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预防旱灾有哪些措施?

自然界的干旱能否给人类造成灾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那么,为了防止自然干旱对人类造成灾害,首先取决于人为措施。所以,人类要做好防旱、抗旱的措施。

预防旱灾有哪些措施?

1.下列是世界范围内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

(1)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业;

(2)根据当地情况改进耕作农事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一些耐旱的品种,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加强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研究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2.防止水土流失具体措施

(1)多种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可以种植草和树来防止土地少化;

(3)还要防止土壤板结,因为土壤板结更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

(5)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6)少用含磷类的化肥,因为它们由雨水进入河流会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而破坏生态平衡。

3.我国抗旱措施

自1949年以来,我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进而还发展了排灌事业,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1987年底,我国的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遇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从而保证了当年的农业生产。从这一点来看,我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还很艰巨。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通过各方面的努力,7省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从而使旱灾大大降低了很多。

湖南江西贵州部分地区有特旱,干旱会给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一是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对缺水干旱的田块,要及早抽水灌溉,确保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和灌浆。对遇持续35℃以上高温、有水源的地区,灌5~10厘米深水,减轻热害。

二是施好叶面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三是施用抗旱剂。对当前受灾较为严重的田块,可施用抗旱剂减少植株蒸腾耗水,推荐选用FA旱地龙、旱立停等抗旱剂。

四是加强病害虫害防控。重点抓好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注意在高温条件下,特别是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喷施化学农药,一是容易产生药害,二是按照常规用药量和兑水量,药效会明显下降。因此,建议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用药量和兑水量。

干旱会给农业发展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在今年入夏之后很多地方的温度都是普遍升高。在持续的高温天气控制之下,一些地方的水域出现干涸情况,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干旱。对于农业发展来讲,干旱是非常大的阻碍。在某地出现了干旱灾害之后,该地所种植的农作物都将会面临绝收,减产的情况,这对于当地的农户来讲是非常大的一笔损失。

因为这些农户几乎就是靠着这些农作物来生存的,他们将自己的钱投入到土地之中,以购买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在后期又请人来帮助共同打理维护这些农作物,如果说是规模化种植的话,一些农户还会自己购买大型的种植设备。在整个农业生产种植的过程之中,所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他们的这些努力都在等待着农作物的收获。

只有农作物从土地被运到市场搬到餐桌之后,他们此前所投入的成本才能够有所回报。因此在出现了干旱天气之后,农作物必然会因此而受到损害,而他们个人也将要承担巨大的损失。在干旱的天气之下,农作物有专门的农户去进行看管种植尚且不能够生存,那么像那些无人管理的牧草区,在干旱的影响之下所面临的情况自然也是要更加严峻的。

而一旦牧草无法正常生长,那么后续农户所养殖的一些牛羊也无法获得食物来源,牧区大量牧草的流失也会导致出现草场沙漠化的情况。所以说,干旱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干旱到来之后,各地才会都在积极的寻求着应对措施。因为不人工的进行干预为农作物补充水分的话,就将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