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种植番茄,想要高产都有哪些栽培要领?
番茄作为我国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目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是大棚栽培的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和发展,番茄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不断提高。在大棚栽培番茄过程中,必须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品种选择到播种,从育苗壮苗到肥料供应,以及到最后的盛果期管理都必须严格控制,才能确保番茄优质高产。
1?品种选择
大棚多种植反季蔬菜,一般都会经历寒冷的气候,且透光性能也不及露地栽培。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尽量多考虑能够抗低温、耐弱光、抗病能力较强的早熟品种。同时,如果番茄品种具备高产优质的特征就更值得选择,因为番茄的品质对销售有很大影响,好的品种营养价值高、竞争力强,经济价值也更高。另外,如果选择冬春采摘,尽量选择植株高、果实大且偏中晚熟的品种,因为相对其他品种来说,这些品种抗病能力相对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中杂 4 号、扬州红、奇果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品种。
2?育苗技术
2.1?苗土处理
番茄栽培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通过先育苗再栽培的方式。第 2 种方式利于番茄苗整齐且相对较壮。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先育苗再栽培的方式采用较多。在育苗之前,需要进行育苗土壤的准备,即配制营养土,一般是在砂壤土中添加有机肥。同时,要对营养土进行消毒,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消毒药剂添加在营养土中,并搅拌均匀,其目的是通过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保护幼苗,避免病菌干扰幼苗的生长 。
2.2?种子处理
在种植育苗之前,需要提前进行种子处理。1)消毒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药剂浸泡法。过程一般为采用药剂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配成 100 倍液或 500 倍液,将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浸泡时间通常为 1 h 左右,也可采用多菌灵溶液浸泡 0.5 h 左右。2)催芽处理,将完成消毒的种子在清水中冲洗,然后放在温度适宜之处进行催芽,通常温度控制在 28 ℃左右;同时,要严密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在种子出芽率达到 50% 以上时便可以进行播种。
2.3?适时播种
配制好营养土后要将其按量分开,放置于育苗钵或育苗盘中,或者将其置于育苗池。要保证营养土的湿度,测试方法为可以用手握团,松手后能散开但并不很松散即可,水分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分缺少;装营养土时要保证充分、均匀;不能过紧也不可太松。大棚栽培一般种植反季节性蔬菜,关于播种时机,要考虑上市时间以及冬夏苗龄的区别。番茄冬季苗龄为 45 d 左右,夏季为20 d左右。播种深度通常控制在2.5 cm左右,播种后盖土,厚度 1.5 cm 左右。
2.4?出苗管理
在出苗后,管理的重点一般是温湿度控制。在白天,温度要控制在 26 ℃以上,夜间控制在 15 ℃以上,湿度需要保持在 40% 以上。为避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较大,可以采取揭开大棚侧窗或其他方式进行通风换气。出苗后,当幼苗四叶一心时,可以在土壤中添加营养液或者复合肥,促进幼苗增长;当幼苗七叶时,可以进行移栽。若采用是直播育苗,通常为苗床播种,同先育苗再栽培一样,管理的重点也是要把控温湿度。通常情况下,在幼苗2~3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分苗,此时无需浇水;分苗时要在苗床顶端开沟,保证沟浅且垂直,用小盆浇水,水渗后,采用分次覆土法,每次厚度约1 cm,保持幼苗茎叶干净,尽量不沾染泥水;保证行距在 12 cm 左右,株距在 10 cm左右。
3?适时定植
3.1?地块消毒
