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白牡丹茶的经典诗句
1. 关于白牡丹茶叶的诗句
关于白牡丹茶叶的诗句 1. 赞美白牡丹的诗词
1、《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
2、《红白牡丹》
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3、《白牡丹》
宋·张明中
看诗醉眼便醒苏,索句吟花一字无。虢国夫人呈素面,滕家仙子削琼肤。
4、《多叶白牡丹一干两花其一重台其一每叶之上间》
宋·周必大
品极王封壶有妃,其馀国艳视诸姬。上黄贵紫知无敌,藏白分青合付谁。
5、《白牡丹》
唐·裴士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6、《裴给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诗)》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7、《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唐·王建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柔腻于云叶,新鲜。
8、《偶得牡丹之白者赋之》
宋·赵蕃
梅花当冬吐冰雪,古今已复称高洁。春风草木争宠光,尔乃白乎无得涅。
9、《白牡丹》
唐·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10、《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
11、《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唐·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12、《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唐·徐夤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13、《和孔密州五绝 堂后白牡丹》
宋·苏轼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14、《赵园看白牡丹》
宋·陈郁
园林物物挟春光,独许名花压众芳。雨艳寒轻清入骨,雪肤香蒙白含间。
15、《次韵梁粹秋日白牡丹》
宋·方岳
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16、《去岁得黟江县牡丹数种今年开一枝盖白者谱中》
宋·韩元吉
黟江新样水晶球,冰雪肌香体更柔。弹压风光知第一,酴醾玉蕊见应羞。
17、《白牡丹》
宋·欧阳修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18、《安福殿千叶双头并枝白牡丹歌》
宋·宋庠
三月春风满瑶水,珍丛瑞薄纷难纪。皭若兹花四照中,扬蕤独茂千龄祉。
19、《白牡丹》
宋·王镃
翠云低护玉楼台,露洗香苞逐渐开。昨夜赏花人酒醉,月中错认水晶杯。
20、《子上持豫章画扇,其上牡丹三株,黄白相间盛》
宋·杨万里
暄风暖景政春迟,开尽好花人未知。轮与狸奴得春色,牡丹香里弄双儿。
21、《白牡丹》
宋·叶茵
洛阳分种入侯家,魏紫姚黄谩自夸。素质不为颜色污,看来清得似梅花。
2. 描写“白茶”的诗句,有哪些
1、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宋朝:晁说之《赠雷僧》 。 诗句释义:请不要离开太快, 停止流浪了一会儿, 我有白茶 "四明12雷霆" 请品尝。
这句话告诉作者, 希望朋友们不要离开太快的感情, 愿意用珍贵的茶让他品尝。 2、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
——出自宋朝刘学箕的《白山茶》。 诗句释义:白茶确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异国情调茶, 就像上帝给法国玉器的精致和美丽一样。
这句话是对珍贵白茶的赞美。 3、白茶照人冰雪同,红茶烧空猩血红。
——宋朝:刘学箕《醉歌》。 诗句释义:白茶汤颜色冰清可以反映在像冰雪一样的身影中, 红茶汤干燥过度后离开茶就像鲜红的血。
这句话显示了白茶和红茶汤的颜色差异, 也反映了作者对茶汤的仔细观察。 4、“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
——宋朝:释师一《偈颂七首》。 译文:打破炎热的天气可以依靠黄梅雨带来凉爽,想清醒心灵却依靠白茶。
这句话表明作者喜欢白茶,觉得白茶有清爽的头脑,清醒而自觉的作用。 5、“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宋朝:徐月溪《山茶花》。 译文白茶也分为档次,陈年好白茶就像玉石一样珍贵。
这句话表明,笔者对待白茶是一种追求,希望能在一年中品尝到老白茶。
3. 关于牡丹的诗句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4. 关于“白茶”的诗句有哪些
《酬周相公见赠》年代:唐 作者:贯休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
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
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余霞始是霞。2.《怀东湖寺》年代:唐 作者:齐己铁柱东湖岸,寺高人亦闲。
往年曾每日,来此看西山。竹径青苔合,茶轩白鸟还。
而今在天末,欲去已衰颜。3、《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年代:宋 作者:苏轼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4.《书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乞得身归镜水滨,此生真作葛天民。
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瓮酒又篘三斗熟,园花时报一枝新。
挂冠更作黄冠计,多事常嫌贺季真。5.《赠雷僧》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便觉罗川风景好,为渠明日更重来。6.《白山茶》 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
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功,幻质本春工。
皓皓知难污,尘飞谩自红。7.《醉歌》 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读书求见古人心,闭门不知青春深。
夜来东风扫浮云,晓光薄林生遥岑。搜寻不觉出门去,绿暗溪边杨柳路。
诗章立顾不复作,会景那知自成句。归途晤晤谁与从,眼前物物俱春工。
崇桃积李事已晚,牡丹正丽酴醾稼。白茶照人冰雪同,红茶烧空猩血红。
金沙雨晴翡翠积,海棠露湿胭脂重。急呼诗月唤酒伴,高堂共泛琉璃钟。
夜阑秉烛相对语,谩道今人不如古。古士放达醒者稀,今人不饮徒自苦。
8.《偈颂七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一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万缘俱不到,物外野僧家。
5. 关于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标题:惜牡丹花二首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七绝内容:--------------------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标题:牡丹花年代:唐作者:罗隐体裁:七律内容:--------------------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标题:牡丹花二首年代:唐作者:徐夤体裁:七律内容:--------------------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6. 有没有人喝过白牡丹这款茶的
