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的介绍
淮安区,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发源地之一,位于江苏中北部,江淮平原东北部、里下河平原北部,淮安市东南部,处于淮、扬、盐三市交界地带,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截至2010年末,淮安区辖21个镇、5个乡、1个农场,有306个村民委员会、3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94853人。
壮丽东南第一州写的是哪里
淮安必去的5个景点有里运河文化长廊、中国漕运博物馆(漕运总督府)、洪泽湖、河下古镇、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
1、里运河文化长廊
既然淮安是“因运而兴,因运而盛”,那么淮安市区部分的京杭大运河河段值得推荐。走在布满绿化的河边,沿途古色古香的老宅与新建的现代化高楼相结合,令古老的运河又充满了活力和生机。除了沿着河边散步之外,建议乘坐游船行驶在运河之上,这样才能更能融入这个因漕运而辉煌腾达的城市。
2、中国漕运博物馆(漕运总督府)
上文说道来淮安要体验漕运,那么漕运博物馆也是淮安必游玩的地方之一。博物馆位于“老淮安”古城正中心,外观为明清时期江淮流域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呈“品”字型,中间部分是主展览厅,东侧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经历了亲身感受,再来科普历史文化,让人从现实到幻想之中仅有一步之遥。
3、洪泽湖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很久以前只是一群浅水小湖,当地人称之为富陵湖,在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淮河失去了入海水道,原来的小湖扩大成为如今的洪泽湖。在洪泽湖不仅能看到鱼鳖虾蟹,鸡鸭鹅鸟等动物,那些南来北往的运输船队,穿梭在湖面的渔船更是织成一幅繁华向荣的画面。
4、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明清时期出现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被誉为“进士之乡”,不仅如此,河下古镇文化底蕴十足,古镇玩的不是刺激和花里胡哨,更多的是文化底蕴和古色古香的复古风。
5、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位于盱眙县城北部,得名于著名书法家米芾所题的“第一山”。在汉朝时期,孔子的后裔创立“崇圣书院”,更是吸引众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此留下诸多墨宝以及大量的碑刻,至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安的气候介绍:
淮安市地处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上,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淮安市四季分明,雨量集中。
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淮安市年平均气温为14.1摄氏度—14.8摄氏度,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区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淮安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位置境域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_00"~34°06_00",东经118°12_00"~119°36_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3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最高231米,为全市最高点;淮安区博里地面最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气候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