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柑橘树怎样种植最好

一、栽植

柑橘树怎样种植最好

1、计划密植

指种植密度,早期接近,后期稀疏,通过疏伐或套种实现后期逐年锁定。

具体种植方法:通常采用双种方法,即3×4米通常种植,56株每亩种植1.5×4米,112株每亩种植。

2、计划外的密植。指定种植时,规划密度通常为3×4米。

3、栽植方法。

种植前,先根据位置挖种植坑。坑体的长度和宽度通常为0.8米,深度为0.7米。挖坑后,用复合肥或表土回填。

春季最好的种植时间是2月至4月。如果是容器苗,可以在夏天以外的时间种植。种植时,幼苗应垂直放置在巢中央。栽植深度应与树干、根颈和土壤表面的黄化交界处相等,不宜太深。

如果是容器苗,种植时要站起来伸长,下根适当拍打一些有营养的土壤,然后用湿润细土与根结合,压实土壤后,以苗茎为中心做30厘米大小,离地面20厘米高的板材。

然后,将柑桔幼树的根部浇灌3天,3次浇水3天,使柑桔幼树得以存活和生长。

4、有效提高柑橘果树成活率的技术

4.1选用优质苗木

苗木质量是影响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尽可能选择技术水平高的苗木,如无病虫害、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节间短等。栽植前,应认真选育苗木,剔除不合格的弱苗、伸长苗、损伤苗等,安排苗木。

4.2整理根系

从苗圃挖出果树后,树根受到了伤害。为了减少伤害面积,有必要组织起来。用剪刀拔除部分主根,将大侧根从损伤处切平,不要斜切,伤口容易愈合。

4.3整理枝叶

根系被切断后,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蒸发地上的枝叶,切断2/3的枝叶,减少蒸腾,从而提高成活率。

4.4定植技术

1、应注意施用足肥和营养液浸泡根部,可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加速根系生长恢复,提高成活率。

2、去除移植关节处的膜。如果不释放嫁接膜,嫁接接头上下部分的生长会变厚,但嫁接接头的生长不同步,风吹时很容易从嫁接接头上脱落。

3、理顺根系。将幼苗放置在一个固定的洞中,使根系平整,使根系展开,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将幼苗放入种植孔,覆盖一层细细的土壤,浇灌脚和树桩水,使根土紧密相连,再覆盖1层土壤。

4、注意婚姻界面。柑橘类果树要想正常生长,必须表现出亲缘界面,而杨梅、李子、桃、板栗等果树则不应出现结合体界面。种植后,用秸秆、茅草、农作物秸秆或猪粪和牛粪覆盖树桩表层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恢复生长。

4.5覆盖地膜

种植完成后,将周围的蝎子制成以固定幼苗为中心的浅锅形状,并用80-100平方厘米的覆盖物覆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抗旱,保护芽,促进芽的早期生长。

4.6肥水管理

恢复根系生长的关键是种植后每隔10天和20天用化肥和水灌溉一次果树。

4.7定干

根据栽培要求,在一定的茎高处切出35个完整的芽,切口光滑,不分裂,用密封剂或塑料膜处理,防止失水、干燥。在春风频繁的地区,应设置支撑点,以防止树身震动。

二、柑桔幼树种植后的管理

按照“促进前后期”的管理原则,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水分及时追施新种苗,并及时追肥,同时注意预防和控制苗期的病虫害。尝试为幼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施肥管理

1、第一年的剂量。苗木成活后,按几次施用的原则,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水和肥料。随着苗木生长的加快,逐渐加入少量的尿素和水、肥。一般情况下,尿素用量为50公斤水与0.1-0.25公斤水混合,不能超过。

2、结果前的剂量。种植后第二年,施肥改为每月一次,采用半圆沟或环形沟的施肥方式。施肥量0.5~0.8kg/株,施后及时覆盖。第三年,每季施肥一次,施肥量逐渐增加。氮是主要肥料,以磷肥、钾肥和蛋糕肥为主。

我们也可以采用从根部喷施肥料的方法。该技术通常采用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磷酸二氢钾0.2%磷酸二氢钾0.2%,完全混合后,在新梢铺叶时每次喷施一次。

2、土壤管理

在丘陵地区,土壤肥力往往不足。绿肥可根据当地条件种植,土壤可加深到冠层附近的土壤中,以改善土壤。种植绿肥。在冬季,大豆通常在10月至11月播种。蚕豆在成熟前被犁入土壤。

3、整形修剪

1、干燥。从地面上看,树干高度宜为30厘米,最多不超过50厘米,下面的所有侧枝均被切断。

2、整形。固定茎后产生的分枝称为主枝,应根据其所需的冠骨架很好地进行分枝。该原理使主枝垂直分布在树顶,中间为45°,下部向水平方向延伸,下枝的分枝数应为3支。在此之后,主要分支也称为主侧枝。在各分支之间应逐步延长2~3支。方法:采用绳拉法或竹杆法进行诱导造模。

