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蔬菜大棚阴天怎么保温

一、应对低温 连阴天气来临时,提高大棚的保温性能非常关键。 生产中若遇连阴天气蔬菜生长受到影响后,如瓜类蔬菜表现为化瓜、花打顶,茄果类蔬菜表现为黄叶,果实不膨大等,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要想使连阴天气里的棚菜正常生长,首先要解决好大棚的保温问题。 保温措施力求及时周到

蔬菜大棚阴天怎么保温

连阴天气之所以会出现冻害,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菜农收听天气预报不及时,采取措施过晚造成的。因此,增温措施一定要在连阴天来临之前及时周到地做好,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其措施一是注意调节揭膜、放膜时间。只要不下雨、下雪,但凡有一些散热光,也要揭膜,但时间可比晴天晚半个小时,下午放膜时间要比晴天早半个小时,以利于棚室保温。二是为了达到好的保温效果,可在小棚上面加盖一层无纺布或遮阳网等保温材料。三是增设“棚中棚”。在出现极端低温天气时,可选择增设“棚中棚”加以保温。四.在大棚北面和西面加盖“围裙”,即用草苫或稻草竖立着覆盖,以减少西北风吹袭和散热量,利于该处蔬菜生长。五是在蔬菜生长低温阶段,叶面喷施防冻液或磷酸二氢钾营养液,可起到防寒受冻、保花保果的作用。 阴雪天防棚内夜温偏高

连阴天保温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需要合理调控。遇上雪天,夜温很容易反弹,植株白天积累的光合营养少,而夜间消耗的多,很容易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因此,连阴雨雪天气调控好夜温至关重要。

在雪天,一般大棚放下草帘后棚内温度有一回升的过程,一般来说,回升2 -3℃ ,若闭棚前温度高于 20℃ ,则上半夜温度偏高,就容易出现呼吸作用过量消耗营养,造成作物生长不良。因此,除合理关风闭棚外,闭棚后还要检查棚内夜温的情况,若发现夜温偏高,则应将棚内的“棚中棚”、棚外的“围裙”等保温措施撤除,若上述措施仍不能将温度降下,可将小棚上无纺布遮阳网掀起,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二、降湿应采取综合措施 多数菜农都在连阴天采取加大放风力度和控制浇水等最基本的措施来降低棚内湿度,其实,降湿的措施还有很多,须综合预防才行。 一是及时消除棚膜流滴。连阴天里,棚膜流滴严重,可以用杰效利或者豆面稀释后喷洒于棚膜上,对防止流滴有一定效果。二是覆盖地膜。三是提高棚内温度。棚内温度升高,空气饱和度即增大,相对湿度相应地就减少。但是在冬春,外界温度低,棚内温度高。如果早放风排湿,棚内积攒的热量一旦排出去,棚温下降使空气饱和度变小,反而使相对湿度升高,棚内轻则“起雾”,重则结露滴水。四是喷药时改喷雾为喷粉和烟雾剂防治,避免人为增加棚内湿度。连阴天时,棚内易暴发病害,但又不得不用药,因此最好选用百菌清烟剂、速克灵烟剂等广谱杀菌剂进行预防。五是注意合理浇水。冬春棚温低、光照弱,一旦浇水过大很容易导致棚内湿度持久不降,所以连阴天时,浇水要看墒情,盲目浇水将降低大棚土壤和空气温度。所以要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数量,并实行隔行浇水,以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 

