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地区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思路,认真实施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发挥鄱阳湖地区大型商品粮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巩固省粮食主产区地位。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鄱阳湖地区大型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注重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使粮食优质率达到100%。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灌设施,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二)加快渔业发展
按照全面提升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渔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要求,配套建设水产品加工体系,新建鱼片加工、酒糟鱼、醉鱼加工和珍珠深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新建南昌、鄱阳、九江和上饶等渔港与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产地专业交易市场5个;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新建乌鱼、鱼、鳜鱼、河蟹等6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力争建成1~2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疫病防疫体系,重点建设10个县级水生生物防治站;搞好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河蟹、珍珠、鱼、乌鱼、彭泽鲫、鳜鱼、黄颡鱼、黄鳝、青虾、小龙虾等10大名优品种养殖基地建设。在发展鄱阳湖外湖捕捞的同时,加强鱼塘改造,推进宜渔低洼田、稻田养殖和湖库等大水面网箱养殖,新增网箱5万箱。2010年养殖面积达200万亩,实现渔业总产值230亿元。使环湖地区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淡水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使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一批主导品种、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快速涌现、渔业创汇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快速增加、渔业板块经济优势凸现基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的捕捞业、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业和货通其流的新型水产品物流业的淡水渔业中心。
(三)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果、蔬菜、棉花、名优花卉种植。抓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林业经营结构,保护生态公益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四)加快畜牧业发展
充分发挥草山草坡草洲潜力,发展草食家畜家禽养殖,加快优质良种肉牛、生猪生产,做强、做大都昌、鄱阳、广丰肉牛和横峰、万年、东乡、乐平、玉山生猪市场份额;扩大余干乌黑鸡、东乡黑羽绿壳蛋鸡、广丰白翎鹅养殖规模。配套建设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