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藕的正确方法

1、莲藕种植的简单方法和步骤:

养藕的正确方法

(1)挑选藕苗。

好的藕种才能种出好吃的藕。所以,藕从选种开始就要开始注意,要选纯正的、具有明显特性的藕种发芽,在种植藕芽时,要挑选藕节那的藕孔里长出的新芽;另外,选藕节长芽地方还有些根系的最好,这样的芽苗成活率更高。

(2)挖坑埋芽。

在选好的种植藕芽的泥土里挖坑,坑的大小深浅根据所选藕芽的大小来定,不要太深也不能过浅。种植时,要将藕的尾部留在泥土外,藕芽的一端倾斜向下埋好,并保护好藕芽,在加入水时保证头尾两端有漏出的部位即可。

(3)藕芽浇水。

刚种植好的藕芽不要急于浇水,当泥土稍微有点干时,适当的加一些水滋润,当藕芽和淤泥长在一起后,就可以加少量的化肥或天然肥,当藕苗长到一定长度时,就可以加入适量的水,水面高于泥面。但不能淹没藕尾部分,要不然水会进入藕体,引起腐烂。

(4)保持光照。

莲藕怎么种植简单方法介绍后,大家操作完了,藕芽要开始生长了,这时候要保证温度和光照。莲藕喜欢温暖的环境,北方种植在5月上旬,长江以南地区,大地回温较快,3~4月上旬就可以种植了。种植完的藕芽要放置在阳光下,让它自然发芽成长。

2、莲藕种植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藕田。

莲藕喜欢偏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土质要富含有机质和粘性,碱性土质的藕田,莲藕是没发生长的。另莲藕的生长不可缺少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含量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子莲类型的莲藕,需氮、磷含量较多;藕莲类型的莲藕,则需要氮、钾较多。因此,藕田的培土要根据莲藕的品种来进行。

(2)选择大小深浅的藕池。

莲藕在生长时对藕池大小深浅也是有要求的;藕池过大,在栽种、管理和病虫防护时不方便;藕池太小,不利于莲藕的衍生和成长;藕池过深,莲藕成熟后不便于挖掘;藕池太浅,冬季不利于续水保温。因此,藕池太大或太小,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莲藕的生长。

(3)合理施肥。

莲藕喜欢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因此,在莲藕的成长过程中,要合理的追加肥料。在莲藕的生育期,要除去杂草,追加2~3次人类尿肥;莲藕叶子长出5片时,每亩藕田施一千千克左右的尿肥;待终止叶结束开始结藕时,开始追加第三次肥,这次除了加入更多的人类尿肥外,还适当的追加饼肥。

施肥也是有技巧的,应选在晴朗无风的上午或傍晚,施肥前先放掉藕田的水,施肥结束后,再灌水至原来的水位。深水的藕池追肥不能直接用液化肥,要使用固体肥料,将其埋入泥中。追施化肥时,将化肥与河泥混合搅拌均匀,做成肥泥团,再施入藕池,效果会更好。

藕带种植技术,怎样提高产量。荷叶需要打吗?

(1)选地整地 应选较低洼、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水田,连作地不宜选用,冬耕时宜先放干田内积水,施足基肥,每667米施厩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或加过磷酸钙2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撒匀后耕翻,也可先种一茬冬绿肥,春季耕翻后种藕,春耕较浅,以先灌水10~12厘米,后再耕地为宜。如选用浅水湖荡或池塘种藕,耕地时,也应放水,以浅水层,带水耕耙,使田土达到光、平、细、烂为好。

(2)繁殖方法 采用无性繁殖,以种藕作种,种藕要求新鲜无病虫害。栽种期,在珠江流域一带气候温暖,于2月下旬可开始栽植;长江流域一带于4月中旬以后;北方较冷,可延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种为宜。栽时应随挖、随选、随栽,选择优良种栽的标志是:顶芽和节间完整,藕大芽旺,无病虫害,粗大的亲藕和较大的子藕做种,种藕应具2~3节。总之种藕养分贮藏的多少,生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将来植株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高低,所以必须认真挑选。并要防止损伤顶芽、叶芽和藕节,防止泥水灌入藕孔而引起腐烂。

用种量和种植密度,因品种和田土肥瘦而异,一般早熟品种和瘦地偏密,晚熟品种和肥地宜稀植,通常行距1.5~2米,穴距1~1.5米,每穴栽子藕2支或亲藕、子藕各1支,667米栽种藕500~800支,四周边行种藕时顶芽一律朝向田内,以免将来地下茎长出田外,栽时的水位保持在7~10厘米,按行株距及藕形开穴沟,将藕横放,顶芽稍向下倾斜或水平放入,盖泥平沟,稍加镇压,防止浮起。

