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蔬菜,水稻,果树的节水栽培都有哪些技术

蔬菜节水技术:

蔬菜,水稻,果树的节水栽培都有哪些技术

1、依照蔬菜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水和保水。播种前浇足底水,以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时补一次水或覆几次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齐苗。幼苗期小水浇或不浇,同时注意防止徒长。每次移苗要浇移苗水和缓苗水,待苗成活后松土、保墒、蹲苗;定值时要浇透,以促进发根缓苗。缓苗后浇一次水,同时进行中耕、蹲苗。对有贮藏器官的蔬菜,莲座后期灌一次大水后,中耕进行保墒蹲苗,但蹲苗不能过度,蹲苗期间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产品器官生长盛期要勤浇多浇,以获得高产。

2、依各类蔬菜生长特性进行灌水和保水。对大白菜、黄瓜等根浅、喜湿、喜肥的蔬菜,应做到肥多、水勤。对茄果类、豆类等根系较深的蔬菜,应先湿后干。对速生菜应保证经常肥水不缺。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果菜,避免始花期浇水,要"浇菜不浇花";对单纯生殖生长的采种株,应见花浇水,收种前干旱,要"浇花不浇菜"。

3、根据土质、幼苗形态进行灌水。

(1)土质特点:砂性土宜增加灌水次数,并施有机肥改良土质以利保水;粘土地采取暗水播种,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碱。

(2)幼苗植株表现:温室青韭,早晨看叶尖溢液之有无。温室黄瓜要看茎端(龙头)的姿态与颜色;露地黄瓜,早晨看叶的上翘与下垂,中午看叶子萎焉与否或轻重,傍晚看恢复得快慢。番茄、黄瓜、胡萝卜等叶色发暗,中午略呈萎焉,甘蓝、洋葱叶色蓝蜡粉较多而脆硬表现缺水,需立即灌水;否则叶色淡,中午毫不萎蔫,茎节拔节,说明水分过多,需要排水和晾晒。

4、推广关键时期灌水和覆盖保墒技术,优先满足处于开花座果期果菜类作物的水分供应。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

5、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有机肥不足的地方推行秸秆覆盖,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6、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

7、有条件的采用喷灌。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8、蔬菜节水栽培技巧:

(1)将菜地整成宽约75厘米、高约10厘米的畦,并在畦面中间纵开一条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深约10厘米的小沟,小沟上面每隔50厘米左右,横放一根长约20厘米的小竹枝(或小木枝),然后将其两端分别埋入小沟边的泥土中压紧。

(2)种菜前,先施足基肥,然后取宽度适当的地膜将整个畦面覆盖好,并将其拉紧,避免垂贴于小沟壁上,四周封压严实,再在畦面小沟的一端留出一个能开闭的"活口",供灌水或施水肥用。

(3)种菜时,每畦两行,即在畦面小沟的两侧各种一行,株距依不同蔬菜类的要求确定。种植方法可在畦面的地膜上直接开种植穴,将菜秧(或种子)栽入穴内,并用泥将穴边空隙封实。此后在蔬菜生长期间,若需灌水或施肥时,可将畦面小沟一端的"活口"揭开,然后从该"活口"灌入水肥,灌毕再重新封实。

水稻:

1、过输水把水源水转化为稻田土壤水;

2、通过水稻根系吸收把土壤水转化为水稻水;

3、通过水稻体内的生理过程,由水稻吸收的水参与代谢活动形成水稻产量。在这3个过程中都存在着水的无效耗散。

如何减少这些无效耗散的水量并加以有效利用,是水稻节水的潜力所在。关于第一个转化过程中的节水,主要通过输水、配水等水利工程及管理措施,减少输水损耗,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果树:

l、选择抗旱树(品)种及砧朩。果树树种不同,耐旱力有所不同,应依据不同树种的需水量和耐旱力来判别栽培树种。目前,栽培树种中石榴、枣、无花果及核果类果树耐旱最强。核桃、李、葡萄等耐旱力中等。苹果、梨、柿等树种耐旱力最弱。砧朩根系抗旱力大小对果树的耐旱力影响很大,因此,果树抗旱栽培中应选用抗旱砧朩嫁接的品种,乔砧中的山定子、西府海棠、新疆野苹果、海棠果、山梨、山桃、山葡萄等,矮砧中的m7、毫米l06等比较抗旱。