生产中很多菜农用地膜将棚内地面几乎全部覆盖,虽然极大地降低了空气湿度,减少了病害发生的机会,但这样做一是阻碍了空气与土壤的气体交换。全棚覆盖地膜后,氧气进入土壤和二氧化碳散出土壤受阻,导致土壤内二氧化碳积累、氧气缺乏,蔬菜根系呼吸强度下降,空气中也得不到土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补充,蔬菜生长受到影响。二是全棚覆盖地膜使土壤有害气体增加,导致伤根。地膜全棚覆盖在影响土壤气体交换的基础上,由于土壤氧气含量的降低,土壤微生物进行厌氧呼吸或对硝态氮肥进行反硝化作用,产生还原性气体,如一氧化氮、氧化氮等,严重影响蔬菜根系的正常生长。可在操作行内撒施稻壳、稻麦或玉米秸等作物秸秆。一方面直接阻止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另一方面作物秸秆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这些作物秸秆在腐烂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棚内温度和蔬菜的光合作用。 三、及时补光 连阴天气里,弱光是制约大棚蔬菜产量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是连阴天棚菜补光要分秒必争。冬季和早春温度低,且夜长昼短,再遇上连阴天,无纺布或遮阳网或草帘迟迟不揭,蔬菜的见光时间就更短了,若持续的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连阴天里大棚蔬菜补光工作要分秒必争。连阴天只要不下雨雪,就要揭去覆盖物,让蔬菜多见光,并要尽量早揭晚盖,切忌全天不揭。当然,揭去覆盖物后,若棚内温度降得过低,可再将其盖上。

二是选用优质大棚膜,勤擦棚膜。大棚薄膜的质量直接影响透过的光照强度和光质,所以必需选用优质的棚膜。连阴天本来光照就弱,若棚膜上灰尘过多,使其透光率明显下降。因此,要常清洗掉棚膜上的尘埃与污物,特别是下雪天还应随时清除积雪,保持膜面洁净,使棚膜尽量保持较高的透光率。

三是在连阴天到来前,要及时整枝、打杈,打掉老叶、病叶、死叶,对改善棚内蔬菜光照条件,提高蔬菜产量也有明显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整枝打杈工作切忌在阴雨天气里实行,以免留下伤口后利于细菌性病害的侵染。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一、平整土地

大棚蔬菜种植的第一步就是平整土地。要对土地进行翻新和除草,同时还可以根据种植的蔬菜,在土中加入一些底肥。肥料不宜过浓,不然会导致土壤硬化等变质现象。

二、合理搭棚

大棚的跨度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12米,长度不超过120米。最好在三面都有土墙,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温。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钢材立架,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选择无滴膜在棚面进行覆盖,这样可以增加内部的温度。

三、蔬菜选择

由于大棚本身的特性,蔬菜的选择要满足几个要点。第一是光照要求低,冬季本身光照时间就不长,加上大棚的遮盖更会减少阳光进入,所以一定要选择耐阴蔬菜。第二是抵抗力强,大棚的通风能力一般,所以植株必须有抗病害的能力。第三是耐高湿,大棚内湿度往往很高,而且很难进行控制,所以蔬菜一定要耐高湿。

四、调控温度

大棚的一大优点就在于保温性好,这样才能为一些蔬菜提供生长环境。但温度不宜太高,要控制在33℃以下,高于这个温度后要立即降温,可以开棚通风。

五、滴灌浇水

由于大棚的湿度较高,所以浇水不宜多,一般用滴灌的方式比较好。滴灌本身也能节约用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北方地区,要想在四季都能食用到新鲜的蔬菜,必须靠大棚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是蔬菜中的主导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保证蔬菜的品质,必须掌握蔬菜栽培技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搭建大棚

在搭建大棚前应确定是用来长期栽培蔬菜还是短期栽培,长期栽培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比较高、设施齐全,坚固的大棚。如果是用来短期栽培,可搭建简易的大棚,可降低投入成本。符合高标准要求的大棚,应具备高为2.2米以上、跨度为12米左右、使用金属或木质材料建设等基本条件。短期栽培蔬菜搭建中棚或小棚即可,标准为高度1.5米左右,跨度为3-5米。大棚内的土地面积主要依靠大棚的长度来确定,如果蔬菜栽培的量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大棚的长度。

二、选择蔬菜种类

为了合理利用大棚,不至造成浪费,提高大棚投资回报率,应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蔬菜的栽培及生长规律,在不同季节进行套作和间作,使大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春季以栽培黄瓜、番茄、茄子等时令蔬菜为主,夏季可栽培豆角、辣椒等,秋季可栽培大头菜、花椰菜等,冬季可栽培油麦菜、生菜、菠菜等,也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栽培品种进行调整。进行套作和间作,就是按照蔬菜不同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交替栽培,使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三、栽培与管理技术

