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可不以种植茶树拜托各位了
(1)适时扣棚、盖草苫。为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元旦节前新茶上市,应于“立冬”前后扣棚,“小雪”前后草苫。 (2)土壤管理。每年“白露”前后,对茶园进行1次深耕,以改善土壤通气透水状况,促进根系生长,深耕深度以20cm左右为宜,要求整细整平。生产期间约每隔15天进行1次松土,以利于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和提高地温,松土深度为5-7cm。 (3)施肥。基服于“白露”前后结合茶园深耕开沟施入,施肥深度约为20cm,一般每亩施饼肥150-300k加三元复合肥30-40kg,或农家有机肥3000-5000kg加三元复合肥30-40kg。追肥一般施2次,第一次于扣棚后开沟施入,第二次于第一轮大棚茶结束时开沟施入,沟深为10-15cm,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第一次为30-40kg,第二次为20-30kg,施肥后及时盖土。另外,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喷施保得、天达-2116等叶面肥,但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并必须在采摘前10-15天停止施用。 (4)浇水。为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要,扣棚前5-7天,应对茶园充分灌足一遍水,一般使土壤湿润层深度达30cm左右。扣棚期间要以增温保湿为主,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一般只需浇2次水,第一次在扣棚后3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在第一轮大棚茶结束时进行。浇水要在晴天上午10点左右进行,宜采用蓬面喷水方法,禁止大水漫灌茶园。阴天、雪天不宜浇水。 (5)环境调控。 ①温度。白天棚温应保持在20-28℃,晚上不低于10℃,中午棚温超过30℃时开始通风,当棚温降至24℃时关闭通风口。 ②空气湿度。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为65%-75%,夜间为80%-90%。生产上要通过地面覆盖、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内。 ③光照。采取保持覆盖膜面清洁、白天揭开草苫、在棚室后部张挂反光幕等措施,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④二氧化碳气肥。棚室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施用时间为晴天的9:00-11:30。二氧化碳气肥的产生,常用碳酸氢钦加硫酸反应法。一般碳酸氢铵的用量为3-5g/m2时,棚室内二氧化碳的质量比达到1000mg/kg左右。 (6)草苫的揭盖。晴天阳光照到棚面时及时揭开草苫。上午揭草苫的适宜时间,以揭开草苫后棚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当棚温降至20℃左右时盖苫。一般雨天应揭开草苫。大雪天揭苫棚温会明显下降,只能在中午短时揭开。连续阴天时,可在午前揭苫,午后盖上。棚面有积雪时应及时清除。 (7)病虫害防治。夏、秋茶期间,应及时防治茶树叶部病害和螨类、蚁类。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等害虫。扣棚前5-7天,对茶园普喷一遍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或20%灭扫利1000倍液,以防治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危害。扣棚期间一般不再用药,如病虫害严重,必须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秋茶结束后至扣棚前,禁止用石硫合剂。 (8)茶树修剪。扣棚前对茶树进行一次轻修剪,修剪深度以3-5cm为宜。对覆盖度大的茶园,应进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有15-20cm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 (9)茶叶采摘。日光温室茶园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因此应根据加工原料的要求,按照标准及时、分批采摘。人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茶叶完整、新鲜、匀净。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茶篮盛装鲜叶,采下的鲜叶要及时出售和运抵茶厂加工,防止鲜叶受冻和变质。 (10)揭膜。4月中下旬揭膜。应在揭膜前的连续7-10天中,每天将通风口早晨开启傍晚关闭,使茶树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再转入露天管理和生产。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树在中国广泛种植。喜温、湿润气候,适宜在20~25℃范围内生长,下面小编就来谈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播种方法
在以中、小叶树种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带种植和双条带种植两种
(1)单株栽植:一般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栽植2-3株,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缩小到1.2-1.3米,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种植:在单条种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种植方法。每两株相邻种植,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2-3株,亩苗4000-6000株。与单条带种植相比,双条带种植具有完成快、生产快的优点,但同时也保持了今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
种植前整地和基肥施用
茶树能否快速种植,种植后能否保持高产,取决于种植前的深耕和种植前的基肥;栽前深栽不仅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叶根系的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促进了土壤的一系列理化变化,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作结合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在深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种植前未深栽的,必须重新深栽。深耕的要开沟,施基肥。根据快速成园的要求,应分层施用大量的杂肥或稳定肥等有机肥和一定量的磷肥作为基肥。根据多数高产栽培经验,种植前基肥用量不应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耕,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的行距开沟种植
