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面砖技术交底
一、材料要求:
1、瓷砖
2、胶粘剂
二、主要机具:
1、铁铲、合金錾子、锤子、开刀、拍板(硬木)、木垫板、灰板、老虎钳子、刮杠、抹子、研磨机具等。
三、作业条件及规定
1、面砖铺贴钱要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采用聚酯水泥砂浆可例外)
2、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墙的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3。
3、铺贴前应确定水平及竖向标志,垫好底尺,挂线铺贴。面砖表面应平整、接缝应平直、缝宽应均匀一致。阴角砖应压向正确,阳角线宜做成45度对接。在墙、柱面突出物处,应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铺贴。
4、粘接剂应满铺在砖背面,一面墙、柱不宜一次铺贴到底,以防塌落。
园林工程中支模的一般技术交底
一般地砖有干铺和湿铺两种,一般是铺的优点是单核的比较结实一些缺点就是大块的地砖容易切工不容易找平儿干铺的就比较容易找平了也不容易贴空,但是干铺的强度没有湿铺的好一些,所以一般情况下选择是湿铺是比较好的一种铺地砖的方法。
1、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支构造柱模板→支圈梁模板→ 办 预 检
支板缝模板
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
3.3.1 构造柱模板:
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
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
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基本项目:
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