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黑河的水利工程

太平军引水渠,位于马召乡金盆村北700米的黑河南岸山坡,为清同治四年(1865)太平军一部,驻此开凿。东起大韩峪,西至仙游寺,长约500米,渠宽1~2米,渠穿韩峪山脊,俗称隔山渡水。存遗址。

黑河的水利工程

明万历年间,沿黑河筑修黑河渠、福寿渠、福盛渠等,灌司竹地700亩。

清康熙元年(1662)知县骆仲麟倡导,重修广济渠,修县护城河。五年(1666),修建黑水峪口西岸焦家堰,上接抢水石,下至乌龙岔,沿黑河西缘北流,灌焦家楼等村1400余亩地。十二年(1673)黑水峪口东岸建黄家堰,上接白洋潭,下接黄氏河,灌黄池等村地2000余亩。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黑河两岸多处修渠,灌农田2000余亩。

清光绪七年(1881)和民国12年(1923),裕盛堰、和尚堰相继开修,淤灌1000亩。

黑惠渠,始建于民国27年(1938)根据省水电局长李仪祉计划建设,11月建坝和开挖干渠工程施工。次年黑惠渠坝(印度式堆石坝)建成,东西干渠进水闸、冲沙闸、东干渠黄氏洞、马岔河涵洞、西干渠沙河涵洞施工。民国29年(1940)黑惠渠就峪河涵洞西一支渠施工,西干渠沙河上段行水。7月14日黑河暴涨,流量1500秒立方米,为原设计洪流量800秒立方米的1.88倍,冲毁印度式堆石壅水坝,8月重新设计、修建壅水坝,改曲线形滚水坝,坝面用大块料石筑砌。次年3月19日黑惠渠首滚水坝工程砌头,6月5日竣工。同年修建东西干渠下段、西二支渠。民国31年(1942)4月供水量8.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39756.6亩的黑惠渠工程建成,于武家庄渠首举行竣工放水典礼。后陆续增建。黑惠渠年均引水为黑河年径流量1/6。灌马召、楼观、广济、二曲、辛家寨、侯家村、四屯、终南、司竹、集贤、就峪等11个乡(镇)76个行政村、8个厂场。20世纪80年代黑惠渠灌溉面积13.6万亩。

田惠渠,引田峪河水。1956年6月动工修建,12月竣工。总投资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万元,村民投资8万元。次年放水,灌集贤、终南、楼观、耿峪4乡(镇)9个行政村,28105亩耕地。田惠渠枢纽工程位于田峪河出口处,由滚水坝、进水闸、冲刷闸组成,坝长40米,高1.8米,顶宽2.1米,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干渠长7.8公里,各类渠道建筑物142座。设站管理的国营、乡营小型渠道共7条。

井泉排水渠,为天井渠和龙泉渠2条相邻排水干渠的总称。天井渠源出界尚堡北苇园池、铧角池等泉水,构成天井泉渠系;龙泉源出龙泉寺村各泉,汇成龙泉渠系。两泉总流量4.02立方米/秒。原天井泉、龙泉两渠,各自沿灌区低凹地带,由西南流向西北,游荡漫流,注入黑河。1957~1962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井泉渠工程。1966年施工,次年春完成土渠工程,修总排水干渠1条,0.5公里,东排水干渠4.9公里。西排水干渠5.3公里,排水分渠13条9.6公里,灌溉支渠4条12.7公里,灌溉斗渠28条21.2公里,后经10余年陆续配套,建各类建筑物87座,其中东干渠壅水闸5座,西干渠壅水闸6座,其余均为斗门、涵管、汇流、桥梁等。工程建成后,对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单产,收到了明显效果。 嘉靖十四年(1535)本县人王三聘(《人物志》有传)弃官归里,目睹阳化河泛滥,心甚焦虑。在办义学之际,察勘地形,测河道,率众疏通河流,根治水患。