2、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合理的栽培技巧对果树的抗旱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密植。在少雨缺水的立地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使果树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实现优质丰收,通常进行中等密度栽植,即株行距2.5—3米×4米,园地尽量平整,要大坑(l米见方)栽植。

(2)合理修剪。抗旱较为理想的树形是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同时在修剪上少造伤□,多留保护桩,修剪后要用封剪油或润肤油及时涂抹剪、锯伤□,避免树液蒸发,春季及时抹掉多余的萌芽和夏季疏掉无效生枝等。

蔬菜大棚的滴灌是怎样实现的

(1)基肥

以深施为好,施用方法有:

①全层施:以撒施为主,结合深耕,耕后耙匀,使土肥混匀。

②分层施:将大部分迟效性肥料结合耕地施入耕层的中、下层,将少部分速效性肥料结合耙地施入耕层的中、上部,使基肥与面肥结合。

③集中施:基肥用量较少或是施用容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时,为了使肥料发挥更大的效果,要采取集中施用的方法,即将肥料集中施到蔬菜根际附近,使基肥同时具有种肥的作用,如穴施、沟施等,可减少养分固定,提高根系吸收概率。

(2)种肥

种肥的作用是补充基肥的不足。一方面供给蔬菜作物生长前期的养分;另一方面促进种子萌发,保证营养临界期对养分的供应。种肥一般用腐熟完全的有机肥料或速效性化肥,施用量要少。各种速效性化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如饼肥、禽粪等)、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均可做种肥施用。种肥的肥效取决于土壤、施肥技术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因为肥料和种子相距较近,故对肥料的质量与用量要求特别严格,否则易引起烧种、烧苗,造成缺苗断垄。种肥的具体施用方法有拌种、浸种和蘸秧根三种。

①拌种法:将一定量的肥料与一定量的种子均匀拌和,然后进行播种。适合用于拌种的肥料有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而过酸、过碱、吸湿性强、含有毒副成分的肥料,不宜做拌种肥。

②浸种法:用一定浓度的肥液浸泡种子,然后将种子捞出晾干后播种。例如,用腐熟的有机肥液或沼液兑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浸黄瓜、菜豆种子等,可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③蘸秧根:常用于番茄、茄子秧苗移栽。将生物肥、微肥等与一定比例的有机肥调和成糊状,蘸秧根后再移栽,可提高秧苗成活率,且有利于秧苗生长。

(3)追肥

追肥的目的是补充蔬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一般速效性的化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可做追肥。追肥用量依基肥用量的多少、蔬菜长势、土壤肥力高低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而定。具体施用方法有:

①条施或穴施,深追覆土:菜园追施尿素、硫酸铵等易挥发性氮肥时,应深施8~10厘米,并覆土盖压,施后应立即浇水,使肥溶解,顺利移向根际,及时被根系吸收。过磷酸钙、磷酸铵等磷肥做追肥时,应集中沟施或穴施于根系密集层,以提高其与根系接触面积,减少土壤固定。

②灌溉施肥:番茄、黄瓜等瓜果菜类的生长中后期,为减少人为碰伤果实可采取以水冲(带)肥的方法。例如,芹菜、菠菜等密植蔬菜封垄后,难于进行穴施或沟施,可采用结合灌水表面撒施的方法追肥。此法可减少肥料养分损失,提高根系吸收速率。除了浇灌外,还有喷灌、滴灌和微灌施肥等形式。在现代高智能自动化温室中多采用上述几种方法施肥,可节水、节肥、降低成本。但由于其投资大,对肥料质量和输送管道要求严,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然而,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的最优选施肥方法。

