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怎么管理
国槐在种植时,不要挨得太紧,这样不利于国槐的生长。在初春或深秋,要对国槐的枝条进行修剪,修剪的枝条为密枝、弱枝、枯枝及病枝。平常还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一般在春季要浇透水,在夏秋季土壤过干就要及时的浇水。春夏季要施氮肥,至九月再补磷钾肥。在国槐虫害多发期,要及时的喷施波尔多等杀菌剂。
国槐在种植的时候,不要太挨得太紧,要保持合适的间距与行距。若挨得太紧的话,光照不会很充足,减缓植株的光合作用,使得植株生长的过于缓慢,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得不偿失。
要及时的对枝条进行修剪,要修剪掉那些密枝、枯枝、病枝及弱枝,要保证枝条生长的合理性。修剪时间可在深秋或者是初春,并且还要对那些偏冠进行修剪,保证主干向上生长的主导性,以防侧枝将树体带歪。
要注意做好水肥的管理工作。要根据土壤的湿润度及肥沃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浇水。一般在春季要浇透水,夏秋季土壤过干就要及时的浇水。春夏季要施用氮肥,至九月份再追磷钾肥。
在国槐病虫害多发期,要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在南方的梅雨时期,要在密度较大的国槐树的周围喷施波尔多等杀菌剂。但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国槐的抵抗病虫害能力,所以在平常还是要保持国槐生长环境的合理性。
国槐又名家槐、中国槐,原产于中国,不少国家都有引种,尤其在亚洲;国槐在中国北部较为集中,北自辽宁、河北,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地带均能生长,甚至在山区水少的地方都可以成活得很好。国槐生长迅速,10余年高生长可达20米,树干通直,木材发黄,纹理直、富弹性、耐水湿,多用于建筑或家具。花槐可作**染料,也能食用;花、荚果可以药用。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及蜜源树种。
(一)亲本来源及生物特性
1、亲本来源
山西代县峪口乡选仁村国槐优良单株。
2、生物特性
喜光,速生;适应于干冷气候;深根性,萌芽性强,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烟尘抗性强;在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上能均生长良好。
3、形态特征
国槐属于乔木,高达25米,树皮平滑且颜色淡,裂纹浅;树干通直,分枝角度45°~60°;树冠圆形,枝条黑绿色、稠密。叶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表深绿色,背面灰白色,被平伏毛及白粉;托叶镰刀形,长8毫米,早落。花序顶生圆锥形,长15~30厘米;萼钟状,具5小齿,疏被毛;花冠乳白色至黄白色,旗瓣近心形,翼瓣与龙骨瓣为长方形;雄蕊10,不等长。花期7~8月。荚果肉质绿色,串珠状,长2.5~8厘米,下垂,不开裂。种子1~6粒,肾形,深棕色。果期10月。
4、适应环境
国槐是城乡道路、庭院广泛应用的绿化树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黄土土高原及华北平原最常见。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烟尘抗性强,在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良好。
5、抗病虫害能力强
国槐病害极少见,偶发有腐烂病(烂皮病),病源为半知菌亚门丝饱纲瘤座孢目瘤座科镰刀菌属,9月下旬病部分生孢子器部位或附近有大量子囊腔产生。
国槐常见的虫害有槐蚜、朱砂叶螨、锈色粒肩天牛、国槐叶小蛾、国槐小卷蛾等,危害叶片和树干。
(二)生物学特性
国槐高生长栽植之后以5年为最快,之后生长逐年下降;胸径直径生长5~10a最快,15a以后生长显著减慢,仅为5~10a和10~15a连年生长量的一半。
国愧清明前后一周开始展叶,谷雨时节为展叶盛期,伏天开花,立冬前后果实成熟。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种子育苗
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的水浸种24小时,剩余硬粒再处理1~2次。种子吸水膨胀后播种,条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20~150千克,7~10天后幼苗出土。
2、定植育苗
①选择2年生2根1杆1级苗木定植,苗高2.5米以上,地径2厘米以上。
②定值密度60~80厘米,栽植穴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40厘米。
管理措施:定植第一年,每月浇水一次,3月份开始,11月份浇冬水,共计9次;锄地、松土每月1次,4月份开始,10月份结束,共计7次;抹芽1次,4月中旬进行;修剪1次,8月份进行,主要修剪侧枝,达到主干挺拔的观赏效果。
定植第二年,浇水除草管理措施相同。根据苗木生长特性增加修剪次数,保证分枝点高度3.6米以上。
定植第三年,浇水减少为5次,即4月份开始,45天浇水1次;加强田间管理,松土次数不减;适当施入有机肥如牛马粪,时间在5月份。
经过3年的培育,90%以上苗木胸径可以达到5~6厘米,苗木分枝点高度达到3.6米以上。
(四)适宜种植范围
在山西省国槐适生区域种植。主要用于道路、园林绿化及景观造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