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科学施用农药?

(1)对症施药

如何科学施用农药?

禁止一切非对症施用农药的行为和宣传。有关药剂使用需参阅防治葡萄病虫害权威介绍与药品详细说明书。生产上应重视以农业、生物防治、物理与机械方法防治为主的防治原则,减少农药防治的次数,优先选择植物源、矿物源药剂等综合防治。

(2)适时用药

一是要抓住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例如,休眠期及绒球期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清园,花期一般不采取喷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花后10天开始重点防治。落花前后和初夏重点防治炭疽病,雨季后重点防治霜霉病,这样会大大减少农药的施用,是优质葡萄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充分发挥农药的潜能,要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可能“药到病除”。幼果期未套袋前不能使用的防病药有退菌特、代森锰锌、代森锌、三唑铜、福星等,以免污染果面。着色初期用农抗120 加有机液肥或喷施世高加有机液肥预防白腐病、雨后喷果穗和下部叶;果实成熟期前后用大生(M-45),或科博加有机液肥防治褐斑病、炭疽病,采收前15天停止一切用药。采后再喷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褐斑病、霜霉病、锈病,保护好叶片;用物理性诱导器,诱杀夜蛾;并做好秋梢修剪,防止旺长,积累养分。

不要在中午太阳光强烈时叶面喷药。设施栽培葡萄喷药时需揭开大棚膜通风,早晨待露水干后喷,喷后待叶片表面药液干燥后盖棚。

(3)连续用药

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过程。用药中间脱节或没有抓住关键时期,如果遇到适宜暴发的天气,可能会造成病虫害的大发生;此时,再采取措施,会费工费钱,又刺激病菌或害虫的抗性。病害发生后,应采取补救性措施,需要2~3次药才能把病害控制住;此2~3次药要连续施药,不能脱节,一旦脱节,可能会造成病害快速滋生蔓延,增加防治难度,可能需要花更多的钱与工夫。

(4)注意施药质量

很多果农往往注意农药种类而忽视施药质量。施药质量决定防治效果。喷洒农药一定要注意施药质量,施药必须均匀、周到。喷药防病时,未喷到药的地方病原仍然存在,这样就留下了传染源,留下了隐患,一旦环境条件合适,就有传遍整个葡萄园的风险,若再一次施用农药,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不利于生产安全食品。

弥雾要细,除白粉病防治重点喷施叶片正面外,其余病害均应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勿在叶片边沿形成农药或叶面肥水珠。

(5)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应以保护剂为基础,注意治疗剂和保护剂的配合施用

一般情况下,施用1种保护剂就可以了。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期,1种治疗剂配合1种保护剂施用。特殊情况下,2种治疗剂与1种保护剂配合施用,但两种治疗剂必须是不同作用原理的或不同杀菌谱的。一般不要选择3种或3种以上药物乱混用。

(6)轮换、交替施用不同药剂

农药的轮换、交替施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阻止或减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另一是轮换用药可有效减少某一种化学农药的残留。甲霜灵与恶霜灵有交互抗性,乙霉威和异菌脲有交互抗性,所以施用甲霜灵后就不能再施用恶霜灵,同理,施用乙霉威后就不能再施用异菌脲。

(7)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确定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最大无副作用剂量、安全系数、食品的日摄入量、在某种作物上或作物内的分解半衰期、农药的施用次数等。生产中必须严格按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用农药。

(8)农药施用记录

严格详细记录农产品生产中施用农药的名称(有效成分)、施用量、施用时间等。葡萄采收后,针对所有施用的农药,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以保证食品安全。

目前化学农药是快速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还会带来很多坏的后果,如环境污染、伤害有益生物、害虫抗药性和再猖獗等。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据防治对象及发生特点,选择最有效的药剂和施药时期每种害虫、病害在发生阶段都有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用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用药量少,减少农药污染。如为害樱桃介壳虫,它们的幼虫期没有介壳或蜡质层薄,药剂容易穿透虫体体壁发挥药效,所以介壳虫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2)农药用量要准确,不准随意加大和降低用量农药的推荐用量是经过药效试验确定的有效用量,随意加大农药用量不仅浪费药剂、加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同时会污染环境和伤害天敌生物,有可能产生药害;降低用量防治效果会下降。(3)选择合理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农药有多种剂型,分为乳剂、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油剂、水剂等,不同的剂型需要用不同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式,方能达到满意的作用效果,乳剂和可湿性粉剂需要对水喷雾使用,粉剂需要喷粉器械喷粉施用,颗粒剂需要撒施到土壤或水面施用,油剂需要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施用。

另外,果树属于高大冠覆盖作物,用药液量大,适合选用高压机动喷雾器械,这样可以使药剂全面覆盖到叶片、果实、枝干等,病虫无藏身和逃避之地,彻底消灭病虫害。(4)科学混用和交替使用农药农药混配和混用不是任意两种或多种药剂简单混在一起的事情,必须根据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作用特点、防治目的,选择其适应的药剂进行混合,方能达到扩大防治谱、增效、减缓抗药性、节约用工的效果,反之会出现药害、减效、增毒等后果。如菊酯类杀虫剂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用,会出现水解降低药效。目前,有许多已经加工好的混配制剂可以直接使用,生产中需要混用时需先取少量药剂混在一起,喷洒到个别枝条上,观察混合后是否产生沉淀、结絮,对防治对象效果如何,对果树有无药害等。

一般,害虫连续用一种农药防治容易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对同类药剂产生交互抗性,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因此,在同一年份,果园内必须几种、几类药剂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保证防治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