白牡丹茶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等地,是中国福建历史名茶,属于白茶类;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冲泡后毫香鲜嫩持久;滋味清醇微甜;汤色杏黄明亮或橙黄清澈;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之誉;白牡丹按其制作的原料可分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
白牡丹的制作工艺很简单,只有萎凋和焙干两大工序。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具有祛暑、通血管、明目、抗辐射、解毒之功效。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
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白牡丹,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放,故名。1922年以前创作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1922年政和县亦开始制作,渐成为本品的主产区。目前产区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选取毫芽肥壮、洁白的春茶加工而成。本品采用福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其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
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叶态自然,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香味鲜醇。白牡丹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冲泡后绿叶衬嫩芽,宛如蓓蕾初绽花朵,绚丽秀美;滋味清醇微甜,毫香鲜嫩持久,汤色杏黄明亮,叶底嫩匀完整,叶脉微红,布于绿叶之中,有“红装素裹”之誉。(李姿筱提供)
那道茶的风景散文
全国各地公务员平均工资:
一等: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这些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省平均月收入应该在3000元以上。
二等:辽宁、海南、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青海、陕西、湖北这些经济较发达省或者国家给边疆补贴、西部开发补贴的省份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800元左右。
三等:河北、湖南、云南、山西、福建、河南、湖南等省份,这些省虽然经济不是太发达,但每次涨工资,国家都给予拨款帮助,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200元左右。
四等:山东、安徽、贵州、江西、广西等省。山东省经济还可以,但如果没有国家拨款自立更生很困难。安徽、贵州尽管国家拨款,但经济较差。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000元以下。
当一道道梯形的西湖茶园的绿色扑入眼帘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了杭州西湖龙井村狮峰山下,看到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他心中欢喜,也学着采起茶来。刚采了一把,忽有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匆忙打道回宫,才知太后因饱食过量的山珍海味,肝火旺盛,双眼红肿,并无大恙,于是,安下心来。过了几日,皇儿来报,但觉一股清香传来,原来是自身携带的茶叶飘散的郁香,便将茶叶拿来泡饮,太后饮后,顿感眼不红肿了,胃不胀了,道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便传令,将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茶园,因有了这个美丽的传说,更增加了西湖龙井茶神秘的色彩。行走茶园,采茶女身着花衣,头裹花巾,腰挎茶篓,头顶一方蓝天,她们的身影隐隐约约在绿丛中。诗曰:“双双相伴采茶枝,细语叮咛莫要迟。既恐梢头芽欲老,更防来日雨丝丝。今日西山山色青,携篮候伴坐村亭,小姑更觉娇痴惯,睡倚栏杆唤不醒。”生动地描绘了采茶女娇柔憨态的姿容,以及采茶时绿野仙境的氤氲空朦,似一幅画卷轻起于内心深处。
而今,这个季节,春风怡荡,到处莺歌燕舞,高远的江西武功山上,仍然是白雪皑皑,春雪肆无忌惮地横扫沟壑丛岭,白茫茫的雾凇,万里冰雕玉砌,高山之上的茶园该是被覆盖了厚厚的棉被。雪就这样不分冬、春季节的轮回,任其飘洒漫舞。
或许,我只有在记忆里,去回望那条黄泥裸露的蜿蜒梯形小道。就在去年,早春三月,在武功山箕峰道口,海拔1300米处,同样有一道绿色的茶园,已是午时,云雾缭绕,晨露打湿了冒出淡白色绒毛的'茶尖,只有米粒般大小。同行的人说,这是武功山茶,可采其茶尖解渴润肺,我随手摘一片入口,先是苦,而后涩,再接着就有馨香散漫心田。
因为有茶,浸腻在杯中,捧在手里,调其滋味,茶就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物。古有苏东坡曰“人不可一日无茶”,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称“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好的饮料”,日本人则称茶为“原子时代的饮料”。江西省安福县地处丘陵地带,宜林的荒地,适地适树,自然成了产茶的重要地区,种茶的历史悠久,茶的品种多样。武功山茶,选用武功山云滋雾养的高山嫩茶,辅以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明目、健脑提神、益寿延年之功效。还有谷源山云雾茶等等,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农家自制的粗茶,因加工粗糙,经脉略粗,但是,它依然是待客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着暖暖的茶水,人与人之间,天南地北地海侃,这是轻闲、年节时候最悠闲的享受。
那些铁观音等等名牌茶自不必说,耳濡目染的当属安福的表嫂茶,已被列入第四批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俗”类。对于安福南乡的妇女来说,“表嫂茶”是她们一年中不可缺少的开心茶,本村已经结婚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喝茶时,女主人要用自制的上等土茶或者珍藏的好茶。茶盏中除了好茶叶,还有佐茶的黄条萝卜(胡萝卜)、盐油爆炒的青皮豆、咸姜、甜姜、玉兰片、炸薯片、腌香椿、橙皮干以及香蕉、橘子等食品小吃,每只茶盏中还放一根五寸长左右的竹签,便于表嫂们扒搅茶点享用。不仅喝茶汤,还要把茶料都吃掉,茶喝够了,就用竹签把茶料拨出来吃掉,看到空碗,主人就知道客人喝好了,不用再加水了。喝着表嫂茶,所有的矛盾恩怨全部在茶饮中一笔勾销,表嫂茶是南乡民间最好的一剂良心药。
品茶,时光流溢,沉淀在青涩的苦中,加上清淡的温开水,再品,新添清甜余香。或许,生活如茶,茶如人生,平淡中,茶,见其本色,那段历程,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唯有清甜才是其最珍贵的缱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