茶叶种子直播
(1)播种时间:南方11月底至次年3月可播种,北方因冻土,应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迟于4月中旬。春播时要注意保存茶叶种子,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防止微生物污染、鼠害和虫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5-7℃℃相对湿度为60%-65%。
(2)分层催芽:催芽能达到早出苗的效果,提高发芽率。浸透的茶籽和湿沙(最好用手拿水)应堆放一层沙和一层茶籽。沙堆高度不宜超过60厘米,否则透气性差,茶叶种子容易腐烂,贮藏20天后,随时检查茶叶种子发芽情况。当一半的茶叶种子露出胚根时,就可以播种了
(3)种植密度和深度:待整地后,应打开种植沟,并浇足水。采用条带式等距穴播,株距25-35cm,每孔3-5粒,播种深度3-5cm,覆盖良好。
(4)加强苗木管理: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苗木移栽
(1)移栽期:田间育苗培育的茶苗,应在休眠期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寒冷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气候和生产情况,可在深秋、初冬或早春进行移栽。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这是因为虽然地上生长已经停止,但根系仍在继续生长。茶树幼苗越冬后,根系可在来年春季提前进入正常生长期。但在冬季干旱或严寒地区,最好选择早春,在气温较低、雨量充足的时候,可减少播种后的浇水量和次数。
(2)移栽技术:茶树苗木移栽前,应在要栽的茶园内开沟,沟深约35cm,施基肥,然后在无风阴天摘栽。苗木主根过长,可剪短;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应在苗圃浇水,以减少根系损伤。从外地运来的茶苗,应进行包装、通风、浇水,以提高成活率。黄泥还可以用来蘸茶根,提高茶苗成活率。茶根应伸入茶根内,然后盖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与茶根紧密结合。如果移栽后连续晴天,一般每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彻底,这样根*土就全湿了。
(3)做好保苗、补苗工作:移栽后,茶树幼苗普遍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性差,要做好保苗工作。一般可以采用秸秆覆盖或浅耕的方式来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秸秆覆盖效果较好,比不覆盖秸秆的茶树幼苗成活率高20%以上。如果出现缺苗,要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的茶叶苗,一般就地补种,或用"余苗"补种。补缺的方法和管理与移栽茶苗相同。
(4)及时防治病虫害:由于移栽前后环境发生变化,且苗木早期生长较弱,抗病虫性不强,应加强病虫害防治。
茶树定期修剪
为了保持茶树的旺盛生长,长期保持树冠良好的群体结构,便于经营管理,延长茶树的高产年限,除了加强施肥栽培管理外,还必须进行年度修剪调控。
1、茶园定期修剪
(1)灯光装饰。主要目的是使冠面光滑,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一轮茶叶发芽,提高鲜叶质量。光剪深度应根据茶树品种、树龄、气候条件、茶园管理水平、树木活力等因素确定。大树的修剪要浅,只要剪掉3-5厘米。弱树的修剪要重一些,切5-10厘米。重修剪能显著增加单芽重量,但降低芽密度。光剪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密度。修剪应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灵活控制。每年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或隔一年进行轻度修剪。比如,要想在高寒地区培育早春茶,应多采摘春茶,并将轻度修剪推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修剪茶树最好的方法是弧形修剪,这样可以增加茶树的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使用电动修剪机(日本配件,杭州组装)。
(2)深修剪。经过几年的修剪和采摘,茶树树冠表面的枝条会变得浓密而稀疏。为了更新采摘面上的枝条,必须进行重修剪而不是轻修剪,这就是深修剪。一般来说,深剪程度是将树冠表面10-15厘米的绿层剪掉,即基本上把上一年留下的枝叶全部剪掉。对于大叶茶树来说,要达到砍下20-30厘米的目的。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损失,不宜短时间进行。通常每三年做一次比较合适。贵州省大部分茶区在春茶收获后进行深修剪,将相对减少当年的产量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快速恢复。
2、密植茶园的修剪
密植茶园投产后,大棚已关闭,下部叶片光照较差,茶园采摘面积和生产枝密度保持稳定,增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为了使茶树芽长得更多更快,必须利用群体顶端的优势,保证芽重,加快新梢生长,增加采摘轮数,从而提高生产力。因此,要尽量减少一年生轻剪对芽的伤害,充分利用秋冬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部丰满腋芽的生长优势,实现持续增产。因此,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即只剪掉鸡爪枝和树冠的长枝。这种修剪方法既能保证芽的数量,又能增加芽的重量。比一般光剪法提早5-7天萌发。春茶可提前10天以上开采,产量可提高20%以上。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进行。也是密植茶园协调个体和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连续修剪,如果树高增长过快,可以通过深修剪来调整。由于密植茶园的树冠面较大,走道往往连接紧密,影响了茶园的农业生产和通风透光。每年秋冬(或春茶前)可修剪一次。
3、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从嫩枝到地下的各个部位都会发生病虫害。茶树病虫害种类繁多。据调查,我省茶树病虫害有500多种。其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害虫有:绿叶蝉、茶螨、粉虱、茶象甲、蛾类、茶蛀虫、介壳虫等;病害包括:茶饼病、叶斑病、红叶斑病、炭疽病、白斑病、圆斑病、茶煤病等。
以上是茶叶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请关注惠农学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