3.1育秧栽培

采取育秧栽培的方法,可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及生长效率。育秧一般是在钵体中进行的,钵体多用塑料制成,具有吸热保温的功能。土壤是秧苗生长的重要依托,育秧前应先进行营养土的配制,可选择山地腐殖土,过筛后与腐熟的有机肥掺混均匀,有机肥也需过筛。土和肥的比例为3:1,混匀后装入每个钵体内中。有机肥以鸡粪或牛粪农家肥为宜。用这种方法配制成的营养土,肥力高、疏松性好,可保温保墒,有利于幼苗根系发育,培育出健壮蔬菜秧苗。营养土配制完成并装入钵体后,在每个钵体中播种2-3粒,用薄土覆盖,再适量浇水,使钵体内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待秧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分苗定植,即将秧苗分植在大棚土壤里。定植时可先将适量的生根粉撒在栽植坑里,可起到壮根的作用。

3.2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定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以确保为秧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可以用水控制土壤的温度,避免发生低温冷害。浇水要在晴天、棚内温度达到20℃以上进行,避免浇水导致土壤温度过低。

(2)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应根据秧苗的生长和土壤表面的板结情况,适时进行。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清除田间的杂草。培土一般一年中需进行2-3次,幼苗期培土易浅,防止伤到苗根,成秧期可稍深,彻底破坏土壤板结,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使幼苗在适温和良墒的条件下生长。稍深培土还可以将杂草根部斩断,防止杂草再生。

(3) 适时炼苗

幼苗的生长期应进行适时炼苗,提高秧苗的抗性,使其对温度变化逐步适应。炼苗可选择在晴天进行,将大棚的通风口打开,进行适当通风。晴天时大棚内的温度会达到30℃以上,可利用通风的方法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让秧苗适应稍低的温度环境,可以防止冻害或其它病虫害。

四、大棚的保温措施

大棚蔬菜栽培,控制温度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大棚白天的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温度会大幅度降低。为了防止秧苗出现冻害,应采取为大棚保温的措施。

4.1盖草帘

可采用晚上加盖草帘,白天揭去的方法,达到为大棚保温的目的。加盖草帘后,可减少大棚热量散失,使夜间大棚内的温度也能保持在18℃左右,比较适宜秧苗的生长。

4.2覆地膜

大棚育苗应以三膜育苗的方式为宜,三膜即覆盖三层地膜保温。第一层膜可在播种后覆盖钵体或苗床上,第二层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部50厘米处,双膜覆盖可以有效地隔绝冷空气。而第三层膜应在夜晚气温非常低时覆盖,在第二层膜上方3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膜。三重保险,可以确保幼苗远离冻害,健康生长。而在幼苗定植栽培后,要在地面上覆盖一层地膜,覆盖时应将地膜支起,与苗的尖部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使秧苗生长空间内的氧气充足,并可以较好地储存热量。如果遇到极严寒天气,在夜晚于棚顶加盖草帘的同时,还应在草帘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形成新的保温隔寒层,可防止大棚内温度过低。

4.3地膜选择

地膜应尽量选择深颜色的,有利于紫外线顺利透过地膜,辐射至大棚内,起到杀菌作用,还可以抑制秧苗徒长,提高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力。另外,深色膜还具有保温性好的特点,更有利于保温。浅颜色的地膜会阻止紫外线通过,不利于大棚内秧苗的生长。

五、防治病虫害

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包括菌核病、灰霉病、霜霉病、蓟马、粉虱等。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经常对大棚进行通风炼苗,增强秧苗的抗病性。将大棚内的温度和温度控制好,因为许多病虫害都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病虫害发生后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将发现的病秧拔除,利用对症的农药兑水后喷洒。

六、结语

总之,栽培大棚蔬菜,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良好渠道,也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各地应该鼓励和支持大棚蔬菜栽培业的良性发展,为这项产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也应对大棚蔬菜栽培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大棚蔬菜栽培得到进一步发展。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喜欢笔者文章的朋友欢迎转发、评论和分享,我们下期见,拜拜。

3316阅读

搜索

一亩大棚造价明细

温室大棚造价明细表

30平玻璃温室大棚造价

一亩大棚建造费用

玻璃连栋温室大棚结构

3000平米连栋大棚造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