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乡的经济发展
2005年龙沙乡国民生产总值6605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2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80万元,渔业产值41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90元,年末总人口1443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75‰。渔业作为龙沙经济的重头戏,提出“主攻养殖,优化捕捞,深化加二,搞活流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浅海、滩涂养殖业,形式以紫菜、蛏子、弹涂鱼、青蟹、梭子蟹为主的养殖基地;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在下门村发展野菜、杨梅种植与山羊养殖,在吊壁灯村形成獭兔为特色的养殖业。龙沙乡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把潜在的山地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受训农民达350多人次。龙沙乡坚持农业产业化方向,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和养殖技术培训班。为渔民提供病害防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咨询,科技兴渔,加快龙沙现代水产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利用海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和深加工业,新扶持了紫菜加工厂13个,紫菜加工产值可达1000万元。
龙沙乡安丰村安丰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于2005年8月由乡政府牵头,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共同出资5万元成立的,并得到浙江省特派科技指导员的技术指导。合作社成立以来,已有122人加入,养殖从当初270多亩现已发展到550多亩,2006年收入达1090多万元,纯利润达470多万元。现今,村固定资产已达600多万元,解决本村劳动力200多人就业。安丰村拥有的海域面积1300多亩,现已经全部开发利用养殖青蟹、梭子蟹、泥蛤、弹涂鱼等水产品,2006年9月经省地市海洋渔业局的领导、专家、技术员鉴定,将其确认为浙江省无公害养殖基地。2006年,龙沙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80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00万元,渔业产值300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年递增20%。
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龙沙乡提出“主攻养殖、优化捕捞、深化加工、搞活流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浅海滩涂养殖业,形成以紫菜、蛏子、弹涂鱼、青蟹、梭子蟹为主的养殖基地。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和养殖技术培训班,为渔民提供病害防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咨询,稳步推进“科技兴渔”的战略,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扶持紫菜加工厂。2006年末,全年水产品加工产值可达2600万元。加快建设安峰现代水产养殖园区步伐,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加发展后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持了效益农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沙坡下门等村的水果、蔬菜基地蓬勃发展,“龙头型”农业企业已具雏形。
开发新型农业产业2006年,龙沙乡禁止农田抛荒,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7000亩以上。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开发新型农业产业,在往年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成立了安峰青蟹养殖合作社、玉溪山羊合作社、果林合作社、龙山水产养殖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一家龙头企业——龙库獭兔场。其中安峰青蟹养殖已被评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
实施下山异地脱贫2006年,龙沙乡有3个自然村要求整存搬迁,其中2个已立项、一个已批复,分别是吊壁灯自然村到钱库黄判桥村、下宅自然村到金乡坎头村,共116户473人。全乡累计计划下山异地脱贫整存搬迁的自然村7个353户1509人。已完成搬迁计划,搬迁人数占自然村人数82%以上,并申请验收的有3个自然村200户970人(包括烟墩功自然村、石塘李厝自然村等)。
合肥淮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2008-05-16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双墩路。
合肥淮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1216742464375,企业法人谢道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合肥淮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果树、苗木种植、销售;水产养殖;农业节水增效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措施、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示范推广。(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合肥淮西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