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焦作森林动物公园的公园变迁史

现在的绿洲,曾是一片煤矿塌陷区

焦作森林动物公园的公园变迁史

原焦作矿务局林场有三个分场,分别在辉县、原阳、百间房。1953年各县林场归各县林业局管理。1954年,百间房林场改为焦作国营林场,造林地是英帝国主义留下的废煤矸石堆。

1957年,焦作国营林场由百间房迁到嘉禾屯。在此期间,嘉禾屯村的94公顷土地和店后村34公顷的塌陷区土地划给林场造林,这就是如今森林动物园的位置。当时生产条件落后,塌陷区灌溉很难,粮食产量极低,但大队还要按照面积交公粮。这块塌陷区的土地划给林场造林,对村里来说,是甩掉了一个负担。即便如此,林场还是送给大队三头耕牛作为补偿。此后,在这个煤矿塌陷区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行动,形成了如今森林动物园的雏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1980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改变了林场经营管理上的大锅饭模式。提到焦作国营林场的潜力和发展远景,《河南国营林场》中写道:发展药材、猕猴桃,建立丰产林基地,发展果品生产,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支持煤矿生产和城乡建设。在那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年代里,谁也想不到林场竟会变成生态旅游公园。

从林场到省级森林公园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加速,焦作国营林场开始积极申请建立森林动物园。1996年,河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动物园,森林动物园与焦作国营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就这样,在原焦作国营林场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森林动物园。

被批准成立省级森林动物园后,市森林动物园并没有立即迎来发展的春天。直到1999年,借着我市大力发展旅游的东风,森林动物园终于实现了大跨越。1999年5月,焦作国营林场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为森林动物园编制了《焦作市森林旅游度假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和《焦作市森林旅游度假公园项目建议书》。1999年11月,河南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

1999年至2000年,市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森林动物园一期工程的部分项目建设,修建了三个大门及北门的内外广场,建起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百鸟苑,,使森林动物园具备了初步的接待能力。2000年5月1日试运营以来,市森林动物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随着新园路的开通,森林动物园的交通条件也大为改善。

然而,近年来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森林动物园的开发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规划中的许多项目无法开工,连起码的游览道路、人工湖面、园林改造等基础设施都无力建设,导致了长期以来硬件设施缺乏、游览项目单调、服务水平不高的局面。

2007年,市林业局在给政府的请示中说,为配合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部署,市森林动物园续建项目需尽快开工,公园原总体规划编制时间较早(1999年),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需按照高标准重新规划设计。恰在此时,迁建人民公园动物园的构想为森林动物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市林业局制定了全新的森林动物园发展规划。

湿地观赏区在园区西部,在这里,自然水体与西侧的高地相辉映,岛屿、半岛、浅湾、溪流各种景色层次丰富。同时建造天然特色小桥和木结构游客驿站,增加游客的参与性活动。在湿地绿化区种植水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丰富水体层次。

森林广场区在园区东侧,紧邻城市道路。拓展休闲区在园区中西部,结合湿地水景,二者相得益彰。动物剧场区在园区中东部,紧邻园区管理处,便于管理和服务。

苗圃区位于园区西北部,保留现有植被,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隔铁路支线对园区的影响,同时满足绿化需求。饲料加工区位于园区南部。风力发电区位于园区西侧的高地,有利于形成标志性景观,同时提供清洁能源。孵育科研区位于园区东南部;后勤区位于园区西南部;管理区位于园区东南角;停车区位于园区东侧;预留发展区位于园区西南角,相对独立。

