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两个问题
Slide 1: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一、我国岛屿概况及开发意义 例 概况:岛屿面积约 8.6 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 米。从分布上看,近岸海岛多,远海海岛少;南海诸岛虽 远离大陆,但分布零散。从面积上看,大岛少,小岛多。 在 6500 多个岛屿中, 200 平方千米以上的占少数岛上人口少 开发意义:一方面,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港 湾和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海岛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 要依据,开发利用海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保证国家安全。 二、海南岛的地理区位优势(课本 P104 页图) 1 、地理区位优势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背靠祖国大陆,与广东雷 州半岛之间仅隔宽约 30 千米的琼州海峡,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Slide 2: 区位类型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区位优势 例 区位意义 位于华南和西南地区陆地国 ① 大西南走向世界 海陆位置 的前沿;②开发利 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① 近傍香澳,遥望台湾② 既有广大的内陆腹 内 地,又能受到华南 相互位置 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 经济圈、亚太经济 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 圈的辐射作用 东南亚 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 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 有利于依托港口发 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 交通位置 航道。连接亚洲和大洋洲、 展外向型经济,参 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是我 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 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Slide 3: 2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得到发展,既有其内部因素即自身条件的 约,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海南岛在建省前后经济具有明显 变化: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例 设省前 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 设省后 ①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 ① 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经济相生产总值猛增;工农贸旅快 对落后;②产业结构不合理, 速增长;三大产业结构趋向 以第一产业为主 合理。②已基本形成全方位 对外开放格局和最南端开发 窗口 ① 国防前线,难以进行大规 模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滞 后,缺乏建设资金;②闭关 锁岛,阻碍交流协作;③行 政体制上条块分割,阻碍经 济发展 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依托区位、资源、政策优势 原因
Slide 4: 三、热带资源优势特征: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例 土地资源 近似椭园,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 成环形层状地貌 开发意义: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特征 光照--热带北缘,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 小时,光照充足 热量--积温 8400℃ ~ 9200℃ ,冬季温暖,最冷月气温超过 气候资源 16 ℃ ,夏季高温,最热月气温在 25 ~ 29 ℃ 之间 开发意义: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药用植物- 见血封喉、花梨木、砂仁、益智、槟榔等 种类 用材植物- 苦梓、坡垒、青梅、子京、野荔枝等 生物资源 珍禽植物- 孔雀雉、长臂猿、坡鹿、云豹等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成为热带作物 开发意义: 基地和旅游基地
Slide 5: 四、海洋资源优势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例 ● 生物资源 鱼类 1000 多种,藻类 2000 多种,虾类近千种,贝螺类 1000 多种,适宜发展 海洋捕捞和养殖。生态系统有红树林、珊瑚礁、河口等,是海洋高生产力 区和生物多种性区。提供食品资源,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 渔业资源 渔场面积大,近 30 万平方千米,渔类品种多, 800 种以上、生长快和渔汛期 长等特点,适宜远洋捕捞业;浅海、滩涂面积广大,港湾多,适于发展人工 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基地 ● 油气资源 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油气 远景储量大,估计有几十亿立方米天然气和几百亿吨的石油远景储量,成为 我国未来的油气基地 ● 旅游资源 沿海浴场和海滨、海下热带景观(珊瑚礁、热带鱼群)、椰林风光、红树林 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等 ● 空间资源 拥有大小岛礁 600 多个,其中大于 500 平方米的有 225 个,可开发成为海上渔业 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Slide 6: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五、合理布局产业 岛为 --以海南 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是其地域生产 力布局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它既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 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1 、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 ( 1 )形成原因:受地势高低起伏和距海海洋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呈环带状 分布 环 距 环 全岛近似椭园形 海岸带 状 海 形 分 远 层 地势中高四周低 丘陵和台地环带 布 近 状 特 差 地 山地丘陵带 征 异 貌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 ( 2 )环带组成 环带名称 海 陆 海岸带 丘陵台地环带带 山地丘陵带 地貌类型 平原 台地、丘陵 丘陵、山地 海拔 < 100 10 - 200 500 - 1100 比重 25 50 25 例
Slide 7: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2 、生产力的环带开发布局环带 位置 例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发展、大力建设港口 以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 的发展,带动全岛外向型 经济发展 发展热带农业,建设蔗糖 粮食、牧业、城郊等农业 基地 自然和经济特征 海岸带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 好,城市集中,是内陆 海陆交界处 资源开发前沿和海洋资 源开发基地 地形平坦,土壤较好 丘陵和台 海岸带与山 地环带 地丘陵带之间 山地丘陵 带 中部偏南 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 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全 热带森林植被;发展特 岛的水源区 色旅游业,适当配置山 区特色工业 请思考:海南设省、设区 (特区)前后的经济主体和投入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农业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投入要素由劳动力的投入向资 金和技 术的转变)
