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免疫程序
由于目前猪的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发病特征,且很少单一病源感染的,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本文在此简要介绍一下养猪场中防疫上的一些注意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疫苗的接种方法
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多在耳根后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但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富含血管的肌肉内,又因感觉神经较少,故疼痛较轻,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耳根后4指处(成年猪)颈部内侧或外侧或臀部。
滴鼻接种法滴鼻接种属于黏膜免疫的一种,该方法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黏膜免疫系统。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此外,还有口服免疫法、后海穴位注射法、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法等。
各类疫苗特点
真空冻干疫苗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真空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油佐剂灭活疫苗这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法。该类苗中的油佐剂能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严防冻结。
此外,还有蜂胶佐剂灭活疫苗、铝胶佐剂疫苗。
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防疫是猪场的第一生命线。在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又是猪场免疫上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最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本猪场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其中下列几点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
猪场发病史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猪病疫情和本猪场已发生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及发病程度,依此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间。对本地区、本场尚未证实发生的疾病,必须证明确实已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计划接种。
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猪来说十分重要,然而给疫苗的接种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弱毒活疫苗在接种新生仔猪时,如果仔猪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则会极大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不宜接种弱毒疫苗。
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与接种时间的科学安排同时免疫接种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产生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一般两种疫苗之间至少间隔一周以上再进行预防接种。
季节性预防的疾病如夏季预防日本乙型脑炎,秋冬季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
疫苗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选择可靠和适合本猪场的疫苗及相应的血清型后,同时还必须根据实际防疫的监测结果定期作适当调整。
1.疫苗使用前应检查其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明确其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要严格遵守,以免影响效果。对过期、瓶塞松动、无批号、无详细说明书、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均禁止使用。
2.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针头等器具应洗净煮沸30分钟后备用,一猪一个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吸苗时,绝不能用已给猪只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球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可注入专用空瓶内进行消毒处理。
3.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且应有冷链保护。用后要注意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使用前要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要清点猪头数,确保每头猪都进行了免疫。被免疫猪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易引起死亡并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5.注射器刻度要清晰,不滑杆、不漏液;注射的剂量要准确,不漏注、不白注;进针要稳,拔针宜速,不得打“飞针”,以确保疫苗液真正足量地注射于肌肉内或皮下。
6.若是新增设的疫苗要先作小群试验;对于已确定的免疫程序上的疫苗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更换疫苗的生产厂家,以免影响免疫效果,若必须更换的,最好也作一下小群试验。
7.免疫接种完毕后,将所有用过的疫苗瓶及接触过疫苗液的瓶、皿、注射器等进行消毒处理。
8.疫苗自稀释后15℃以下4小时、15℃—25℃2小时、25℃以上1小时内用完,最好是在不断冷链的情况下(约8℃)2小时内用完。
9.防止药物对疫苗接种的干扰和疫苗间的相互干扰,在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3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两种病毒性活疫苗的使用要间隔7—10天,减少相互干扰。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分开使用。注的活菌疫苗前后5天严禁使用抗菌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抗菌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没有影响。
10.吸苗时注射器中空气的排除:用镊子夹取挤干的酒精棉球裹住针体,然后排除空气,使疫苗液流入酒精棉球。
11.注射部位的消毒方法:先用5%的碘酊消毒,之后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干燥后再注射,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乙脑免疫时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皮肤)。
12.免疫接种时要保证垂直进针,这样可保证疫苗液的注射深度,同时还可防止针头弯折。
13.个别猪只因个体差异,在注射油佐剂疫苗时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潮红或苍白等),所以每次接种疫苗时要带上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备用。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护,同时在一个免疫群体中,免疫水平也不会相等,这是因为免疫反应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能对猪群的免疫力产生影响的几点因素。
遗传因素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猪的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其强弱也不一致。
