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梅花怎么养
花友们对于梅花(详情介绍)的喜爱是无法言喻的,梅花高雅、坚强、谦逊,在冬天依然有自己的傲骨,于是,很多话花友会选择在家中盆栽梅花。人工栽种梅花的难度其实并不高,但是想要让梅花年年花繁色艳却不容易。
梅花(详情介绍)
盆栽梅花重要的是养护的环境,梅花喜阳,所以一定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梅花很怕积水,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浇水量,通常情况下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原则,不干不浇。
梅花比较喜肥,每年花谢后盆底应放入有机肥,在生长期可每隔半个月施薄肥一次,促其生长强壮,在花芽形成前,最好多施磷肥。
盆栽梅花要想花苞多,控制枝条长度是关键,剪枝主要是为了控制树形,应在花后及时进行,以后的时间,除了徒长枝,短枝无需修剪,入夏后最好不要再修剪,否则积累的营养也给剪没了,再结合施肥控水长日照,入秋后应该会花苞满枝了。
梅花修剪也可以在每年花谢后及时修剪,将老的花枝截短,权留2至3个芽,并注意使芽向外侧生长,要将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生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疏剪去。
盆栽梅花一般需要隔1至2年翻盆一次,时间安排在开花后为好,翻盆时,去掉旧土三分之一左右,剪去枯根,修短过长的老根,换以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砻糠灰及沙土,使盆土既肥活又疏松、透水,土壤不宜过湿,切忌积水。
园林树木栽植的技术有哪些?
白蜡盆景是很多人想要养的盆景之一,但是大多数的人不知道白蜡盆景是自然会种植的。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白蜡盆景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蜡盆景的种植方法
1.浇水
白蜡树盆景要掌握好干湿度,一般以?不干不浇,浇则透?为原则。白蜡树盆景要尽量少浇水,平时只保持盆土有些潮气即可,只是在盛夏季节适当多浇些水。在浇水的时间上以清晨或上午为主,尽量避开晚间浇水。
2:光照
春夏秋季,白蜡树盆景必须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盛夏为避免强光直射间断性的遮阴除外),室内盆景也必须至少三天一晒。冬季室内放置须有充足的漫射光以维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3:环境温度
白蜡树盆景适应性极强,低温至-20℃,高温40℃无不良反应和病害,所以,对温度不要太在意。但是无论南北方,冬季最好移到室内。有暖气的地方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4:适时抹芽
每年白蜡树盆景有春秋两次生长旺季。春季万物复苏,是白蜡树萌发新芽最多的时候。这时要及时抹去多余的新芽。白蜡树经过盛夏短暂休眠后,在每年的八月中下旬会迎来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次新芽虽不及春季多,但也要及时抹去。
5:盆土
白蜡树盆景成型后,要将深盆换成浅盆,尽量减少盆中的土壤。同时,在配土时,要适当多加些煤渣,其土煤比例可各占一半。
6:施肥
生长季要给白蜡树盆景薄肥勤施,为便于树体吸收、避免肥液浪费,宜5-7天施一次。施肥时间一般于晴天下午盆土偏干时进行,施后浇水冲叶。待白蜡树盆景成型后,可基本做到不施肥。但为了不使树的体质太弱,可在深秋白蜡树落叶前施些薄肥。
对接白蜡盆景种植技术一、对节白蜡的植物学特征
对节白蜡为木樨科,白蜡属植物。原产湖北的钟祥、京山,为落叶乔木,高达30余米。幼、壮龄树皮光滑,浅灰绿色,中、老龄树皮有纵向深灰色皴纹。树枝萌发力强,耐修剪。树体耐旱、耐湿、耐高温,喜肥、喜水、喜阳光,北京地区以南均可露地栽培。适宜中性和弱酸性土壤,PH值5?7。靠播种和扦插繁殖。
二、对节白蜡下山桩的处理和扦插繁殖。