Slide 8: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六、发展特色经济 岛为 --以海南 1 、含义和方向 例 发展特色经济是指依托海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部门,主要为新兴工业、热带农业和旅游 业三大支柱产业 2 、新兴工业 发展方向 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 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 建设西部工业走廊,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具体内容 油气化工、汽车、饮料食品、化纤纺织 医药、建材 以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形成 海口、洋浦、八所、三亚、清澜五大区 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 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天然饮 料、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和以热带花卉 和高技术产业 为原料的化妆品、清洁造纸、绿色化工 等制造业
Slide 9: 3 、特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 利用充足的光热、降水和广阔的海域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水稻甘蔗区、杂粮 林业区和天然橡胶区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例 农业基地 瓜菜生产基地 具体内容 ① 为城镇居民和旅游者供应蔬菜的基地; ②面向大陆市场的冬季蔬菜基地 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菠萝、龙眼、芒果、香蕉、荔枝等的生产 加工 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① 纤维作物:剑麻;②油料作物:椰子、 油棕;③香辛作物:胡椒、香茅;④饮料 作物:可可、咖啡、茶叶 育种繁殖基地 北方各省的育种繁殖基地 水产养殖基地 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
Slide 10: 岛开发 海 和海域的 岛为 --以海南 例 4 、旅游业(海滨风光、山水景色和珍稀物种) ( 1 )资源特色: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 ( 2 )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发展海洋生态游和热带雨林考察游 ( 3 )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稳定发展港澳市场,重点开拓东亚和 东南亚周边市场,积极拓展欧美市场,发展出境旅游 七、海洋环境保护 1 、现状和问题: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洋的自净能力强;开发较晚 人类干预较轻,环境质量良好。但环保的形势严峻,由于海上油 气开发、港口和港湾工业发展及城市化的发展,给环境造成巨大 的压力。 2 、要求和措施 ( 1 )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 2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 ( 3 )加强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
Slide 11: 120°E 30°N 地理位置:舟山市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 南沿海 , 长江口南侧 , 杭州湾外 缘的东海洋面上。地理 位置介于东经 121°3O′ ~ 123°25′ ,北纬 29°32′ ~ 31°04′ 之间 , 东西长 182 千米,南北宽 169 千米
Slide 12: 区位优势: 1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和 长辽阔 江三角洲等 腹地 , 面向太平洋 , 具有 强 较 缘优势 的地 , 是 江流域和 江三角洲 外 放 长长对开 门户 的海上 和通道。 2 、踞我 南北沿海航 国线与长汇枢 江水道交 纽 , 与亚兴辐势 港口城市呈扇形 射之 太新 。
Slide 13: 资源优势: 1、 渔业资 源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基地,素有“中国渔都” “东海鱼仓”之美称 。 渔场国渔场 舟山 是我 最大 ,分析其成因 2 、港口 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 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 3 、旅游 舟山保存完好的海岛自然景色,蕴藏着丰富的 旅游资源,现已开辟的二个国家级和二个省级 旅游风景区
Slide 14: 渔场 舟山 的成因 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必经之地 有暖寒流经过 附近有众多河流带来营养 附近海域较浅,阳关可直射海底
Slide 15: “ 碧海灵山”——朱家尖
Slide 16: “ 海天佛国”——普 陀山
Slide 17: 岛 海外仙境 ” 桃花
Slide 18: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西 气东输为 国资区调 一、我 源跨 域 配的地理大背景 型 例 1 、列 自然 举资类 2 、我 国资 自然 源的主要 源的分布特点目前的 —— 空 分布很不平衡 间 —— 资状况与经济应 源的整体分布 地理格局不相适 3 、列 主要的跨 举区资调 域 源 配方案
Slide 19: 资区调 、天然 1 、 价天然 评气资值 读图 1 1 、 1 源跨 域 配的地理背景和前景 源的利用价 问题 ,回答下列 A 、一般可以 能源 源分 常 能源和新能源, 将资为规 从图费为 中可知,目前世界能源消 以 —— 主 B 、我 能源 国结构 C 、我 能源利用 国与 还哪 些差距? 有 D 、天然 气 特点及原因 世界能源利用的平均水平相比, 能源的特点 —— 经济 效益 —— 生 效益 态
Slide 20: 2 、天然 气资况 源的分布情 量:天然 源量、地 量、探名 A 、我 天然 国气储概区别气资质储 注意以下 念的 储量 B 、我 天然 国气况 的分布情
Slide 21: 3 、天然 气资开发 源的 和利用格局 A 、西部丰富的天然 气开发约与 B 、 部地 油 东区气开发现状对气资 源 场 巨大的市 需求。 的 束 限制 及 天然
Slide 2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目标 ——西 气东输西气东输的含义: 工程 陕气 京天然 管道 : 塔里木 — 上海 涩兰 宁 庆县汉 重 忠 — 湖北武 义 :塔里木 —— 上海 气资为础长为气标场 基 ,把 以新疆的天然 源 设输气实现资与东场对 管道, 建 塔里木至上海的 江三角洲作 西部 源 天然 的目 部市 的 市, 接。
Slide 23: 气东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中部、东部 济地带的分别是哪些? 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Slide 24: 一、西气东输工程的可行性 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 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Slide 25: 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中西部地区 对社会 经济的 影响 资源开发 与经济建 设 产业结构 调整 基础设施 建设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将资优势变 源 经济优势 成 东部地区 综气 加快 合利用天然 步伐 , 选择发 地 展 以天然 可有 气为业 原料 的化工工 , 时随实 同 着工程的 施, 动关产业发 可拉 天然 勘探 展 相 的 动气开发 推 进结构 促 西部能源 的 气缓减砍 因 伐森 化, 带来 林 、植被破坏 的 压力 径态 管道施工途 生 脆弱地 区 ,水土保持工作非常 重要 对生态 环境的 影响 础设 和管道 等基 设 建 施 气东输 工程的配套 西 设带动东镇 部城 施, 础设设 基 施建 变为 改 以煤 主的能源 结构清洁 ,提高 能源 环 的使用比例,改善 质 境 量。 进产 促 能源生 和 轻业结 重工 的 构调 整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
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 0.48公顷。
由 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 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
按适宜性划分,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