(3)田间管理 生长初期,藕田内易生杂草,应及时拔除。栽后一个月左右,浮叶渐枯黄,立叶已长出,应及时摘除浮叶,使阳光透入水中,提高土温,以产藕为主的藕莲品种,到立叶长满水面以后,就不宜再下田操作,以防踩伤地下茎;以产莲子为主的品种,到植株盛花期后,应分次摘除发黄老叶和过密叶片,保护结有莲蓬各节的绿叶,加强光合效率。深水湖除草,于5~6月当草长出水面时,可以从水内割断,使水灌入节内,由于此时水温较高,不久即可腐烂。割下的草可踩入泥内作肥料。

莲藕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在栽后20~30天,主茎长出1~2片立叶时追肥1次,667米施粪肥1000~1500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左右,以促进立叶生长和分枝。以后到结藕前,即田间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再追肥1次,要求氮、磷、钾三要素并重,因荷叶已长满田面,这次一般要施用化肥,667米施氮、磷、钾复合肥或混合肥料30~40千克,应在晴天露水已干时,放浅田水,撒施入泥,防止沾在叶上,引起灼伤。子莲在第一批果实接近成熟,以后花、果正在陆续开放和结实时,追施重肥,施肥种类和数量同上。但磷、钾肥比例要略多于氮肥。

水层管理 莲藕田一般不能断水,种藕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保持5~10厘米水深为宜,往后进入立叶生长和分枝期,营养生长日趋旺盛,水位也应逐渐加深,到结藕前以达到20~30厘米为宜。如水位较难控制,最浅不宜少于15厘米,最深不能淹没立叶。进入结藕期水位应逐渐落浅,到休眠越冬期只需保持一薄层浅水或土壤充分润湿即可。但在冬季寒冷地区,应适当加深水层,保持水下土壤,始终不会结冻,以防止藕受冻害。

在生长期间,每次追肥前应排去田水,施后等肥料溶入土中,立即还水。

转藕梢 夏季植株主茎和分枝不断向前伸长,以至接近田边,要及时将其梢头用手拨转向田内生长,即当新生的卷叶出现在距边0.8~1米时,应用手轻轻扒开泥土,将梢头一段向田内生长弯转,盖好泥土,加以固定。转梢应在下午茎叶柔软时进行,以免折断。

在栽培过程中,只要严格操作规程,精细管理,就能获得高产。

在莲藕田中套养泥鳅是当今企业迅速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技术生产模式, 不仅可以增加莲藕的产量(泥鳅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还能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使用率的高效新方法,同时也能促进莲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莲藕田的选择与修建

1、莲藕田田址的选择:莲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地势平坦, 排灌水方便, 保水性好, 能防洪防涝。

2、莲藕田的修建:莲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cm,水深控制在20~30cm,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水泥板缝要用水泥封好。

3、莲藕田的消毒

将莲藕田水深控制在10cm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消毒5~7天后进行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除草摘叶、摘花:定植后一个月左右,浮叶渐枯时摘除枯叶。荷叶封行前结合追肥除草,除草时应在卷叶的两侧行走。莲藕出现花蕾或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但摘断后雨水淋入又容易导致烂藕,常把花枝折弯但不摘断。

扩展资料

环境条件

1、温度:莲藕喜温暖。15℃以上种藕才可萌发,生长旺盛期要求温度20-30℃,水温21-25℃。结藕初期要求温度亦较高,以利于藕身的膨大,后期则要求昼夜温差较大,白天25℃左右,夜晚15℃左右,以利养分的积累和藕身的充实。休眠期要求保持5℃以上,低于5℃,藕易受冻。

2、光照:莲藕为喜光植物,不耐阴,生育期内要求光照充足,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前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后期光照充足则有利开花、结果和藕身的充实。

3、水分:莲藕整个生育期不可缺水。萌芽生长阶段要求浅水,水位5-10cm为宜。随着植株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要求水位逐渐加深至30-50cm。

以后随着植株的开花、结果和结藕,水位又宜逐渐落浅,直至莲藕休眠越冬,只需土壤充分湿润或保持浅水。水位过深,易引起结藕延迟和藕身细瘦。水位猛涨,淹没荷叶1d以上,易造成叶片死亡。

4、土壤营养:莲藕生长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为最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至少应在1.5%以上,土壤pH要求在5.6-7.5之间,以6.5为最适。莲藕要求氮、磷、钾三要素并重,品种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子莲类型的品种,氮、磷的需要量较多;藕莲类型,则氮、钾的需要量较多。

5、风:莲藕的叶柄和花梗都较细脆,而叶片宽大,最易招风折断。叶柄或花梗断后如遇大雨或水位上涨,能使水从气道中灌入地下茎内,引起地下茎腐烂。生产上常在强风来临前临时灌深水,以稳定植株,减轻强风对莲藕植株的危害。

百度百科-莲藕

百度百科-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