远离产地购得的对节白蜡树桩,均为山民在冬季和早春采挖。本地培植采挖时间除6月中旬至8月中旬外,均可采挖。山民在采挖、运输途中一般保护措施较差,虽然此树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求得较高的成活率,仍需对其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加以重视。首先,截栏要一次到位。该 树种生根容易,根径200mm的锯口仍能发须根,因而凡妨碍将来上盆、造型的根、枝要果断锯去。其次要吸足水分,有条件的最好将根部直立放在溶有生根剂(如生根粉、维生素B12)的水中浸泡处理,处理时间以生根剂使用说明书为准。或整桩都泡在清水中一昼夜,然后植于砂床中养护。埋根深度在20cm以 上,干径大于20cm的老桩、剖干桩应适当加深。排桩距离:中型桩间距应大于0.5m,大型桩应大于1m。如此有利于枝条伸展,否则枝条相互遮掩,不利于生长和剪枝整型时操作。再次,植后应满灌水,使砂与树根缝隙密实接触,平时保持砂床湿润,对树干经常洒水。若用30%~50%遮阳网保护,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至晚春初夏便会发芽。8 月上旬立秋后可拆去遮阳网,使其尽享阳光。在4月末至5月初,如仍有未发芽之树桩,用小刀刮其树皮,如顶部皮仍为翠绿色,而不是枯**,即可从砂床中拔出,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后,砂植于半阴半阳处养护,尚能促进发芽成活。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现提倡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适于大面积繁殖。可参考园林技术资料行之。盆景爱好者用扦插繁殖更简便易行,于冬季和春季进行。用一年生健壮枝条,于发芽前剪10cm~15cm长,插入砂床中,适当遮阴,经常浇水保持砂床湿润。30多天即可生根,5月中旬即可移栽到大田培育。也可夏插和秋插,但必须遮阴,保持砂床湿润,管理难度稍大。
三、对节白蜡树桩的定枝整形
第一年萌发的新芽, 要视各树桩发芽长枝的旺弱来处理。
对于旺树,一般到八月上旬立秋以后,大多数枝条长至40cm以上时,进行定枝,留下符合造型方向的枝,丛生枝留1-2枝,余则去除。如发现需要来枝的部位没有来枝,可用树干下部多余枝往缺枝部位靠接。下部造型枝要用绳或铝丝牵拉到位,此时最好不用缠绕法扎缚造型。因对节白蜡枝增粗较快,稍不注意,就会陷丝,影响一级枝条的美观和生长。定枝后每隔一星期按植桩面积,每平方米10g ~20g施尿素肥一次,促其新生枝增粗。因对节白蜡在日平均气温150c以上时均可生长,新桩只要水、肥和阳光充足,当年至霜冻前旺枝基部直径可达20mm以上。因此对于顶生枝应先对其掐尖控长,(快速成型的商品桩则可剪定一级枝,年底剪定二级枝)。底部和其它部位需增粗的枝,则放任生长。管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发现干身出枝基部萌发多余枝应及时抹除,否则疯枝会突长,白白消耗养分,影响定型枝生长增粗。霜冻落叶后,即可上盆。从砂床中挖出桩材,抖掉根上砂砾,剪去过长根须,剪定枝形。根据桩形大小配植,填上营养土,浅盆应打上围子,不使须根露出盆土面。最后,浇足水分,加强越冬管理。如砂床不急于利用,可于冬季剪枝,春季发芽前夕上盆则更好。
对于弱枝,虽发芽抽枝,而根未长出或长得稀少,应继续植于砂床中培植,待第二年根、枝长旺后再上盆。切忌急于剪枝上盆,影响成活率。
白蜡树的管理方法播种育苗
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每667 平方米用种量3~4 kg,深度为4 cm,深度要均匀,应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3 cm。为使土种密接,覆土后进行镇压。
扦插育苗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扦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从生长迅速,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选取1年生萌芽枝条,一般枝条粗度为1 cm以上,长度15~20 cm,上切口平剪,下切口为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条分散开,行距40 cm,株距20 cm,春插宜深埋,砸实、少露头,每667 平方米插4 000株。
圃地选择与整地
1.定点、放线
(1)行道树定点放线的方法
