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水污染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使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有65.4%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1989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94年、1995年,淮河干流连续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引起淮南、蚌埠、盱眙等市县上百万人一段时间没水喝,当地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太湖近年来蓝藻频发,造成无锡自来水厂取水困难,部分水厂停产。海河流域有不少地区已经成为“污水县",“污水乡",当地群众饮水发生困难。

2.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趋紧张。而目前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待别象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内的广大地区,本来就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严重的水污染使当地缺水矛盾尖锐化,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外,由于水资源紧缺,7些城市和地区多年来一直用污水进地灌溉,仅海河流域污灌面积就达1000万亩。长期污灌,使得污灌区土壤遭到污染,从而使农作物带有一定残毒,有的甚至无法食用。水污染对渔业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段已经鱼虾绝迹。

3.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一方面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长期污灌,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填、农牧渔产品等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体健康已构成了威胁。据一些地区居民健康普查结果,污染区居民的肠道疾病率、癌症发病率及婴儿先天性崎变、畸胎的发生率均比对照区有明显的增高。

4.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严重的水污染造成一些地区水污染事故频繁,从而引发了许多污染纠纷,其中尤为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危害最大。仅以省界水污染纠纷为例,如山东德州与河北吴桥的污染纠纷、浙江庆元与福建松溪的污染纠纷、江苏吴江与浙江嘉兴的污染纠纷等,这些纠纷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安定。

农村的民生问题虽然工作繁琐,情况各不相同,涉及面广。但这都与农村农民的切身感受有关,与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关。因此,今年国家分配了特别资金,包括改造村庄老小区在内的三个方面。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升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城市旧小区的改造方面,政府将筹集专门的中央配套资金,加快城市旧小区的改造。这项改造覆盖数亿人口,人口多,任务也比较繁重。

今年要实施试点,明确改造的标准和使用的对象和范围,为进步全面推广积累经验。改造重点改造区的水电及光纤辅助设施,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电梯,建设停车设施,发挥社区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在为城市旧社区筹集中央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积极探索,使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旧社区的改造。以社区改造为基础,发展社区养老、幼儿管理、医疗、饮食、清洁服务,推进社区后续长期管理机制的建立。

以前的农村,开发延迟,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所以农村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快速跟上。例如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水管建设等需要继续升级。

像农村电网一样,以后完成了农村的机井电、贫困村动力电任务,接下来要以省为单位提前完成“十三五”计划的电网改造升级任务。今年中央预算内的投资都将用于贫困地区的电网改造升级任务,提高中央资本所占资金的比例。重点推进“三区三州”和到达边村寨的农村电网改造。此外,还应建立农网宫殿检查体系,将机器、水井、电力纳入电网企业日常服务范围,提高农村电力服务水平。像农村的供水工程一样,要保障和提高农村的饮用水安全,这也是消除农村贫困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将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

国家决心进一步加强工程进度和建设,全面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供水不达标问题、氟超标问题。使用自来水自然会收费,建立合理的物价制度和物费征收机制,将社会资本引进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工程维护提供补贴。同时,水源地的保护将同时受到重视和变质,开始下一阶段的农村供水计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