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节省灌溉用水?

节省灌溉用水是节水种稻最关键的技术。要把灌溉水节省下来,主要应抓住以下技术关键:

如何节省灌溉用水?

(1)精细整地

插秧前地耙得如何对灌溉用水影响最大。特别是井灌田和汛水田,水耙地时务必要把地耙得细而再细,一定要形成泥泺,这样经过沉淀后,保水性就会特别好。如果地耙得不好,灌一次水只能保2天~3天,这样就要增加灌水次数,增大灌水量。

(2)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水规律灌水

水稻插秧后返青期正处于春季少雨干旱时,空气湿

度低,蒸发量大,秧苗耐旱能力差。特别是盐碱地稻区,秧苗需水量大,此时一定要保持水层,适当增加灌水量与次数。一般每次灌水5厘米左右,促进返青和分蘖。进入幼穗分化期以后,代谢作用增强,叶面积增大。此时又正值北方稻区温度最高季节,需水多,蒸发量大,是水稻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一定要适当增加灌水量。在其他生态阶段,则可以干湿交替灌溉为主,特别是在幼穗分化前半个月,可以充分地晒田,减少灌水量。

1、喷灌

喷灌比漫灌节水30%,主要用于大田密植作物,适合区域化控制,具有增产、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点,但运行能耗较高,蒸发损失较大,要求大容量水源,并且只能在不超过3级风力的条件下使用。

2、微灌

微灌属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能够仅对作物需水部位提供所需水量,由”浇地”转换为”浇作物”。微灌用于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适应所有地形和土壤,具有节水、增产效应,灌水均匀,至少可比喷灌节水50%。微灌很容易实现水肥一体化。但微灌对水质及日常系统维护要求较高。

3、滴灌

我国则自1996年起,分别在北京、天津、江苏、新疆,对速生林、果树、草坪、城市绿化植物实施地下滴灌,均获成功。地下滴灌的蒸发量极小,能完全不受风的影响,可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0.98,理论上水的损失微乎其微。设施损耗少,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不易老化。

扩展资料

农业(包括日益活跃的园艺行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但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水漫灌正逐渐被注重精确灌水的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所取代。

现代科学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地下水开采过量、地壳下沉的严峻局面,同样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与精确施肥的有机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的生长条件,提高单产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微喷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属于微灌范畴。微喷的工作压力低,流量小,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应用十分广泛。另外,还可以借助部分微喷头的超强雾化功能,用于扦插育苗、饲养场降温等场所。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箭、滴头、滴灌带或其他孔口式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由于滴水流量小,缓慢入渗,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扩散,是最为节水和有效的种灌溉方式之一。

局部精确灌水,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减少了杂草滋生,改善土壤结构,降低了对水源压力的要求。同时可通过首部施肥装置,进行精确施肥,真正低投入、高收益。

百度百科-农业灌溉

百度百科-高效节水灌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