黑河防洪工程,1950年国家投资12.33万元,组织民工在泸河西岸修防洪堤1975米,防御洪水西泛,保护耕地3万余亩。1958年2月至翌年12月,组织民工于泸河西六家庄、韩家号险工段,砌石护岸。4月组织焦镇、九峰、赤峪、司竹、高庙、渭滨等6公社民工,修建黑河、泥河马村汇流处的防洪抢险工程。1966年11月至翌年5月,动员平原17公社民工1.2万人,修南北段河堤27.18公里,移土方881.771万立方米,险段砌石护岸4.4公里。为防御洪水,保护和开垦耕地,将黑河、泸河归于泥河,腾滩地3000亩。

1975年11月至翌年4月,平原17个公社继续治理黑河南北段13.3公里河道,拓深河槽,加固堤防,提高防洪能力。1979年11月至翌年5月,黑河东西段高旺号至田峪河口间河道两岸,修河堤8.7公里,砌石4.9公里,拓宽河槽350米,并栽植芭茅、沙打旺、紫穗槐等,建防护林巩固堤防。1981年12月至翌年2月,富仁、终南两公社组织民工,续修田峪河口至黑河桥东堤5.4公里,砌石护岸4.9公里,使黑河中、下游系统治理23公里多,尚村公社又在治渭同时,将黑河入渭口治理1公里多。余3公里多未治理。黑河防洪堤系虽未贯通,但洪水危害已基本控制。

2012年日,西安市启动周至县黑河平原段综合治理工程,黑河平原段综合治理工程自黑河水库坝址至黑河入渭口,长度为29.5㎞,总投资75805.22万元。工程建设内容涉及加高培厚左右岸堤防60.7㎞,建设防风和生态道路60.7㎞,砌护迎水坡38.6㎞,新建护基坝33座,新建浆砌石溢流坝7座,形成生态水面面积112.4万平方米。河道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堤防等级为4级,堤顶宽为14米,中间设7米宽双车道沥青砼道路,两侧各设1.5米宽人行道和2米宽绿化带。 黑河引水工程是以拟建的黑河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已建成的石头河水库为补充水源, 石砭峪水库作为备用水源,最远引水距离 143km,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西安市供水 4.0 亿 t,日供水规模 110 万 t,相当于西安市现有供水能力的 1.6 倍。这项工程建成后,将有效 缓解西安用水紧张,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是西安市黑河引水的主水源工程,是一项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及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坝址东距西安市约86km。水库主要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左岸单薄山梁防渗处理及副坝等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粘土心墙沙砾石坝,总库容2.0亿m3,多年平均调节水量4.28亿m3,其中:向西安市城市供水3.05亿m3;农业灌溉供水1.23亿m3,灌溉面积37万亩。坝后电站装机2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工程总投资163383万元。工程于1996年1月开工, 2002年6月竣工,2009年1月通过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的竣工验收。

石壁坑水库,湘水支流板坑河上的中型水库,位于会昌县城东面约5千米,1978年建成。

水库坝址地处会昌县文武坝乡小坝村,集水面积164平方千米,水库回水自坝址至土桥,回水长度约10千米,水面面积3.82平方千米,状似长条形。多年平均气温19.3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 624毫米。多年平均入库流量4.42立方米每秒。

工程是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多年调节水库,主要效益:①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可以削减洪峰流量162立方米每秒。②灌溉农田0.02万公顷。③为会昌城区日供水3万吨。④电站装机容量2 290千瓦,年发电量850万千瓦时。

水库正常蓄水位200.64米(假定高程,下同),死水位188.64米,防洪限制水位199.64米,设计洪水位201.71米,校核洪水位204.08米,总库容6 0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 420万立方米,死库容1 200万立方米。

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和引水系统组成。主坝和6座副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顶全长140米,坝顶宽5.0米,最大坝高36米。溢洪道位于主坝右岸,为有闸控制开敞式。供水、灌溉及发电引水隧洞位于主坝左岸山头。

