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蔬菜植株调控技术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3-04 20:23:11
蔬菜植株调控技术是为促进蔬菜食用器官发育,而对植株采取的处理措施。
其作用在于调节植株地上部的空间分布,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同时,通过改变同化产物的运输方向和强度,控制植株徒长,使食用器官尽可能多地积累同化产物,以获得高额而优质的产品。主要用于果菜类。
调节温度和光周期等因子也有调整蔬菜生长发育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往往是整株性的,效应的产生和进程也较缓慢。植株调整则是利用器官的生长相关原理和同化产物分配规律,直接对植株的枝叶或花果进行人工处理。对任何器官,如对一枝、一叶、一花、一果进行摘除,必然会对其他枝、叶、花、果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
因而这种处理可以定向地改变整株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营养物质的分配,从而较快地改变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以及同名器官不同部位之间的生长发育状态,促进食用器官的形成。
蔬菜植株调控技术的化学调节
主要应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有不同作用。如用赤霉素可促进绿叶菜的生长、抽薹和刺激种子、块茎的发芽;用矮壮素(CCC)和Bg等可抑制茎叶生长,防止秧苗徒长,培育壮苗,控制株形;用2,4-滴和PCPA(对氯苯氧乙酸)可防止茄果类的落花,促进果实膨大;用乙烯利可促进瓜类蔬菜多开雌花,加速番茄果实的成熟等等。
生长调节剂浓度不同和使用时期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故使用的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