道路两旁成行列式栽植的树木称行道树。要求栽植位置准确、株行距相等,一般是按设计断面定点,在有路牙的道路上以路牙为依据,没有路牙的则应找出准确的道路中心线,并以之为定点的依据,然后用钢尺定出行位,大约每10株钉一木桩(注意不要钉在刨坑的位置之内)作为行位控制标记,然后用白灰点标出单株位置。
由于道路绿化与市政、交通、沿途单位、居民等关系密切,植树位置除依据规划设计部门的配合协议外,定点后还应请设计人员验点。在定点时遇下列情况也要留出适当距离(数据仅供参考):
①遇道路急转弯时,在弯的内侧应留出50m的空挡不栽树,以免妨碍视线。
②交叉路口各边30m内不栽树。
③公路与铁路交叉口50m内不栽树。
④道路与高压电线交叉15m内不栽树。
⑤桥梁两侧8m内不栽树。
⑥另外如交通标志牌、出入口、涵洞、控井、电线杆、车站、消火栓、下水口等都应留出适当距离,并尽量注意左右对称。应留出的距离视需要而定,如交通标志牌以不影响视线为宜、出入口则根据人、车流量而定。
(2)成片绿地的定点方法
自然式成片绿地的树木种植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为单株,即在设计图上标出单株的位置;另一种是图上标明范围而无固定单株位置的树丛片林。单株的定点,应在现场地面上依图定出单株种植位置,并用白灰点明和钉上木桩,写明树种、挖穴规格;自然式树丛片林的定点,依图按比例在地面上测出其范围,并用白灰标画出范围线圈。其内,除主景树需精确定点并标明外,其他次要同种树可用目测定点,但要注意自然,切忌呆板、平直。
(3)公园绿地的定点、放线方法
①平板仪定点 范围较大、测量基点准确的公园绿地可用平板仪定点。即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及片林的范围线按设计图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木桩上应写清树种、株数。
②网格法 适用于范围大、地势平坦的公园绿地,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划出距离相等的方格(20m×2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坐标距离,再按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③交会法 适用于范围较小、现场内建筑物或其他标记与设计图相符的绿地,以建筑物的两个固定位置为依据,根据设计图上与该两点的距离相交会,定出植树位置。位置确定后必须作明显标志,孤立树可钉木桩、写明树种、刨坑规格(坑号)。树丛界限要用白灰线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一个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号,然后用目测的方法定单株小点,并用灰点标明。
目测定单株小点的技术要点:树种、数量符合设计图;树种位置注意层次,中心高、边缘低或由高渐低的倾斜树冠线;树林内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应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邻近的几株不要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2.挖穴
挖穴或绿篱沟的规格应根据土壤条件、树种根系特点和土球大小来决定。一般应比规定根幅范围或土球加宽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若遇坚硬土和建筑垃圾土应再加大穴径,并挖松穴底;土质不好的应过筛或全部换土。挖穴时以规定的穴径画圆,沿圆边向下挖掘,把表土和底土按统一规定分别放置,并不断修直穴壁达规定深度。使穴保持上口沿与底边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穴挖好后,要有专人按规格验收,不合格的应返工。
3.起(掘)苗
起(掘)出的苗木质量与原有苗木状况、操作技术和认真程度、土壤干湿、工具锋利与否等有直接关系,拙劣的技术和马虎的态度会严重降低原有苗木的质量,甚至需继续留圃培养或报废。因此,在起(掘)前应作好有关准备工作;起(掘)时按操作规程认真进行;起(掘)后作适当处理和保护。
(1)掘前准备
按设计要求到苗圃选择合适的苗木,并作出标记,习称“号苗”。所选数量应略多,以便补充损坏淘汰之苗。对枝条分布较低的常绿针叶树或冠丛较大的灌木、带刺灌木等,应先用草绳将树冠适度捆拢,以便操作。为有利挖掘操作和少伤根系,苗地过湿的应提前开沟排水;过干燥的应提前数天灌水。对生长地情况不明的苗木,应选几株进行试掘,以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起苗还应准备好锋利的起苗工具和包装运输所需的材料。