(4)叶面喷施

具有操作简便、用肥经济、蔬菜吸收快等特点。同时还可将肥料农药混合喷施,既可满足养分供应,又可防治病虫害。在蔬菜苗期、生长旺期及生长后期均可进行。将速溶性肥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液,用喷雾器喷洒在菜叶、茎、花或果实上,主要是喷在叶背面,吸收速度快。同时,一定要掌握好喷洒浓度,否则会烧伤叶、茎或引起落花落果。喷时调节好肥液的pH,可提高喷肥效果。若肥料中有效成分是以阴离子为主,则肥液最好调到微酸性;如果肥料中有效成分是以阳离子为主,应调至微碱性。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喷施效果,要求选择在无风晴天进行,喷后遇雨应再喷施,在傍晚或露水刚干后的早晨喷施效果较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用大棚栽培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而滴灌的增产效益显著,是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滴灌不仅有节水、节能、降湿等优点,同时,还可调节小气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结合灌溉进行追肥、施药等。 1.滴灌的特点 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可以利用管道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通过滴头,按照需要击水,点点滴滴渗到土壤内,既满足了蔬菜生长需要,又不致因灌水饿降低地温。 滴灌是定量而缓慢的灌水,使土壤不板结,通气顺畅,有利于调节蔬菜根系所适宜的水分、养料和空气条件,同时降低了棚内空气的湿度,减轻了蔬菜病害的发生,还大大减少了水分的渗漏和蒸发,既节水又保证了蔬菜生长的需要。因此,蔬菜的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滴灌后不必中耕,既省力又省工。 2.滴灌设备及安装大棚蔬菜的灌水周期一般为4天。滴灌送水需要每平方厘米的压力1~1.5kg,用水泵或附近水塔都行。水塔的高度要达到10m以上,以保证压力。滴灌管道的安装级数,要根据水源压力和滴灌面积来确定,一般采用三级管道:即干管、支管和毛管以及滴头。干管:一般采用直径3寸铸铁管,埋在地下50cm处,伸入大棚后,即反出地面。支管:一般用直径3.3cm软质塑料管,长度应与大棚的长度相等,南北排列,一端与干管接通。毛管:一般用直径2分的塑料软管,根据栽培习惯每行蔬菜一条或二行蔬菜一条,每667平方厘米需要600m左右。毛管在棚内东西排列,一端与支管接通,另一端与折回拴死即可。滴头有两种.一种是微管滴头,也叫发丝滴头,滴头内径为0.5mm左右,是由加碳聚氯乙烯制成,加碳有使微管防老化作用。一般可根据习惯定植密度,毛管按株距扎眼,将微管滴头插进毛管。另一种是螺旋滴头,这种滴头带有丝扣,和毛管拧在一起,通过丝扣的松紧,调节水量。附属设备有压力表,在干管末的地面上部安装,用以检查管道水压。还有肥料、农药的混合水箱,多用白铁皮做成,一般容积在0.5-1L,用于滴灌过程中施用肥料和农药。在干管的进水口处,一定要安装过滤器,用以过滤水中杂质,防止滴头堵塞。过滤器一般用30孔每平方米以上的网。 3、保养与维修为保证水流畅通,过滤器要定期清洗。滴水不均:是指大棚两端微管滴水失去平衡,一般表现为近水源处滴水过急,远水源处水量不足,这主要原因是水的压力不够或支管架设不合理,出现逆坡降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要增加给水压力,调整支管坡度。滴头堵塞:主要原因是水质不好,含沙量高,致使沙粒堵住微管孔眼。发现这种情况,要检查过滤器,并把被堵塞微管疏通或换掉,还可用清酸液冲洗或加水压疏通。射流和缓滴:在同一畦面内的微管,近支管处的滴头出现射流或滴水过快,而支管处的滴头则滴水缓慢,主要原因是微管间距和长度不合理,排除办法是:调整微管间距,将毛管首端的微管间距加大,尾端的微管间距缩小。或者调整微管长度,近支管处的微管加长,远支管处的微管缩短。个别微管滴水过快,可临时打扣环,增加阻力,控制水量。发现出水不畅的微管,利用手指捻搓,使它柔软通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