3、修剪。在塑性剪枝的基础上,人工擦除或切断多余的枝条,然后去除或截断长枝。在这种情况下,夏梢往往太长,应该控制在20至25厘米左右。随着树冠的不断扩展,修剪的原则是:“看看树和修剪。”保持树木的形状,不要离开内厅,看到浓密的薄薄的。总之,在生长过程中,既要达到骨骼强度,又要实现树枝有序生长。

4、促花保果。

在种植2至3岁的树苗后,他们可以实施促进花卉和保鲜的措施,结果可以在第三至第四年开花。

具体做法是:

(1)控制射击并释放射击。在去年秋季,幼树进入结实期,即8月的头十天,嫩枝被强调,为下一年提供开花和结实的母树奠定了基础。

操纵时,在7月中旬对幼树抽发的新梢举行周全抹除或对太长的夏梢举行适当的短剪,让其按时抽发秋梢。

(2)及时包皮环切或结扎术。幼树新梢秋梢进入叶展期(叶色变绿前),用2把刀和3把刀摸刀或割断主枝的环状皮,每把刀的距离为2~3厘米。按相同的间距拧紧,环2次3次,花芽正常形成后松开。

(4)及时保存水果。幼树在开花后进入花端,然后开始第一个生理结果期,这是果实保存的关键时刻,激素可以用来稳定果实。

通常,加入92kg和50kg水的混合物,并混合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0.1%硼肥以喷洒幼果。

操作中必须把握两点。

首先,药品和肥料必须完全溶解和混合。

第二,只喷到最后,不要满树滴水,也不要重复喷洒。进入第二生理结实期(无果梗)时,用9203包水加50 kg水,其他方法相同,并采取二次保藏措施。然后,在5月底和6月底之前提取的新芽被完全抹去。

(1)整形

盆栽柑橘可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者爱好塑造特定树形。常见的有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半圆形;树形较高的塔形或纺锤形;适于厅堂或门侧陈列的圆柱形;树冠低矮而主枝向四周规则延伸较长的伞形;主干或主枝呈平垂状的悬崖形;较长的主干向上斜伸如臂的火龙形等等。不论何种树形,均要力争枝叶圆满紧凑,果实分布均匀突出,给人以自然美。

(2)修剪

柑橘一般分冬春修剪和夏季修剪两次。冬春修剪在无冻害地区可于采果后到春梢抽发前进行;在有冻害威胁地区应在严寒过去的春季进行。夏季修剪多在春梢停止生长至晚夏梢抽发之前进行。一年多次结果种类的修剪时期往往在采果以后进行。

①结果前的修剪

盆栽柑橘结果前以培养骨架,快速成形,促生整齐、健壮的枝梢为目的。常以短截为主,疏剪为辅,修剪量宜轻。

单芽切接苗一般在一次梢老熟后留10厘米左右短截定干,以促生主枝。主枝老熟后未抽发新梢前再行短截,促发分枝。同时,生长季要加强肥水管理,力争当年多次发梢、扩大树冠,保证最后一次秋梢适时抽发整齐。

为培养大型树冠,可于秋季转入大盆中,继续培养1~2年后再结果。期间仍要多短截促生壮枝扩大树冠。

②结果期的修剪

结果期修剪因柑橘种类、品种而异。普通柑橘类以秋梢为主要结果母枝,翌春开花,秋冬果熟。修剪要本着“促壮春梢,抹除夏梢,培养秋梢,抑制冬梢”的原则。柑橘前次梢对后次梢影响很大,一般春梢多则夏梢少;夏梢少则秋梢多。为保证有足够的健壮秋梢,必须控制夏梢。控制办法是减少夏季追肥和抹除夏芽。经过数次抹芽,可使树体营养丰富,促生整齐、健壮秋梢。培养秋梢的关键是适时放梢。过早易发冬梢,过晚生长不良。不同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放梢期。广东的放梢期一般在9月上旬。秋梢放出后,还要及早疏除过密枝,对过长枝留20厘米摘心,以促其充实健壮。

四季橘类各次枝梢均可当年成花,当年结果。其修剪原则是促生整齐一致的结果母枝,控制一致的花期和果熟观赏期。在广东为使春节赏果,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抽生夏梢并形成花芽。为此须进行三次修剪。第一次在春梢萌发前,在2~3级主枝上重短截,弱树可截至1级分枝处,一般留10~20厘米,目的在于促发健壮春梢。第二次在春梢基本老熟(约60天)时剪留15~20厘米,以促发二次枝。第三次修剪主要对抽发的二次枝轻微剪顶,以促花、整齐树冠的目的。准备促花,时间大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二次枝发生50天后。

