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全长5464公里,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仅次于长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属非常小的流量规模);流域面积逾75万平方公里。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候度猿人;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现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出现晚期智人。
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约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正如诗人左河水在以黄河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奔海》中所曰:“几环咆哮卷沙腾,一路狂涛气势宏。 裂岸穿峡惊大地,带云吐雾啸苍穹。”黄河流经地形区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5500公里,平均流量1774.57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桃花峪。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
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灌溉引起黄土含水量增大甚至达到饱和状态,当黄土斜坡下部存在饱和黄土层时,地震、振动都有可能使黄土发生液化,液化的黄土层几乎没有阻碍黄土斜坡滑动的粘滞力存在,造成土体强度丧失,在上覆黄土下滑力的作用下会促使该土层产生流动,加速黄土斜坡的失稳过程,最终形成黄土滑坡。
地震会造成大量黄土滑坡,且其数量由高烈度区向低烈度区逐渐减少,地震作用对黄土斜坡的破坏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直接破坏岩土结构,降低岩土体内颗粒之间的固有联结力;②引起坡体中粉细砂层、饱和黄土层液化,发生流动;③增加坡体下滑动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