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西瓜栽培新技术及管理

1.西瓜对选地的要求是耕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但对土壤条件适应性强。无论沙地、粘土、酸性土壤、轻度盐碱土壤,经过土壤改良、深耕、多施有机肥,西瓜都能长势良好,获得高产。西瓜要求土地轮作周期长,禁止连作。一般旱地轮作周期为7-9年,水田轮作周期为3-4年。如果轮作周期短或连作,容易发生枯萎病,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2.整地和施基肥可以用来加深土壤,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根系的生长环境。整个园子要翻耕,然后在瓜根进行深耕。结合翻耕,基肥以全腐熟堆肥为主,可配合适量化肥,施些饼肥更好。施肥量应参考前茬作物的残肥量和产量指标确定。由于各种肥料吸收利用率不同,一般每亩纯氮7~10公斤,磷13公斤,钾10%左右。西瓜苗期吸收的养分很少,果实膨大时吸收的肥料量迅速增加,所以追肥应在施完基肥后进行。基肥用量可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用量为30~40%。3.播种育苗西瓜可采用田间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苗移栽,苗龄一般在20~30天之间,所以播种苗要在晚霜期前20~30天。苗圃苗木必须有防护设施。现在用的是小拱棚,拱棚的营养盆下面铺设了电热线。育苗用营养床土应具有保水性和良好的透气性,同时应含有适宜的养分,无病虫害隐患。培育子叶苗时可以用土块,培育大苗时一定要用容器、纸袋、塑料、花盆。培育3~4片叶的大苗时,容器直径不小于8cm,高度10cm左右。培育无籽西瓜时,必须移栽幼苗而不是在地里直播,必须打碎种子,还要浸泡种子以加速发芽。催芽温度高于普通西瓜,适宜温度为32~33℃。种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800~1000个,中熟品种600~800个,晚熟品种数量要少,只针对双蔓修剪或三蔓修剪。干旱地区行距14~18m,株距约45~60cm。潮湿多雨地区,平均行距22~23m,株距50cm左右。4.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西瓜苗期,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应尽可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早期生长和快速生长。保护地上部分和保护叶片(包括子叶)非常重要。修剪一般在主蔓长到40~50cm后开始。用两条藤修剪时,除主藤外,应选择一条枝藤,其余枝条应除去。用三根藤条修剪时,应选择两根枝条。修剪的原理是让茎藤均匀分布,覆盖整个花园,让叶子充分接受光照,以利于同化。压藤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植物,防止被风吹翻,可与修剪同时进行;嫁接栽培时,藤蔓可以不压土,但可以把草铺在地上让卷须缠绕,也能获得同样的防风效果。(2)生长植株的管理每株留一个瓜时,一般不留第一雌花,多选择主蔓的第二雌花或第三雌花(也可选择子蔓的第一雌花或第二雌花)。如何判断西瓜的生长潜力?可以通过茎藤生长点与甜瓜雌花的距离和茎藤顶点与地面的夹角来判断。藤蔓的生长点靠近地面,当生长点与雌花的距离小于20cm时,说明长势太弱;如果藤蔓顶端过于倾斜,生长点与雌花的距离超过50cm,说明营养过多,生长过多;适宜座果的生长势指数为茎藤生长点至雌花30~40cm。植株长势太弱,应加强追肥和浇水,促进其正常生长,而植株长势太强,可通过掐茎藤顶端或在根部局部断根来抑制其生长势,使其必须坐果,坐果牢固后其生长势自然得到缓解。为了保证在理想的节位坐果,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于无籽西瓜,必须使用二倍体普通西瓜的花粉进行授粉,否则无籽西瓜的子房不会发育。至于雌花的开花周期,最低温度为14~16℃,以每天1节的速度进行,每6天开一朵雌花。辅助授粉应尽可能在雌雄花开放后的早晨进行,将雄花摘下剥皮,将花粉均匀周到地涂抹在雌花柱头上。在梅雨发生的地区,西瓜必须在梅雨到来之前定型、稳定,才能“带瓜入梅花”在多藤修剪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株结果数个的情况。在幼瓜阶段,应选择一个圆形的幼瓜,并采摘其余的幼瓜,以确保所选幼瓜快速膨胀和生长。幼瓜下面的地面要加高平整,以防下雨时积水。(3)土壤水分管理西瓜耐旱,但属于需水较多的作物。苗期移栽幼苗后,应尽量少浇水,以促进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随着植物的生长,西瓜的需水量逐渐增加。一般在开花坐果前要控水,防止西瓜疯长。果实坐果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帮助果实膨大,增加重量。采收前7~10天不宜给果实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这样才能获得好的品质和巨大的果实。据调查,从幼苗到果实成熟,一棵西瓜植株累计吸水量约200公斤,每亩西瓜吸水量可达130吨之多。泰科盛以“为中国制造业腾飞插上翅膀”为愿景,以深度智能制造提升生产力水平为使命。在2025年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中,不忘你的进取精神!自动化改变世界!

西瓜栽培新技术及管理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在播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一次,并且施足基肥。如果是入冬前的土地就需要进行秋翻、冬灌、春灌。

(2)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封闭并且整地,使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因为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各地的具体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选择使用达到国标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需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者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的播种期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

(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

(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

2、播种方式?

一般是根据最终收获时用的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株距配置?

播种的时候需要根据计划定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5、播种深度?

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的,通常以4-6cm为宜。

6、播种质量要求?

播种时需要按照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种子与种肥需要分别播下,严格防止种肥混合。?

三、施肥技术?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的,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在栽培玉米的时候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来进行施肥。

玉米施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

四、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其生长期多处于高温条件下,是一种需水较多的农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所以在栽培玉米的时候必须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来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保证在高产稳产的同时还能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参考资料:

玉米栽培技术-百度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