(3)促花方法

①加强营养管理

柑橘年生长量大,结果多,需肥也多。其中促梢期、新梢转绿期、花期、幼果迅速膨大期、干旱处理后恢复肥水期,是需肥较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对冬春形成花芽的柑橘种类,可在10~11月(北方9~10月)施足肥料,保持叶片浓绿,在秋冬时节喷0.5%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②干旱处理

新梢停长后,适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形成。一般冬季控水,可促进春季开花的柑橘种类的花芽分化;夏季适时控水,可促使四季橘类当年成花并开花结果。

干旱处理关键要把握控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控水程度。对四季橘类的夏季控水开始时间应以叶片转绿,枝条基本充实,但尚未老熟时为宜,大约萌芽后25天左右。此时,用手摸叶不粘手,也不觉得发硬。如开始时期过早,因营养积累少,易落叶,成花质量也差;过晚,则叶芽已形成,难于向花芽转化。控水时间依品种、天气、植株长势而定。如金柑5~8天就开始形成花芽。控水后,一般弱枝比强枝成花早,同一枝条上部比下部成花早。控水程度,以叶片两侧内卷但尚未在中脉上交接时为宜。此时,盆土的含水量约为64%左右,当低于54.8%时,叶片常因卷曲过度而脱落。在晴朗夏日,控水第二天叶片即出现下垂并出现卷曲,以后每天中午和傍晚叶面喷水2~3次,以湿润叶片但不流淌为原则。喷水后叶片复原张开,以后又失水卷曲。当花芽形成后,即可停止控水。

③环割与弯枝

环割促花比干旱处理促花省工省事,不受气候影响,落叶少,促花时间短。但仅适用于旺树、旺枝。以秋梢为结果母枝的春季开花种类一般在12月中旬进行,对直立性强枝也可9月份进行。四季橘类一般在夏季进行环割,具体环割时期按母枝梢龄计算,梢龄20~25天环割最好。环割圈数依生长势而定,一般割一圈,过旺时割两圈。也可在主干环割后,再在生长特旺的大枝基部割一圈。环割后15天左右叶片变黄,25天即可达到促花目的。

弯枝即将直立壮旺枝拉至水平状,多用于佛手等不易成花品种,及其他品种的旺树、旺枝上。广东佛手一般在9月份进行,可促进当年秋梢成花。

(4)保花保果

柑橘是一种开花量大而落花落果严重的果树,控制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是盆栽的重要技术措施。

①培养健壮的树势

健壮树势是保花保果的基础。培养健壮树势,主要通过合理的肥水和保叶护根措施来实现。具体措施有:防止伤根;转绿期及时供给肥水并对转绿不正常的植株叶面喷肥;及时防治红蜘蛛及潜叶蛾的为害;冬季喷10~15毫克/升2,4-D。

②人工授粉

对柚等自花授粉结实率低的品种,可在盛花期用毛笔醮花粉点授或直接用授粉树的花点授,能有效提高坐果率。

③疏花疏果

按照柑橘类果树正常叶果比,本着去弱留强,均匀分布原则,进行疏花疏果,也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措施。柑橘类果树的正常叶果比为:金橘6~10:1;金弹3~13:1;温州蜜橘24~28:1;甜橙42~48:1;代代30~38:1柑橘疏花疏果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先疏除过多过密的花蕾,以节省花期的养分消耗;第二次在小果发育到花生粒大小时进行,留果数为预定果数一倍左右;第三次定果,在生理落果后进行。

④摇花

盛花期摇动树冠,震落花瓣和花丝,使幼果见到阳光,可迅速转绿增大。

⑤喷水降温

花期遇高温闷热天气,易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可在傍晚向树冠上喷水降温。

⑥环割

对旺树旺枝,在第一次落果后或第二次小果脱落至适量时进行环割,能提高坐果率。

⑦花期喷硼

花期喷0.2%硼砂加0.5%尿素,是普遍采用的保花保果措施。

⑧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柑橘保花保果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2,4-D和赤霉素。具体用法:

谢花期喷50毫克/升赤霉素,或5~10毫克/升2,4-D加0.5%尿素有利于坐果;

壮果期喷0.5%尿素加15~20毫克/升2,4-D,可促进果实发育;

果实成熟前喷20毫克/升2,4-D,可防止落果。

⑨除芽

新梢生长常与果实发育争夺养分而引起幼果大量脱落。因此,花后萌发的新梢应在3~5厘米以下时及时摘除。

(5)防寒越冬

北方地区盆栽柑橘,做好防寒越冬工作十分重要。一般越冬温度为0~12.5℃,掌握在5~10℃比较安全。可在秋冬时节及时将盆栽柑橘入室养护。居室越冬要尽量创造一个低温、较湿润、空气新鲜、见光较好的环境。春季出室前,使盆栽柑橘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待晚霜过后再搬出室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