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栽培茄子易出现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
保护地茄子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蚜虫等,病害主要有茄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等。
(1)红蜘蛛 又名火蜘蛛,虫体为红色或橘红色,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枯焦。
预防红蜘蛛应加强中耕,消除杂草,减少虫源,发现田间有虫害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喷1遍,喷2~3次。
(2)茶黄螨 虫体小,肉眼看不出。茶黄螨繁殖速度快,若防治不及时则迅速蔓延。
茶黄螨主要以成螨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越冬,靠风吹和自己爬行传播。成螨和幼螨集居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被害部位表皮细胞木栓化,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增厚变硬。叶片被害后停止生长,叶背面变成茶褐色,叶缘向背面卷曲。
当发现田间个别植株嫩叶有变小增厚,发硬、叶背油浸状时,立即用药防治。可用3%的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20%的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植株。喷药重点部位是植株的上部嫩叶、茎及生长点、花蕾和幼果。
(3)蚜虫 喜食番茄嫩叶及生长点,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皱缩卷曲、变黄。
蚜虫主要分布在叶背面,因而叶背是防治重点。防治蚜虫应选择不同性质的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
防治蚜虫可利用蚜虫对**、橙色的趋性特点,在**或橙色纸板上涂抹废机油诱杀有翅蚜。也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的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防治。
(4)茄子绵疫病 保护地茄子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茎叶。受害部分以老熟果实为主,发病初期病部生水浸状圆形小斑,最后扩展到整个果实,病部逐渐收缩、变软,表面出现皱褶。高温条件下病部生出浓密的白色绵毛状菌丝,果肉变黑腐烂。
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流行。因此保护地栽培茄子应控制空气湿度,及时摘除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发病初期用58%的瑞毒锰锌400倍液,75%的百菌清液500~600倍液,25%的瑞毒霉800倍液,40%乙膦铝2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茄子褐纹病 主要危害茎、叶及果实。
叶受害初生白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暗褐色。茎被害后病斑棱形,边缘深褐色,中间黑白色。果实被害初生褐色圆斑,稍凹陷,病斑表面轮状排列许多小黑点。发病期整个果实腐烂,常脱落或干瘪悬挂在枝上。
预防茄子褐纹病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灭菌。进入结果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75%百菌清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
(6)茄子黄萎病 一般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脉间变黄,叶片萎蔫,以后上部叶片也逐渐萎蔫,病株果实变小变硬,受害严重时全株枯死。剖开根、茎及叶柄,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茄子黄萎病应以防为主,注意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定植茄子前可用2~2.5千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地面,翻入地下25厘米深处。也可在定植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克。
茄子的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
茄子病害
1、黄萎病
症状:病害大多在坐果后发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整叶变黄,叶缘向上卷起。病情严重时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茄子黄萎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多?硫姑乳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1次,毎株0.5升,安全间隔期10天。
2、蚜虫
症状:成虫和幼虫聚生于心芽和叶背,吸取茄汁液,叶片衰弱,停止生长。严重时,出现煤斑病,叶片布满黑色煤斑,导致叶片枯死叶。?
茄子蚜虫
防治方法:(1)、可用烟剂熏蒸,傍晚闭棚前点燃,熏蒸l昼夜;或用10%o氰戊菊酯烟剂500克,把烟剂均分成4~5堆,于傍晚闭棚前点燃,熏蒸1昼夜;也可用1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可以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次,安全期间隔10天.
因为解决茄子的蚜虫和病害问题,现在老王心情可是很好!
茄子的病害主要有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灰霉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茄子僵果、裂果等;虫害主要有茶黄螨、烟青虫、红蜘蛛、茄二十八星瓢虫等,防治方法如下。
黄萎病
俗称半边疯,是由半知菌亚门的大丽轮枝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叶片受害,发病初期,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逐渐发展到全叶,在晴天中午前后出现萎蔫,夜间或气温降低后又恢复正常,病叶由黄变褐,向上卷曲,严重时病叶脱落,只剩下空秆,有时半边发病,半边正常。病菌以休眠菌丝,微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由茄子根部伤口侵入,靠种子、病土、农家肥、水流和移苗传播,定植时气温低、地温高、大水漫灌、移苗伤根太多等情况下容易感病。防治黄萎病最好采用托鲁巴姆嫁接,还可在定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定植缓苗后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量0.3千克,7~10天1次,连用2~3次。
褐纹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茄褐纹拟茎点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上面轮生许多小黑点。病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扩散,在雨季、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容易感病。防治褐纹病在幼苗期或发病初期,可喷布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成株结果期可喷布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1次,连用2~3次。
绵疫病
是由鞭毛菌亚门的疫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果实受害最重,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边缘不明显,轻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表面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收缩成僵果;受侵染的果实,收获时没有病斑,但经过1~2天会全部腐烂。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靠风雨和流水传播扩散,田间湿度大,低洼、雨后排水不畅、偏施氮肥等情况下容易感病。防治绵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防治,7~10天浇1次,连用2~3次。
灰霉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果实多在幼果期发病,初期果蒂周围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扩大后颜色变暗并凹陷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较厚的灰色霉层。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靠气流传播扩散,低温、高湿或激素处理后营养不良容易感病。防治灰霉病可及时人工摘除残花瓣,也可在发病初期采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用2~3次。
僵果
是由授粉受精不良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果实生长停滞,小而不正,果肉僵硬、发黑。防治僵果可采取精选种子、培育壮苗、配方施肥、适时浇水及激素处理等措施。
裂果
是由浇水不均及害虫危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果实纵裂或果顶横裂,果实纵裂主要是供水不均造成的,果顶横裂主要是茶黄螨造成的。防治裂果主要采取均衡供水及及时防治茶黄螨等措施。
茶黄螨、烟青虫
参阅观赏辣椒中茶黄螨、烟青虫的防治。
红蜘蛛
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以成蝶、幼螨和若螨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初期叶片上出现灰白色小点,以后逐渐变成灰白色斑和红色斑,严重时叶片反卷,焦枯脱落,果实受害,变硬,呈灰色。主要以成螨在树皮及土缝内越冬,靠自身吐丝、风雨、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扩撒。防治红蜘蛛的方法与防治茶黄螨相似,可参阅相关部分。
茄二十八星瓢虫
鞘翅目瓢虫科害虫。成虫两个鞘翅上各有14块黑斑,可用以区别七星瓢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茄子叶片、果实和嫩茎,叶片的叶肉受害后残留网状表皮,形成不规则的透明凹纹,果实受害后,果皮变硬,呈灰色,果肉变苦。以成虫在土穴、篱笆及壁缝等处越冬,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并相互残杀。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0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