在种植之前,要做好地块消毒工作,采用的方法是高温法或药物法。高温法就是利用大棚的密闭性来产生高温,进而起到杀菌作用,时间一般选在 8—9 月。在进行高温法消毒时,要将整个大棚密封,使棚内温度迅速上升至 60 ℃以上,通常密封要保持 7 d 以上,才能保证消灭大部分细菌。药物法多采用多菌灵药剂,将其与湿润的土壤混合搅拌均匀,在施用基肥时撒在地块上;也可以采用辛硫磷药剂,将其兑水后制成药液,在地块翻耕时进行喷洒。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杀菌的同时,消灭土壤中的害虫。
3.2?合理定植
在进行定植时,要求植株高度在 20 cm 左右,真叶6 ~ 7 片,时间一般选在晴天。在定植之前,要保证地块施肥充足,起垄大小行交错,每垄 2 行,大行间距在75 cm 左右,小行间距在 40 cm 左右,垄高 12 cm。定植密度则要根据番茄品种特点、当地气候以及地力情况等进行具体安排。定植前要适当浇水,以保证土壤湿度。定植后,要保证地块温度和空气温度,温度适当有利于缓苗。一般适宜温度为地温在20 ℃以上,气温30 ℃以上。缓苗后,可喷施助壮素、矮壮素、巴姆兰营养保护剂等,促进植株的生长。
4?大棚管理
4.1?温湿度管理
番茄苗定植后便进入缓苗期,过了缓苗期之后就开始快速生长,此时要重点保证湿度和温度。夏秋季要揭开棚两头和侧膜,进行换气通风并加强光照;在白天,保证温度控制在 30 ℃左右,湿度控制在 40% 以上。冬季揭开大棚两侧,结合当地气温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白天温度在 28 ℃左右,夜间温度在 8 ℃以上,湿度在 40%以下,同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动幅度。
4.2?水分管理
在幼苗生长期,水分不宜过多,以避免幼苗徒长。在雨季,若此时大棚中有积水要及时排除;若遇干旱,则要适当浇水,不得漫灌,选用走底水方法为宜,保证土壤湿润即可。番茄结果期需要水分较多,此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提高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番茄结果。
4.3?肥料管理
番茄对肥料相对敏感,尤其是磷、钾元素,需求较大。在植株生长前期,氮肥作用关键,可促进茎叶以及果实的发育;磷肥对果实、种子发育以及壮苗作用较大;钾肥可以促进植株对氮肥的吸收,同时起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存活时长、延长结果期等作用,进而改善品质。因此,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可以保证番茄优质高产 。
4.4?修枝封顶
番茄属于无限生长类型,一般采用双干整枝。待植株长到 13 叶左右时会有两个主枝,此时可以去除多余侧枝,保留较平齐主枝,做好搭架、吊线和绑蔓等工作。当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除去病残叶、侧枝侧芽等,加强通风透气,以减少植株各种消耗,进而提高产量。
5?病虫害防治
相对来说,大棚栽培较为封闭,害虫相对较少。因此,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主要是做好地块土壤的消毒,以控制地下害虫发生,保证植株顺利生长。大棚空间密闭、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性较差、光照量不足,易导致病害产生,常见有番茄疫病、病毒病等。要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如地块消毒、把控温度和湿度、加强水肥管理和提高抗病力等。
6?及时采收
番茄从开花到结果,通常为 50 d 左右,早、中晚熟各不相同,时间间隔不超过 7 d。通常情况下,番茄果实转色期即可采收,此时是番茄的最佳销售时机。市场上销售的一些产品,大部分是果实单个发白后就进行人工催熟上市,无论是外观品相还是色泽都和正常成熟的产品没有区别,同时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口感会略差,因此采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
7?结语
为保证番茄的优质高产,一定要掌握番茄的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时机等技术要点。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实现番茄优质高产,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可缺少。可以采用栽培技术、嫁接技术等,也可以加强对番茄等蔬菜品种的开发研究支持力度,提高番茄等的抗病能力、耐温湿度以及产量。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在采用药物喷洒等方式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把西红柿种子洒进土中,长出苗后再移裁,施肥,二十天左右长至50公分高,叶子茂盛,茎壮实,开花,尔后开花处结出果实,一周后可以摘取。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青色的如果吃了可能会中毒.