家庭种植淮山如何种植

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猕猴、金钱豹、红豆杉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河南省焦作市 气候 :大陆性季风气候 级别 :国家级 区域面积 :56600公顷 保护对象 :猕猴、金钱豹、红豆杉 管理单位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管理局 批准文号 :1998]68号 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保护范围,保护目标,保护对象,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特有物种,管理机构,开发利用, 历史沿革 1982年,河南省 *** 批准在国有济源愚公林场、漭河林场、邵原林场、黄楝树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原济源县太行山集体林区建立太行山禁猎禁伐区。 1991年,河南省批建沁阳松岭保护区, 1994年辉县市 *** 建立了石门沟县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国务院批准在以上四个保护区和国有修武林场、焦作市林场的部分林区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焦作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沁阳市、修武县、辉县市4县市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2′--113°43′,北纬34°54′--35°43′,总面积56600公顷。 地形地貌 保护区所处的南太行山前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漳河与河北省毗邻,西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是中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地带,地势基本呈现西高东低态势,由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构成,包括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5个地市。 气候条件 南太行山前平原地处北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水热条件适宜。年平均气温13.6℃,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众多河流加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灌溉条件十分优越。除此之外,人工修筑的引沁渠、广利渠和引黄水渠——共产主义渠,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途经此地,进一步地最佳化了灌溉条件,使得这里成为中国重要的小麦、水稻、玉米等粮棉生产基地。90年代初,温县小麦亩产破千斤,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亩产吨粮县。 水文特征 该区是中国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交接带,南太行东侧为地质带上的大断裂,在燕山运动期间,断裂带以西隆升成高原,以东沉降为平原,中间是绝壁林立、山峰巍峨挺拔的太行断崖。南北走向的太行断崖经东西走向的安阳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卫河、峪河等河流切割,形成了众多的峡谷、悬崖、名泉、瀑布。济源、焦作一带因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泉水众多,有“华北地下水库”之称。 保护范围 该保护区总面积56600公顷,该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济源、沁阳、修武和辉县四县(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2′-112°52′,北纬34°54′-35°16′。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该保护区由,主要保护对象为猕候及森林生态系统,以猕猴、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 植物资源 本区地处太行山南段,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森林覆盖率达70%,多为天然次生林,为我国暖温带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区域之一。初步调查统计,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6科、704属、1836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47属、93种,裸子植物36科3属6种,被子植物130科、624属、155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领春木等14种;脊椎动物近300种,其中哺乳类40多种,鸟类167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金雕、黑鹤、白鹤等30余种。本区与山西太行山保护区毗邻,都是当今世界猕猴分布的最北限,其主要保护对象太行猕猴为狒猴的华北亚种,现有20余群2000多只,是目前中国狒猴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狒猴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区内维管束植物163科、734属、1689种,其中二级国家保护植物3种,三级国家保护植物10种。 河南焦作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 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01 种,其中两栖类4科、8种,爬行类8科、19种,鸟类39科、140种,兽类17科、34种。全区共有中国重点保护动物32种,其中一级保护5种,二级保护27种。区域内猕猴是亚洲分布的最北界,是华北地区唯一残留的灵长类动物。2002年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2]121号文,批准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822万元(国家投资411万元,地方配套411万元)。 特有物种 猕猴是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51~63厘米,尾长20~32厘米。体重4~12千克左右。 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鼻孔向下。最常见的一种猴。个体稍小,颜面瘦削,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额略突,肩毛较短,尾较长,约为体长之半。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灰褐色,腰部以下为橙**,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 不同地区和个体间体色往往有差异。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发达,多为红色肉红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窝深,有两颊囊,雄猴身长55~62cm,尾长 22~24cm,体重8~12kg,雌猴身长40~47cm,尾长工8~22cm,体重4~7kg。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属群居性动物,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集群生活,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山林区或石山上,毛长能耐寒。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贪婪嗜争,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 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机构 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管理局”,下设修武、博爱、沁阳3个管理分局及大水峪、仙神河、桑园、北业、大塘等13个管理站,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开发利用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总面积15000余亩。区内山势雄伟,奇峰林立,是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 主要景观有:雄奇险峻的原大寨,静谧幽深的十里峡,地势险要的北天门,气势恢宏的虎啸泉,芳香四溢的百合谷,变幻莫测的阴阳峰,腾空欲飞的茱萸仙等。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滑稽可爱的太行猕猴相映成趣,特别是年代久远、发育良好、数量众多的溶洞群。

种植时间:当土壤地温稳定到10℃以上时(4月底5月初)即可种植。

种植:

1、选用地势高、排灌方便,避风向阳,中性沙壤土相结合的地块。耕层厚度在20cm以上,忌重茬,不宜在果园栽种或与蔬菜等连作,以免受病虫为害,降低商品价值。

2、于4月20日之前施足基肥,耕翻1次,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种植前土地要有一定的底墒,必要时在播种前几天浅浇水1次。粉垄的一般株距为25~30cm为宜,行距一般为80~90cm。

3、种植前浇1次底墒水,种植后墒情不足时可补浇1次小水,保证山药正常出苗,山药甩条期一般不浇水,在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不旱则不浇,促使块根下扎。

扩展资料?

淮山的作用:

1、淮山含有皂苷元、多糖、抗性淀粉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淮山的抗性淀粉含量高,具有较好的调节糖脂作用。

2、淮山含有高脱氢表雄酮、多糖、皂苷元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突变作用。

3、淮山能抑制胃排空运动和肠推进运动,并且对氯化钡及乙酰胆碱引起离体回肠的强直性收缩有拮抗作用,还能抑制血清淀粉酶的分泌,增强小肠吸收功能。

百度百科-淮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