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南亚的种植以?为主

南亚地区七国的农业基本情况

南亚的种植以?为主

南亚地区由7个国家组成,即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人口约占世界总量的1/4。这7个国家都是成立于1985年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与世界其他类似经济集团相比,该联盟比较松散,甚至没有实施统一的关税。

孟加拉国人口为1.47亿,2/3的人以农业为生,4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1/3的陆地每年都要遭受洪灾;水稻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小麦种植在丘陵地区,小麦进口逐年增加。每年需要消费2800万吨大米和300万吨小麦。为了支持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养殖,现代化的饲料业正在兴起之中。

不丹人口为230万,90%的人以农业和林业为生;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和根茎作物,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来自印度和中国。该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印度人口为11亿。小麦是北部和西部各邦的主粮,水稻则是南部和东部各邦的主粮。2005年,印度小麦和大米产量分别为7200万吨和8700万吨。在自给自足20多年之后,2006年小麦进口重新开始,估计将达到500万吨。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类生产和进口国,也是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年进口量为500万吨)。 马尔代夫由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为36万,国内经济主要依靠旅游业和渔业;国内生产少量玉米和红薯,绝大多数食品依靠进口。

尼泊尔人口为2800万,其中有3/4的人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农作物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和甘蔗;全国共有18个滚筒式面粉加工厂,生产的面粉仅供应给20%的城市人口。

巴基斯坦人口为1.66亿。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国产小麦基本上能够自给;国产大米主要用于出口,2006年出口估计为240万吨。巨大的浇灌网络覆盖着绝大多数耕地,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按照价值计算,植物油是第五大进口产品,年均进口160万吨。

斯里兰卡人口为2000万。大米是传统的主粮,全国有200多个小型米厂。

南亚地区粮食生产及贸易状况

南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原因之一是各国政府实施了自由贸易改革,对粮食业的行政干预逐步减少。例如,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放宽了对国内小麦业的干预,减少了小麦消费补贴,取消了对小麦运输和储存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向私营小麦仓库提供贷款,并且从2006年开始允许私营小麦仓库独自进口小麦,从而由市场来更加有效地确定小麦价格。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农业政策改革。然而,印度政府目前仍然指定“印度粮食公司”负责粮食收购和储存,实施各种“公共分配系统”计划,提供食用粮食补贴(2005/2006年度达到创纪录的58亿美元),从而在粮食市场上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印度政府每年对粮食(包括收购、储存和运输在内)的实际补贴额高达120亿美元。印度政府每年公布一次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06年小麦最低支持价格为144美元/吨;印度粮食公司则负责按此价格收购农民的小麦和大米,将其储存于公共粮仓,然后通过由约40万个“公平价格商店”所组成的“公共分配系统”网络,以不同的补贴价格向“低于贫困线”和“高于贫困线”的两类消费者配售粮食。2005财年,印度粮食公司共收购了1480万吨小麦和2000多万吨大米。由于粮食都是用麻袋进行包装和储存,因此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害虫和损坏造成的损失数倍于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支出和提高效率,印度政府从2006年开始放宽了对粮食收购和分配系统的控制。此外,印度粮食公司还着手对其粮食储存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建,其目标之一是实现散装小麦储存能力。

印度价格支持体系导致国内小麦储存量2002年超过了4000万吨。为了降低库存和减少成本,印度于2002~2005年间以大大低于其收购价的价格向国际市场出口了大量小麦。由于小麦库存已经低于400万吨的最低缓冲水平,以及国内小麦价格创下历史新高,2006年印度再次成为世界小麦主要进口国之一,小麦进口量估计达到500万吨。2006年7月,政府还允许私营公司进口小麦,并且规定在2006年7月至12月将小麦进口关税从50%降低至5%。相比之下,印度大米出口不断增长,2005年达到490万吨,大大高于上年的300万吨。

六大茶山有哪些,六大茶山简介

1、四大产茶区:即西南、华南、江南和江北。西南茶区位于西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华南茶区位于南部,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主要生产绿茶。

2、茶树起源于中国,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栽培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记载,已有5000年多年的历史,茶自唐朝起就向国外传播。现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3、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按历史可分为传统名茶、恢复历史名茶和新创名茶三种;按制作工艺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按季节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古六大茶山依次是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位于北纬21°51′至22°06′,东经101°14′,至101°31′之间,东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87.3公里,北与江城县接界,西与景洪市毗邻,南与勐仑、瑶区连接,幅员2260余平方公里,约合3,38,800亩,历史上称为江内地区。其中攸乐茶山是景洪市的一个乡,位于景洪市东北部,距景洪城53公里;易武茶区(包括)易武茶山、漫撒茶山,距景洪123公里,距勐腊县城110公里;象明茶区(包括倚邦茶山、蛮砖茶山、革登茶山)距景洪168公里,距勐腊县城163公里。

古六大茶山山水相连,地形、气候、植被相近。根据测试,海拔最高2023米,位于易武茶区的黑水梁子,最低海拔565米,位于象明茶区曼配罗梭江(人渡)水面,海拔高低差距1458米,以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5℃看,有立体性气候特点,海拔800米至1800米范围内的土地有上百万亩,这些土地屑赤红壤、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多在4.5-6.5之间,理化性能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

六大茶山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9℃-20℃,年积温6000℃-7000℃,最热月平均气温23℃左右,最低气温10℃~13℃,极端最低气温0℃~-3℃的天数很少.一般在7℃以上,有轻霜3-5天,或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物四季常青,鲜花月月可见,一年四季不明显,月有雨季与旱季之分。

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100毫米,一般年降雨量多在1800毫米左右,其中4月至10月较多,达1400-15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日照短、雾日长,年日照时数达1880-1950小时,仲秋至来年孟春,不论高山或沟壑,常常云雾弥漫,午后方散,特别是秋冬站在山顶鸟瞰,一望无边的茫茫云海中露出点点山峰,壮观无比,真有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酌感觉,不愧是高山云雾出名茶的好地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