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土的划分

对水稻土的划分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认为水稻土不是一个独立的土壤类型,只能从属于其它有关的土类,第二种认为水稻土的形成与地带性因素关系密切,因此首先应按地带进行划分;第三种起源于地带性土壤,水成土和半水成土。

水稻土的划分

水稻土在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成土因素的双重作用,而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与还原交替,以及物质的淋溶、淀积,形成特有剖面特征的土壤。

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

扩展资料:

培肥管理措施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这是保证水稻土的水层管理和培肥的先决条件。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肥水稻土的腐殖质系数虽然较高。

而且有机质含量可能比当地的旱作土壤高,但水稻的植株营养主要来自土壤,所以增施有机肥,包括种植绿肥在内,是培肥水稻土的基础措施。

在合理施用化肥上,除养分种类(如北方盐化水稻土的缺锌)全面考虑以外,在氮肥的施用方法上也应考虑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气态氮损失,应当以铵类化肥进行深施为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稻土

一 改良土壤

二 选择耐盐碱水稻品种:

其中如:绥粳1 号、松粳1 号、藤系 138、东农415、合江22 号、寒九、吉粳63 等,都具有白根 多、根量大、分蘖多、生育旺盛、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它们是首选的耐盐碱品种。 2.提前准备所需物资 在育苗前,要提前准备所需物资,以备不时之需。一是有机肥的准备。要准备足够的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如果按照每栋大棚的规格为60 米×6.4 米计算,需要腐熟农家肥3—4 立方米。 二是对工业浓硫酸的准备。由于盐碱地盐碱性十分强,为了降低床土的盐碱性,使用工业浓硫酸进行调酸,需求量一般是每公顷水田50 公斤。 3.水稻育苗 3.1 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的选择也是盐碱地育壮秧、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可轻视。不同的地区对育苗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因地制宜。如:北部地区,苗床要选择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再挖出30—50 厘米的排水,床面要高出地面10—20 厘米;然而西部地区就有所不同,由于西部风沙较多,一般采用地下床(地下10cm),这样有利于保温保墒。但是无论选择什么地带作为育苗地,都要施用有机肥,以起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基础肥力、中和土壤酸碱度、降低PH 值等作用。 3.2 选择中性或轻盐碱性土作为床土 在品种、育苗地选择之后,需要慎重的一项就是对床土的选择,在选择床土时,尽量选择中性或轻盐碱性的,同时床土中应该施用一些肥料,以便增加床土肥力、降低盐碱性。 3.3 通风炼苗 为了促进稻苗茁壮成长,还要适当的进行通风炼苗,搞好温度,并且做好水分管理,这样不但利于稻苗的健康生长、而且长出的稻苗抗病性强。 4.插秧 盐碱稻田具有解冻偏晚、插秧期短、返浆时长间等特点,农民在种植水稻时,一定要掌握好温度,不可过早或过晚,确定好温度后,集中力量突击插秧。一般情况下,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1℃时,时间是5 月5 日—30 日为最佳插秧期。 在插秧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来确定插秧密度。如:施肥水平较低的地区,插秧密度就相对小一些,一般在 26.4cm x10cm 为宜;相反,施肥水平较高的地区,插秧密度就相对大一些,一般在30cm x10cm 为宜。 5.稻田管理 5.1 完善的灌排水系统 水稻是一种需求量很高的一种农作物,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需要的水量也是不同的,时多时少,因此,对于水稻的需水量,要本着“多排少补”的原则进行排灌,如:在插秧到完熟期内,水田不能断水,更不能重晒水田,这时期水需求量较大。这就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既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也能做到灌、排自如,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2.放水泡田、降低盐碱性 所谓的开发盐碱地种植水稻,就是将土壤中的盐碱性降低,能够确保水稻自然生长。其中放水泡田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放水泡田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要3-4 天。因为土壤盐分溶解于水要有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越长溶解的盐分越多。 3.适当施肥 盐碱地的水稻施肥应本着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深层施肥,少量多次等原则进行施用。这是因为盐碱地盐性偏重,施用的化肥量不宜过多,而且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比中性土壤大,相对比较,深层施肥效果要好于浅层施肥,并且应分次施肥,做到少量多次。 4.培肥地力 水稻收获后,也应该进行稻田护理,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使低产田变成高产田。

满意请采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