水库建设淹没农田158公顷,拆迁房屋 6.2万平方米,迁移人口 1314人。

库区多为低山,处在石城、瑞金、会昌至寻乌大断裂带上盘,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和加里东期侵入花岗岩。

2003年对主坝的坝体、原导流涵管、坝基防渗和副坝的坝体、坝基防渗、溢洪道的引洪渠及引水系统的启闭架等进行了加固处理。

团结水库,梅江上游的大(2)型水库,地处江西省宁都县境内,距宁都县城55千米,1979年11月竣工。水库坝址地处宁都县洛口镇员布村猴金石峡谷处,东经116°05′,北纬26°52′,控制流域面积412平方千米,水库回水东至洛口和平艾屋,西至洛口永红外桥背岭,南至大坝,北至肖田吴村村头,水面面积11.25平方千米,形似扇状。有尖角溪等46条溪流汇入。多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1 677.6毫米,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4.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库悬移质输沙量7.75万吨,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洪水期。工程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养殖的年调节水库。主要效益:①调节了梅江水量,使梅江汛期下游沿河两岸11个乡镇43个村委会的居民和0.29万公顷农田减免了洪水灾害。②1979年至2005年,年平均发电量1 280万千瓦时。③水库水产场建立起自繁、自养、自捞的“三自一条龙”商品鱼养殖体系。④利用库周丘陵、山地和库内小岛,发展多种经营。水库正常蓄水位242.00米(假定高程,下同),死水位235.6米,设计洪水位244.29米,校核洪水位245.53米,总库容1.45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25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8亿立方米,死库容0.428亿立方米,

工程由主坝、副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引水系统及其配套工程建筑物组成。①主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高28米,坝顶高程248.0米,坝顶长210.0米,坝顶宽5.0米,最大坝高34.0米。②水库有副坝16座,均为碾压式均质土坝,位于主坝右侧。③正常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堰顶高程236.0米,全长214.0米;溢洪道净宽20.0米,两孔溢流,每孔净宽10.0米,由两扇弧形闸门控制。④非常溢洪道位于主坝的库区右侧,为引爆自溃式土堤,堤顶高程249.0米,溢流堰底板高程242.0米,溢流净宽150.0米,中部有一砼隔墩。⑤引水系统及其配套工程建筑物包括发电引水隧洞和灌溉引水隧洞,均为钢筋砼圆形压力洞。库内淹没区涉及3个乡镇5个村,淹没耕地0.04万公顷,拆迁房屋4.74万平方米,迁移人口3 082人,移民大部分就地后靠安置,少部分外迁。

库区位于宁都县东北部,属低山丘陵区,肖田以上河床卵石覆盖,肖田以下河床均为砂层覆盖,且愈到下游砂层覆盖愈厚,河床逐渐升高。库区原河床呈“U”字型,河面宽多在百米以内,枯水期水深一般不足一米。两岸地势开阔,四周除中南部为丘陵河谷盆地外,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高峰丛集。地层属侏罗-白垩纪的砂岩和砾岩互层,出露岩层有砂质板岩、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砂岩和砾岩。1976年进行了保安加固。①采用净宽为150米的非常溢洪道,加固隔墩和加强衬护;②主、副坝、非常溢洪道土堤均加高2米;③副坝由原设计的10座增加至16座;④主溢洪道由3扇平板闸门改为2扇钢质弧形闸门;⑤引水工程相应增加了工程量;⑥防洪限制水位由241米提高至242米。2002年进行了除险加固。对主坝和副坝的护坡、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白蚁防治处理、正常溢洪道的进口拦鱼栅、闸首工作桥、公路桥、发电引水隧洞内壁和东、西干渠灌溉引水隧洞及非常溢洪道的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等进行加固设计处理。此外还增设了出库流量站、4个雨量站、气象观测设施等。水库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升到2000年一遇,保护农田面积由原来的0.142万公顷增加至0.29万公顷,多年平均发电量由原来的922万千瓦时增至1 040万千瓦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