一、特性味道
凉,甘酸,微甜。
1.功能用途
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番茄生吃能补充维生素C。煮熟后食用,所含的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会显著上升,起到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和抗衰老的作用。
2.成分可食
可食用部分97%。每l00g中含能量79kj,水分94.4g、蛋白质0.9g、脂肪0.2g,膳食纤维0.5g,碳水化合物3.5g、胡萝卜素550μg、视黄醇当量92μ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6mg;维生素19mg,维生素E
0.57mg;钾163mg、钠5mg、钙10mg、镁9mg,铁0.4mg,锰0.08mg、锌0.13mg、铜0.06mg,磷2mg;硒
0.15μg。且含腺嘌呤、胆碱、番茄碱以及抗炎、利尿、降压的成分。
西红柿又名番茄。西红柿的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发根力强,茎部易生不定根,移栽容易,亦可行扦插繁殖。最早生长于南美洲,因为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视为“狐狸的果实”,又称狼桃,只供观赏,不敢品尝。而今它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它不但能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元素,同时也可以制作沙拉供人们品尝。
二、生物特征
1.番茄为茄科
草本植物,包括有限生长型、半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条件适宜时可多年生长。植株高0.7--2m。全株被粘质腺毛。茎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茎的分枝能力强,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茎易倒伏,触地则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较易成活。奇数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互生;叶长5~40cm;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长圆形,长5~7cm,前端渐尖,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局部歪斜,有小柄。花为两性花,**,自花授粉,复总状花序。果实为浆果,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橘**或鲜红色,光滑。种子扁平、肾形,灰**,千粒重3.0~3.3g,寿命3~4年。花、果期夏、秋季。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但大多根群分布在30~50cm的土层中。
2.生育周期
番茄在热带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在温带有霜地区则作为1年生栽培,其生长发育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大致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4个不同的时期。
发芽期: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破心)。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这一时期为7~9天;从种子吸水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在正常温度下,从播种到真叶破心时一般需要10-14天。如温度过低,出苗就缓慢。种子从开始发芽到子叶展开属于异养生长过程,其生长所需的养分由种子本身来供应,即由发芽期进入幼苗期。
幼苗期:是指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第一花序现蕾。此期适宜昼温为25~28℃,夜温为13~17℃。此期地温对幼苗生育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地温应保持在22~23℃;始花座果期是指从第一花序现蕾至座果。这个阶段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等发展的转折时期,直接关系到产品器官的形成及产量;
开花期:从现花蕾到第1花序果实坐住为开花期,时间上约需15-30天。这一时期的植株除了继续进行花芽和叶芽的分化与发育外,营养生长也十分旺盛,外观上表现为株高增加,叶片不断长大。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使营养生长充分、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根深叶茂,又要避免徒长,防止落花和延迟开花结果。
结果期:从第一花序着果到采收结束(拉秧)。这一时期果、秧同时生长,解决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要务。
3.果实成熟过程
果实成熟过程,从外部形态来看大约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生产上要根据需要适时采收。
番茄成熟期
(1)绿熟期(白熟期)
果实不再增大,果皮有光泽,果色由绿变白。绿熟期的果实可以进行人工催熟或采收贮藏。
(2)催色期(变色期)
果实大部分为白绿色,但果顶变红。催色期的果实比较坚硬,适于长途运输,品质也好。这一时期种子基本成熟。
(3)成熟期
果实除果肩外,由少部分变红到全部变红。成熟期果实已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果实尚未软化,营养价值较高,生食最佳,因此要及时采收。此时果实内种子已完全成熟。
(4)完熟期
果实全部变成红色,果肉开始软化,含糖量增高,甜度增大,种子成熟饱满。
(5)过熟期
果实严重软化,果肉成水浸状,已不适于作为鲜食商品出售。
结果期的特点是秧果同步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始终存在,生产上调节好秧果关系是关键技术。
4.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提高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高。
(2)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000lx,
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番茄是短日照植物,在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基本要求短日照,但要求并不严格,有些品种在短日照下可提前现蕾开花,多数品种则在11~13h的日照下开花较早,植株生长健壮。
(3)水分: 番茄既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的灌溉,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
(4)土壤及营养: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艾捷里斯坦报道,每生产5000kg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氧化钾33kg,氮10kg,磷酸5kg。
番茄从播种发芽至果实成熟,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1、发芽期
从种子发芽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具有高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期为7~9天。 种子发芽必须具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与良好的通气状况。种子发芽后,先长出胚根,然后胚轴伸长,把子叶顶出土面,子叶展开后生长点破心长出第一片真叶。
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开始现大花蕾为幼苗期。幼苗期的前期只有营养生长,后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同时开始了生殖生长。 夏秋季节,幼苗期通常只需45~50天就可完成,但冬春季节由于环境温度低、光照弱,植株生长缓慢,常需要55~65天才能通过幼苗期。
3、开花坐果期
番茄从现大花蕾至第一穗果实坐住, 为开花坐果期。 此阶段植株从以营养生长为主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阶段过渡。 开花期的长短与品种特性、 栽培环境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的开花期集中,并且经历时间短;同一品种在高温环境中比在低温环境中开花期要短。
4、结果期
番茄从第一穗果坐住开始膨大至果实成熟并采收结束为结果期。 番茄是陆续开花连续结果作物。当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第二穗果已开始坐果并陆续开花。 结果期的长短由品种类型、环境条件、栽培方式等因素决定。长季节栽培,只要条件适宜,结果期可达9个月甚至1年以上。
扩展资料
番茄最早生长于南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因为色彩娇艳,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视为“狐狸的果实”,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对待。
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
百度百科-西红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9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