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的生长环境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武夷山“大红袍”,都禁不住垂涎三尺。“大红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极为稀少的产量,成为茶中之王。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市面上的大红袍身价不菲,却大多是经过多次再移植和培育的茶树。别说母树,就是“大红袍”二代、三代,每年的产量也非常稀少,不过数百克,世间难得一见,根本不可能批量生产。“大红袍”二代现身深圳福田区景田北街东海银座“国特专供”专卖店,200克价值超过5万元。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贵在稀贵。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6株为正宗,据载它们的树龄已逾340多年。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
金骏眉产地是哪里?
武夷山的天心村和三姑度假区茶叶企业和批发行最集中,特别是三姑地区,毕竟三姑比较繁华,另外像桐木关这些产红茶的地方很偏僻,也大多在三姑设点.
至于集中的批发市场没有. 如果要外山茶,别去武夷山了,武夷山的好茶,一斤不低于两三百.
金骏眉产地分布: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桐木关周边小镇、武夷山市其他地方、福建省内、福建省外。
1、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
“桐木关的金骏眉一般生长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上”,海拔高度高,且矿物质含量丰富。但此处的金骏眉茶树已经不多了,多为野生茶树,数量稀少。生长环境比较偏僻,如溪边、崖边,因此这边采摘的金骏眉品质最佳。
2、桐木关周边小镇
来自桐木关周边小镇的金骏眉,如程墩镇、吴山地等产地,附近的地势相同,土壤中的营养含量相差无几。生长在这附近的金骏眉,茶叶品质仅次于桐木关。
3、武夷山市其他地方
武夷山市自然环境适应种植茶叶,海拔高、降水量大、四面环山,冻害。土壤火山砾岩、红砂岩及页岩,表层腐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PH值5—6,非常适宜栽种金骏眉。
4、福建省内
如今,市面上数量最多的金骏眉都产自于福建省内,以福安、郑和两地最密集。两地成片的茶园,便于茶农在短时间内采摘单芽,各种茶商在此进货最多。但离桐木关较远,品质已经不能与桐木关的金骏眉相提并论。
5、福建省外
福建省外所种植的金骏眉,不用质疑,为品质最差。金骏眉为大自然的产物,如浙江的万亩茶园无法种植出天然醇香的金骏眉。另外,将绿茶或者黄茶初长的芽叶制作成为金骏眉,也不在少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