目前, 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公顷,其中 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
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 主要有水稻、 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种类繁多,栽 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 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等; 蔬菜有120多个品种。
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来生长有3000多种热带植物,建国后,从国外引进1000多 种,并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均取得显著成 绩。
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 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植物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1/7,其中600 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 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 果树(包括野生果树)142种;芳香植物 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 树木200多种。
植物资源的最大藏量在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类型中, 热带森林植被 垂直分带明显, 且具有混交、多层、异龄、常绿、干高、冠宽等特点。
热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 霸王岭、 吊罗山、 黎母山等林区,其中五指山 属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热带森林以生产珍贵的热带木材而闻名全国,在1400多种 针阔叶树种中,乔木达800种,其中458种被列为国家的商品材,属于特类木材的有花梨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等5种,一类材34种,二类材48种,三类材119 种,适于造船和制造名贵家具的高级木材有85种,珍稀树种45种。
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 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 南特有)。
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
水鹿、猕猴、云豹等亦很珍贵。
南药资源
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4000多种 物中可入药的约有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4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 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水产资源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
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 2.57万公顷。
海洋水产在 800种以上,鱼类就有600多种,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40多种。
许多珍贵的海特产品种已在浅海养殖,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 2.5万多公顷,养殖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 虾、 贝、澡类等20多种。
海南岛的淡水鱼(不包括溯河性的鱼)有15科57属72种。
海盐资源
海南岛是我国理想的天然盐场,沿海港湾滩涂许多地方都可以晒盐,目前集中于三亚至东方沿海数百里的弧形地带上。
已建有莺歌海、东方、榆亚等大型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我国南方少有的大盐场。
矿产资源
海南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至1991年,全国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 57种(若按工业用途可分为65种);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 126个(含大型地下水源地6处),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小型矿床 64个。
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页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多种。
其中,石碌铁矿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品位居全国第一;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锆英石储量占全国的60%。
能源资源
经地质普查勘探证实海南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先后圈定了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3个大型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对油气勘探有利的远景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
水力资源:海南岛大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约10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约6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亿度。
地下水资源储量约75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的20%左右,其中理论可开发利用25.3亿立方米。
目前尚未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能源资源还有海洋能、太阳能和生物能。
旅游资源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 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 18- 30℃,阳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当今国际旅游者喜爱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5个要素,海南环岛沿岸均兼而有之。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
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 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 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中间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琼中县的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
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
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
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
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 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6、沙滩、潜水、海鲜是三亚旅游度假的三大永恒主题。
地处中国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四季如夏,鲜花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在三亚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了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等众多海湾,椰树成林;海上有东、西两岛为碧波万顷的海面增加层次,互掩其中。
蜈支洲岛享有“中国第一潜水基地”美誉,有中国保护最完好的生态珊瑚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