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鱼类品质与养殖效益的关系

导读:鱼肉具有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人们日常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鱼名优品种和“四大家鱼”的种类、数量很多,但在2018年鱼价比较低,主要是因为鱼的品质变了,决定养殖鱼类品质的关键因素主…

鱼类品质与养殖效益的关系

鱼肉具有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人们日常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鱼名优品种和“四大家鱼”的种类、数量很多,但在2018年鱼价比较低,主要是因为鱼的品质变了,决定养殖鱼类品质的关键因素主要有鱼的品种、养殖水环境、饲料投喂、渔药使用等,具体的小编将在下文进行讲解。

一、鱼类品种

1、不同品种的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肉质结构也不同,价格上存在很大差异。

2、不同品种的鱼,鱼肉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的含量不同,鲜味也就不同。

3、鱼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种类和比例,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比例也存在差异,导致鱼肉味道不同。

4、DHA是天然的脑白金,,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HA含量高的鱼类有鲔鱼、鲣鱼、鲑鱼、鲭鱼等。

5、海水鱼的肌肉中上述几种氨基酸和DHA的含量比淡水鱼高,所以海水鱼比淡水鱼味道更鲜美。

6、水产养殖中,选择养殖品种要满足这些条件:根据当地的养殖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要考察是否具有市场发展前景;选择的养殖品种在苗种、饲料等方面不存在困难;能够熟练掌握养殖品种的饲养管理技术,同时要请养殖专家定期进行指导等。

二、养殖水环境

1、水产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2、首先在水源充足,水质达标、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养殖场,其次要培育良好的水质,养殖过程中密切关注水体的温度、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的变化,使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三、饲料投喂

1、饲料是养殖鱼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鱼摄食优质新鲜的饲料,可提高生理状态及免疫力,提高成活率,这样养殖的鱼色泽好、体态正常、活力强,鱼肉紧致,味道也好。

2、饲料投喂方面:根据鱼的生理特性选择适口的优质、新鲜的饲料,严格遵照“四定”的原则进行科学投喂;根据天气情况和鱼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要充分利用水体的养殖空间,采取多个品种搭配混养的方式,合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改善养殖水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四、渔药的使用

1、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进行清塘消毒、苗种消毒、饲养工具消毒、水质调节时,选择渔药要科学合理,用法和用量也要特别注意,防止因用药不当而影响养殖鱼类的品质。

2、渔药的使用应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和不同致病因素,选择合适的国标渔药,按规定使用量、使用方法、疗程进行治疗,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

3、养殖中从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饲料卫生、养殖管理等方面入手,减少病害的发生,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关于养殖鱼类品质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版权提示:部分原创内容来源于编辑及农技专家投稿,版权归其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等侵权行为。

免责声明: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部分图文由其他网络媒体授权转载,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处理。

阅读原文

有用

|

分享

大家还在搜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鱼类养殖业上的问题

鱼类养殖业发展问题

养殖鱼类但水质污染不明显的原因

水质问题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传统养鱼存在问题

影响鱼生活的因素

保护鱼类多样性的意义

——

已经到底了

——

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家禽养殖、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三个细分产业。家禽养殖以禽肉和禽蛋为主要产出,而畜牧养殖业以猪牛羊肉为主要产出,水产养殖以水产品为主要产出。

近年来家禽养殖业产出规模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而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未来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家禽养殖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3-2019年,中国禽肉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为223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342万吨,增长17.15%;我国禽蛋产量为330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45万吨,增长12.29%。2020年,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

2020年畜肉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3-2019年,我国猪牛羊畜肉产量呈波动变化趋势,2019年产量下滑较大。2019年,猪牛羊畜肉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

猪肉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发生较大规模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大量生猪被扑杀,同时猪瘟疫情的发生也影响到了消费端对猪肉的需求。2020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同比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

2019年水产养殖业规模与去年持平

2013-2017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之后急剧下降,2018年产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2019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80.36万吨,同比增长0.35%。其中,养殖产量5079.07万吨,同比增长1.76%,捕捞产量1401.29万吨,同比下降4.45%。

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为6600万吨,但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产量可能不及预期,前瞻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产量6500万吨。

畜禽及水产养殖主要模式

畜禽养殖主要模式有专业化自主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在畜禽养殖业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水产品消费大国。随着消费升级战略提出,我国水产养殖的模式也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以下几种效率更高、更环保、更创新的运作模式。

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养殖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趋势:

第一是规模化,目前规模化养殖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散养户依然存在,未来散养户不会完全退出市场,但是会进行自我升级;

第二是智能化,随着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及国外养殖设备的不断引进,智能化必然成为行业的选择;

第三是品牌化,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打造独立品牌是必然趋势;

第四是特色养殖,城市农村融合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想去体验乡间生活,提供特色养殖服务可以将玩乐与农业结合,促进新业态形成。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