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板栗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正如我们平时买板栗的时候见到的,板栗有很多的品种,形状味道不一,每个品种适宜不同的土壤,但是因为板栗的适应性比较强。所以,一般我们选择板栗品种的时候都是选择市场上价格比较高的品种,这样比较好卖,收益也较高。一般收购的板栗,个头大,而且外表呈现黑色的价格较高,而那些发黄的板栗即使个头再大,价格也上不去。板栗在种植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小板栗种植,长到两年的时候,进行嫁接,嫁接的时候再选择品种。可以到当地的其他农户家里,看哪一棵树上的板栗结的好,就取一些树枝,插在土里,培养半年,在进行嫁接,这样就能够比较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品种。
板栗树不喜欢太潮湿的土壤,一般板栗都是长在山上,山上的土壤比较透气,而且一般的山地都是沙土地。板栗树喜欢透气的地方,一般同样的树,在山坳处的就不如在山凸处的长得好。当然,土层厚一些的话,板栗树会结的好些。但是即使在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只要多加管理,同样会长出比较饱满的板栗来。
板栗的种植方法?如何育苗?
栗子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东西,不仅味道香甜,而且也很健康。有些人甚至想种植栗树,你知道如何种植栗树吗?事实上,栗树可以很好地种植,做土壤保护,适当的浇水,施肥和修剪分枝,你也可以种出好的栗树。
板栗树种植4大步骤
1、种植时间选择:栗树是一种原产于我国北部地区的树种。播种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春季,以及在3月上旬至4月。此时气温已经升温,现在是栗树的生长季节,适合种植。而且它也不会冻住栗色的种子。
2、板栗土壤的选择:大多数栗树种植在山上,或种植在带有沙土的沙滩上。因此,栗树所需要的是具有良好渗透水性和透气性的沙土。PH值为4.5~7的酸性土壤较好,碱性土壤不能生长栗树。
3、板栗种植方式:中国栗树的一般播种方法分为插枝和种子播种。大多数花友会选择插枝,这种方法如何种植栗树呢,就要挖出需要种植位置的土壤,挖出一个坑。将插屑放入坑内,加入适量的有机肥,然后回填表土。浇水,等待生长即可。
4、板栗树经常修剪:栗子树长得太结实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必须及时修剪。栗树生长5年后,必须年复一年地修剪。当修剪必须是生病的树枝时,虚弱的树枝和那些老化的树枝都被切断。要保证没有拥挤的树枝,和重叠的杂草丛生的树枝。
综上所述,就是板栗的种植方式了,种植时间选择、板栗土壤的选择、板栗种植方式、板栗树经常修剪,其实也比较简单,和种植普通树木是差不多的,主要也需要人工的干预,在以上步骤中注意做到精确,就能够种出好的板栗树了,来年结果也很好。
一、种子贮藏。种子采摘后立即筛选出均匀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沙藏或水藏。沙藏是用湿沙在室内分层堆积或在室外挖坑分层堆积;水藏是在山间小河沟常流水处用竹筐盛栗放到河水中去,这样可保鲜防虫。注意:每隔10天就要及时检查一遍,筛出病虫害劣种。 二、室内催根 1、加温催根时间:2月中旬开始垒池摆种加温。 2、垒池:在室内用砖垒土炕,炕上砖池底面填铺中细沙5厘米厚,上摆一层种子,压沙3-5厘米厚,以此重复,堆高不超过1米,顶部压沙10厘米。