环境因素猪体内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当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猪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此应激反应可导致猪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达到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营养状况机体缺乏维生素A,能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可使体内的T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此外,其它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营养状况是免疫机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疫苗的质量疫苗是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效果,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保证疫苗质量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安全和有效。
血清型有些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猪大肠杆菌病等,其病原的血清型多,会给防疫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适当的疫苗株是取得理想免疫效果的关键。在血清型多又不了解为何种血清型的情况下,应选用多价苗。
其它因素如母源抗体的干扰,患慢性病、寄生虫病,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等,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仅供参考
猪场保健方案(克/吨)阶段药物剂量时间备注种猪金霉素(土霉素)2.5公斤(600克)产前产后各7天含量15%支原净 110克 原粉量仔猪黄芪多糖250克25---31日龄 氟本尼考110克 支原净110克 电解多维 按说明加育肥土霉素600克转到育肥加五天 磺胺六甲300克 增效剂80克 电解多维 按说明加治疗加药气喘病 支原净130克 7-10天 氟本尼考110克 传胸 阿莫西林220克7天 氟本尼考110克 安乃近200克 按说明加弓形体磺胺六甲300克7天 TMP100克 强力霉素200克 小苏打200克 传胃 利巴韦林120克5天按说明加痢菌净350克 电解多维 按说明加链球菌安卞青霉素 注射治疗阿莫西林 病毒病α-干扰素 猪瘟,伪狂犬等连用3-5天付红细胞体阿散酸180克 土霉素600克 预防阿散酸 50-----80克每月加五天 这个是药物的。希望能帮助你。猪场建议免疫程序 一、注意事项
注射疫苗应注意:
①肌肉注射:耳后靠近耳根的最高点松软皱褶和绷紧皮肤的交界处。不同体重的猪只,针头大小不一样:
10公斤以下,用9×10mm长的9号针头。10-30公斤,用12×20mm长的12号针头。30-100公斤,用16×25mm长的16号针头。100公斤以上,用16×38mm长的16号针头。
②皮下注射:使用较短的针头(1.2-2.5cm),于耳窝的松软肤下部,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提起皮肤的皱褶,以一定的角度刺入针头,确保针头刺入皮下。
商品猪防疫程序:
日 龄 疫 苗 名 称 剂量 免疫方法
12日龄 兰耳病灭活苗 1ml 肌肉注射
15日龄 猪链球菌 1ml 肌肉注射
20日龄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25日龄 猪瘟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35日龄 丹毒--肺疫二联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45日龄 猪链球菌 1ml 肌肉注射
50日龄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65日龄 丹毒--肺疫二联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猪瘟疫苗 4头份 肌肉注射
70日龄 高效五号苗 2ml 肌肉注射
110日龄 高效五号苗 3ml 肌肉注射
2、后备猪防疫程序:
配种前30天 猪瘟疫苗 5头份 肌肉注射
配种前25天 高效五号苗 3ml 肌肉注射
配种前22天 细小病毒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乙型脑炎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配种前15天 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配种前10天 兰耳病灭活苗 2ML 肌肉注射
配种前7天 细小病毒活疫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乙型脑炎疫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3、生产母猪防疫程序:
3、9月份中旬 猪丹--毒肺疫二联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3、9月份下旬 乙型脑炎疫苗 1.5头份 肌肉注射
产前7周 高效五号苗 3ml 肌肉注射
产前6周 黄白痢 3ml 肌肉注射
产前5周 兰耳病灭活苗 2ML 肌肉注射
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产前4周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 4ml 后海穴注射
产前3周 链球菌灭活苗 3ml 肌肉注射
产前2周 黄白痢 2ml 肌肉注射
产后7天 猪瘟疫苗 1 头份 肌肉注射
产后14天 细小病毒疫苗 2 ml 肌肉注射
产后21天 兰耳病灭活苗 5头份 肌肉注射
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断奶 高效五号苗 3ml 肌肉注射
4、种公猪防疫程序:
3、9月上旬 猪丹毒--肺疫二联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猪链球菌活疫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3、9月中旬 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猪瘟疫苗 5头份 肌肉注射
12、3、9月下旬 五号苗 3ml 肌肉注射
3月、9月下旬 细小病毒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乙型脑炎疫苗 1.5 头份 肌肉注射
(B)
养猪场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为确保养猪获得好的效益,在对猪场、圈舍经常消毒的基础上,还必须搞好以下免疫程序: 一、后备猪的免疫
后备猪在配种前1个月,经产母猪在断奶后要接种如下疫苗:1.猪瘟疫苗,每头4头份;2.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每头1头份;3.猪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头份;4.猪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头份(灭活苗可接种两次,间隔15天);5.猪伪狂犬疫苗,按说明书使用。
二、临产母猪的免疫
临产母猪在产前15天~40天要接种以下疫苗:1.仔猪大肠杆菌四联苗(K88、K99,987P、P41);2.猪萎缩性鼻炎疫苗,每头产前35天、15天各2毫升;3.猪链球菌疫苗,每头产前30天、15天各1头份;4.厌氧苗,每头产前30天、15天各3毫升;5猪伪狂犬疫苗,每头产前40天2毫升;6.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可在每年9月底开始接种,来年3月底结束,也可全年接种)按说明书使用。
三、哺乳猪的免疫
1.猪瘟疫苗,乳前免疫,每头2头份,1小时后吃奶;倍量免疫,每头4头份,20日龄进行;2.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每头1头份,断奶前2天~3天进行;3.仔猪副伤寒疫苗,每头1头份,断奶前2天~3天进行;4.猪伪狂犬疫苗,每头2毫升,28日龄进行;5.猪萎缩性鼻炎疫苗,5日~7日龄、30日~35日龄各1次,每头2毫升;6.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断奶前5天~10天肌注,每头2毫升。
四、育成猪的免疫
1猪瘟疫苗,65日~70日龄,每头4头份;2.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每头1头份;3.仔猪副伤寒疫苗,每头1头份;4.猪链球菌疫苗,每头1头份;5.猪伪狂犬疫苗,每头2毫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