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奖——2000年

(9)全国十佳人居城市——2001年

(10)国际花园城市 ——2002年

(11)“全国交通管理模范水平(一等)”城市——2003年

(12)中国人居环境奖——2003年

(13)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2003年

(14)联合国人居奖——2004年

(15)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城市

(16) 全国文明城市 ——2005年

(17)最受农民工欢迎十大城市——2007年

(18)全国宜居城市榜首——2007年

(19)中国青年喜爱的十大旅游目的地(第一、二届)——2006年、2007年

(20)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2007年

(21)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7年

(22)全国文明城市 ——2008年(再度荣拥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23)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24)全国十大魅力会议城市——2010年

厦门二十景:鼓浪洞天、皓月雄风、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轮梵天、五老凌霄、万石涵翠、太平石笑、云顶观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钓矶、鸿山织雨、筼筜月色、天界晓钟、东渡飞虹、东环望海、青礁慈济、鳌园春晖、北山龙潭

最佳时间

厦门的日照时间长,太阳光充沛,所以一年四季花木繁盛。 除了8月份台风季节,因海边的船只全部停开而不能欣赏到优美的海景外,其他时间去厦门旅游都很好。

推荐

9月,厦门的秋日颜色中。如果说厦门的四季如春,让你无从选择最佳旅游时间的话,那么,9月厦门的秋日颜色可供你参考。

9月的厦门,你可以在长长的环岛路上徜徉,闯入这由海岸线、榕树、古老建筑编制的图画中,让往事和杂乱都烟消云散,心灵变得一尘不染。

和君职业学院有几个校区

厦门优秀中专有厦门艺术学校、厦门信息学校、集美工业学校、厦门市音乐学校、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等。读中专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基础条件、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有助于自己走向成功。

厦门艺术学校

厦门艺术学校系全日制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厦门艺术学校及76年复办的福建省艺校厦门戏曲班、厦门分校。1991年9月17日,由厦门市政府批准为市属普通中专学校,隶属市文化局和市教委领导。

该校开设富有民族和闽南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专业,如民间舞、歌仔戏、南音、高甲戏、影视武术等,为厦门市剧团输送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其中有不少毕业生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频频获奖。在省内外及台湾东南亚同类学校中有一定影响。

厦门信息学校

厦门信息学校创办于1981年,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中国特色教育职业院校百强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集体”、“福建省首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福建省园林单位”、“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先进单位”、“厦门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厦门市德育示范校”、“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厦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厦门市德育示范校”、“厦门市绿色学校”、“厦门市花园式单位”、“厦门市平安先行校”、“厦门市退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得了累累硕果,在职教改革建设中体现指引、骨干和示范作用,展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勃勃生机。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厦门市同安育才职业学校、原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原厦门市卫生职业中专学校三校整合而成,新校园位于人文荟萃、风景秀丽的同安区五显镇文教区,占地面积180.2亩。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强的教师队伍,截至2012年8月共有教职工211(含外聘教师),其中专任教师179人,专任教师本科率为86.03%,高级职称教师46人,占专任教师的25.69%,中级职称教师72人,占专任教师的40.22%,“双师型”教师118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2.52%。全体教职工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行为准则,敬业乐业,为每个学生学有一技之长默默耕耘。

和君职业学院有1个校区。? ?

和君职业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资格、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是江西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稀土材料技术专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办学层次为专科,将来计划升格为本科。

特色专业

2023年开设13个专业,证券实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稀土材料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体育运营与管理、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光电显示技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社会体育等,并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简介

和君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双高计划”立项单位,“稀土材料技术”专业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与江西理工大学启动联合培养本、专科层次贯通的稀土材料技术专业人才;学校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点。一年多以来,学校严格规范办学,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内涵建设迈上新阶段,教学质量优良,运行秩序井然。

基础设施

和君职业学院首期建成约10万平方米建筑,教学区(小镇学问校园)、生活商务区(耕读村)、学术交流区(三度书院)已经投入使用;二期800亩约60万平方校园(小镇凤凰校园)即将动工建设;稀金产业学院专用校园(位于赣州高新区)即将启动建设,和声戏剧技术学院专用校园(位于会昌县城)启动装修。

就业前景

和君职业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立德树人社会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南昌大学乡村振兴实践示范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产教融合基地、赣州经开区产教融合基地、赣州高新区产教融合基地、中国稀金谷产教融合基地。学校与上市公司乾照光电联合设立“乾照学院”,与赣州高新区、江西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稀金产业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13人。良好的师资水平为我校办出富有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5年教职工队伍到达500人以上,未来计划引进博士人才近100人。

地理位置

学校所在的赣州和君教育小镇,处在万亩森林竹海之中,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是江西省省级特色小镇,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国际IFLA2021年亚太地区景观建筑奖等奖项。学校拥有留守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中央总供给部旧址等十余处红色革命旧址,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梓坑村为省级红色名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