(2)起苗方法与质量要求
按所起苗木带土与否,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其方法与质量要求各有不同。
①裸根苗的挖掘 落叶乔木以干为圆心,按胸径的4~6倍为半径(灌木按株高的1/3为半径定根幅)画圆,于圆外(用铁铣(铲)更应如此)绕树起苗,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然后于一侧向内深挖,适当按摇树干,探找深层粗根的方位,并将其切断。如遇难以切断之粗根,应把四周土掏空后,用手锯锯断。切忌强按树干和硬切粗根,造成根系劈裂。根系全部切断后,放倒苗木,轻轻拍打外围土块,对已劈裂之根应进行修剪。如不能及时运走,应在原穴用湿土将根覆盖好,行短期假植;如较长时间不能运走,应集中假植;干旱季节还应设法保持覆土的湿度。
②带土球起苗 多用于常绿树,以干为圆心,以干的周长为半径画圆,确定土球大小。具体操作见“大树移植技术”部分。土球直径在50cm以下,土质不松散的苗,可抱出穴外,放入蒲包、草袋(或用塑料布)中,于苗干处收紧,用草绳呈纵向捆绕扎紧即可。
4.运苗与施工地假植
运苗过程常易引起苗木根系吹干和磨损枝干、根皮。因此,应注意保护,尤其长途运苗时更应注意保护。
(1)运苗
同时有大量苗木出圃时,在装运前,应核对苗木的种类与规格。此外还需仔细检查起掘后的苗木质量。对已损伤不合要求的苗木应淘汰,并补足苗数。车厢内应先垫上草袋等物,以防车板磨损苗木。乔木苗装车应根系向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不要压得太紧,做到上不超高(以地面车轮到苗最高处不许超过4m),梢不得拖地(必要时可垫蒲包用绳吊拢),根部应用苫布盖严,并用绳捆好。
带土球苗装运时,苗高不足2m者可立放;苗高2m以上者应使土球在前,梢向后,呈斜放或平放,并用木架将树冠架稳。土球直径小于20cm的,可装2~3层,并应装紧,防车开时晃动;土球直径大于20cm者,只许放一层。运苗时,土球上不许站人和压放重物。
树苗应有专人跟车押运,经常注意苫布是否被风吹开。短途运苗,中途最好不停留;长途运苗,裸露根系易吹干,应注意洒水。休息时车应停在荫凉处。苗木运到应及时卸车;要求轻拿轻放,对裸根苗不应抽取,更不许整车卸下。经长途运输的裸根苗木,根系较干者,应浸水1~2天。带土球小苗应抱球轻放,不应提拉树干。较大土球苗,可用长而厚的木板斜搭于车厢,将土球移到板上,顺势慢滑卸下,不能滚卸以免散球。
(2)施工地假植
苗木运到现场后,未能及时栽种或未栽完的,应视离栽种时间长短分别采取“假植”措施。
对裸根苗,临时放置可用苫布或草袋盖好。干旱多风地区应在栽植地附近挖浅沟,将苗呈稍斜放置,挖土埋根,依次一排排假植好。如需较长时间假植,应选不影响施工的附近地点挖一宽1.5~2m,深30~50cm,长度视需要而定的假植沟。按树种或品种分别集中假植,并作好标记。树梢须顺应当地风向,斜放一排苗木于沟中,然后覆细土于根部,依次一层层假植好。在此期间,土壤过干应适当浇水,但也不可过湿以免影响日后的操作。
带土球苗1~2天内能栽完的不必假植;1~2天内栽不完的,应集中放好,四周培土,树冠用绳拢好。如囤放时间较长,土球间隙中也应加细土培好。假植期间对常绿树应行叶面喷水。
5.栽植修剪
无论出圃时对苗木是否进行过修剪,栽植时都必须修剪,因为经运输多少都会有损伤。对已劈裂、严重磨损和生长不正常的根系及过长根应进行修剪。对干性强又必须保留中干优势的树种,应采取削枝保干的修剪法。对封锁中干的树种,以保持数个主枝优势为主,适当保留二级枝,重截或疏去小侧枝。对灌木类修剪可较重,尤其是丛木类;应做到中高外低,内疏外密。带土球苗可轻剪,其中常绿树可用疏枝、剪半叶或疏去部分叶片的办法来减少蒸腾作用;对具潜伏芽的树种,也可适当短截;对无潜伏芽的(如某些松树),只能用疏枝、叶的办法。对行道树的修剪还应注意分枝点,应保持枝下高在2.5m以上,相邻树的分枝点要相近。较高的树应于种植前进行修剪;低矮树可在栽后修剪。
6.种植
种植树木,以阴而无风天最佳;晴天宜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为好。先检查树穴,土有塌落的坑穴应适当清理。
(1)配苗或散苗
对行道树和绿篱苗,栽前应再进一步按大小进行分级,以使所配相邻近的苗木保持栽后大小趋近一致。尤其是行道树,相邻同种苗的高度要求相差不过50cm,干径差不过1cm。按穴边木桩写明的树种配苗,做到“对号入座”。应边散边栽。对常绿树应把树形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面。树皮薄,干外露的孤植树,最好保持原来的阴阳面,以免引起日灼。配苗后还应及时按图核对,检查调正。