沙要湿润,以手挤不出水为准。 3、加温:在土炕洞内用火盆点燃锯末或其它,但不要用明火,用麻袋堵住洞口,池子上面用塑料布盖住以提高温湿度。 4、温度:池内温度保持15-20℃。加温10天左右根长达1.5-2厘米。 三、室外催芽 1、砌池:在室外地面上建立土温棚,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用砖在地面上砌畦池,宽1.5米为宜,池子高2-3厘米,池底垫洁净细沙5厘米(不要用油沙)。 2、摆种催芽:待室内种根长1.5-2厘米时,取出种子,从胚根1厘米处断根,将伤口马上用5×10-4至8×10-4的萘乙酸溶液迅速沾一下就平放在室外砖池中,主要是利于促发侧根,控制主根,促使胚芽生长。埋种时的株行距为3厘米×7厘米,上面覆净沙7厘米厚,并用木板在上面轻压一遍,促使胚芽长粗,便于嫁接。沙的含水量为40-50%,注意不要将壳脱掉,保证种子完整。 3、覆膜:当沙覆盖好后,用池宽1倍长的竹片,弯成弓形插于池两边,在竹弓上盖好塑膜,并压紧四周,防止风吹,保持池内温湿度,同时要经常检查棚内沙床,过干要喷水。此项工作3月初进行,一般20天左右胚芽可露出沙床面。 四、嫁接 1、接穗:农历正月下旬,将已选好的优良板栗接穗采回,在室内用湿润沙封起,上面只露2厘米即可。采接穗应选择15-30年生的结果树,个别优良品种树龄大的也可采一部分,接穗粗0.5厘米左右,而且必须是1年生壮枝。如果室内温度高,接穗萌发,而种子胚芽仍接不成,采用接穗倒放,控制萌芽,并注意避免造成接穗脱水干枯。 2、嫁接:3月底到4月初胚芽露出沙床面呈现紫红色时,应进行嫁接。采用劈接法,即用单刀片在子苗(即胚芽)2.5厘米处切断,再从苗砧的中心向下劈1.5-2厘米深,然后选择与子苗砧粗度相宜的接穗进行嫁接(粗度相差2毫米以内)。接穗选留2个饱满芽,下端削成1.5-2厘米的双面楔形,随即插入子苗砧切口内,再用麻绳绑扎成一个结即成。 嫁接绑扎后的子苗随即放入容器中,上盖湿布,如果用竹筐装,必须内垫塑膜,以免失水,尽量随接随栽。 五、子苗栽植。嫁接后的子苗要及时栽入已整好地的苗圃温床畦内。要用高床栽植,施足底肥,深翻细耕,整平床面,畦宽1.2-1.5米,长10米左右。按1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挖好栽植沟,墒不足要浇足底水,栽植沟应从一边向下垂直开沟,用手拿好包扎处,垂直从一边摆入沟内,从另一边封细土至接穗芽向面,使芽微露,然后把土压实,切勿碰伤包扎处。栽好后随即把弓棚搭好,弓棚中心与地面垂直高度以50厘米为宜,同样要把四周压紧,以防风刮、透气。棚内温度保持18-20℃。一般要求4月上旬以前必须接完入圃。 六、苗圃管理 1、保持塑料棚内温湿度:当棚内温度上升至30℃时,马上将棚两边塑膜同时揭开,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当湿度达不到时,每隔3-5天喷1次水,经常保持雾状为宜。 2、炼苗:炼苗是促进嫁接苗发育,提高苗木质量的主要措施。子苗嫁接后10-15天即可愈合,20天就可放叶2-3片,4月底,日平均气温已达15℃以上,要进行炼苗。晴天的下午1点,将薄膜全部揭开,日落前再盖好,逐渐增加阳光对幼苗的照射时间,经5-7天的炼苗,塑膜就可揭掉。 3、除萌:为加速嫁接口的愈合,提高成活率,砧木上的不定芽要及时抹掉,不要急于培养实生萌发芽,而影响嫁接苗的愈合、萌发、生长,即使接穗没有成活,也只能留一个萌发芽,促进嫁接苗生长。 4、加强水肥管理:幼苗揭棚后,要经常松土除草,及时浇水,6-7月每隔10-15天施肥1次,整个生长期施3-4次肥,一定要开沟施肥或低浓度喷洒,每亩施尿素4-5千克,施后即浇水,切莫影响子苗生长。同时汛期注意排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