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村位于哪个市
岭头村基本情况
岭头村位于黎城县北35.5公里,属于丘陵地形。村辖领头、上庄、北庄、西庄、四个自然庄。村委会在领头。全村共有361户,1198口人,耕地1200亩,退耕还林地192亩,人均耕地一亩。
(一)农业情况
1、农作物主要以种植玉米、谷子、小麦、大豆为主。由于大多为旱地产量很低。
2、经济作物主要有花椒树、核桃树、山楂树、柿子树、苹果树等。但大都未形成规模。
3、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鸡为主。现用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年出栏猪在200头以上。鸡1000多只。
(二)经济状况
1、村有砖窑一座,现以包给私人,每年给村两万元承包费。私营石灰窑5个。(今年初因污染关闭)
(三)党组织及三务公开情况
1、村党员共36名,男性33名,女性3名,高中学历以上12名。支村委成员5人。平均年龄47岁。
2、2010年村收支情况、总收入87900元(其中经营收入420元,发包及上缴收入20400元,上级补助41600元)总支出99198.84元(经营支出40411.7元,管理费用45659.64元,办公费用10023.07元)
(四)村级基础建设情况
1、2010年村投资26万元,新建村委办公楼一栋,投资7万元建成标准卫生所一个;投资20万元重修村小学。
岭头村与东井村、岩头岭村、后寨村、西井村、栗家窑村、彭庄村、洗耳河村、壶山村、北桑鲁村、杨家洼村、樊家窑村、霍家窑村、南港沟村、上黄堂村相邻。
2020年8月26日,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岭头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岭头村附近有抗日三周年纪念塔、洗耳河景区、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黎城广志山、长宁大庙等旅游景点,有黎城核桃、洪井三皇小米、黎城柿子、布老虎、黎城红枣等特产。
腊月二十三日就是小年(或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大扫除。有俗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 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晚上,熬一宿。在古代,有一只害人的怪兽叫做“年”。后来,人们发现怪兽会在每年的除夕出来,所以人们在那一天聚在一起,通宵聊天,希望安全度过这段时间。
大年初一,串门走亲戚。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大年初二,媳妇回娘家。在旧时代,人们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所以他们一般不能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回家吃团圆饭。但是,现在,男女平等,人们并不会十分较真的遵循着这样的习俗。然而,当看望父母时,已婚女子都应与自己的丈夫,带着一些糕点礼物上门。
大年初三,不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大年初四,祭财神。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要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大年初六,送穷鬼。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
大年初七,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大年初八,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大年初九,向天公祝寿。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大年初十,祭祀石头。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正月十三,人开灯。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正月十四,拜娘娘。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
正月十六,碰灯。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