(2)栽种
因裸根苗和带土球苗而不同。
①裸根苗的栽种 一般2人为一组,先填些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比试根幅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合适,并进行适当修理。行列式栽植,应每隔10~20株先栽好对齐用的“标杆树”。如有弯干之苗,应弯向行内,并与“标杆树”对齐,左右相差不超过树干的一半,这样才能整齐美观。具体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先填入拍碎的湿润表层土,约达穴的1/2时,轻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黏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相平,使填之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cm;灌木应与原根颈痕相平。然后用剩下的底土在穴外缘筑灌水堰。对密度较大的丛植地,可按片筑堰。
②带土球苗的栽种 先量好已挖坑穴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对坑穴作适当填挖调正后,再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垫入少量的土,使树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为防栽后灌水土塌树斜,填入表土至一半时,应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砸实,再填至满穴并砸实(注意不要弄碎土球),作好灌水堰,最后把捆拢树冠的草绳等解开取下。
(3)立支柱
对大规格苗(如行道树苗)为防灌水后土塌树歪,尤其在多风地区,会因摇动树根影响成活,故应立支柱。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3~1/2处即可。一般用长1.7~2m,粗5~6cm的支柱。支柱应于种植时埋入。也可栽后打入(入土20~30cm),但应注意不要打在根上和损坏土球。立支柱的方式大致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三种。支法有立支和斜支,也有用10~14号铅丝缚于树干(外垫裹竹片防缢伤树皮),拉向三面钉桩的支法。
单柱斜支,应支于下风方向,斜支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人流稀少处。行道树多用立支法。支柱与树相捆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干皮,捆缚时树干与支柱间应用草绳隔开或用草绳卷干后再捆。用较小的苗木作行道树时(如昆明用盆栽银桦苗)应围以笼栅等保护。
7.栽后管理
树木栽后管理,包括灌水、封堰及其他。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干旱或多风地区应加紧连夜浇水。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并有助根系与土壤密接,方保成活。北方干旱地区,在少雨季节植树,应间隔数日(约3~5日)连浇三遍水才行。浇水时应防止冲垮水堰,每次浇水渗入后,应将歪斜树苗扶直,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为保墒,最好覆一层细干土(或待表土稍干后行中耕)。第三遍水渗入之后,可将水堰铲去,将土堆于干基,稍高出原地面。北方干旱多风地区,秋植树木干基还应堆成30cm高的土堆,有利防风、保墒和保护根系。
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难的地区,为节省水分,可用“水植法”,即在树木入穴填土达一半时,先灌足水,然后填满土,并进行覆盖保墒。
树木封堰后应清理现场,做到整洁美观。设专人巡查,防止人畜破坏。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进行复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