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中如何调水
一、 调水必需遵循:改好底——调水原则。
面对水体状况不太好的池塘,为了最大限底的减少微生态制剂有成本同时能保持水体良好的时间延长。
1、 解毒——目前春季,正是养殖用户大量使用消毒剂及杀虫药剂时间,在消毒、杀虫的同时,对整个水体环境起到副面影响。要想使水体尽可能的改好及延长好的水质,需做到尽可能的稀释缓解消毒、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的副面影响。就好比:夏天某个房间产生蚊、蝇较多时,喷洒了灭害灵的同时,人在进入前必需先开窗透气,在进入房内一个道理。否则肯定对人体产生许多的副面影响。从而影响养殖对象的各项身体功能。
2、 净水——由于在历年的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大量投放的、养殖对象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等的残留沉入在水底。如不解决水体底部的残留污染,即使将水调好了,不管底部,还是依然对整个养殖过程起到极大的影响,影响的后果将是:由于下雨等天气导致底部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中、上部,从而导致爆发突然性鱼病等事件造成养殖用户的巨大损失。建议:为了最大限底的一次性调好水,尽可能的延长水体良好的时间段。因使用非微生态制剂产品将水体中、上部的悬浮有害物质尽最大限底的统一沉入池底进行有效的第三步分解。就好比:要进行一个房间地面打扫。如不进行初期的扫地流程,单一的直接用拖把进行拖地。实际操作过程是会发现,拖的过程中,困难十分大同时地面变干后,地依然还是脏。最后经过若干次总结的经验就是:先扫地,将地上的垃圾及灰尘用扫把打扫干净,再进行拖地,会觉得轻松的多且保持干净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3、 分解——对于底部有害有机物等残留物质,如不闻不问,造成的后果将是,一但出现天气变化如下雨、刮风等情况,底部的有机物、饵料、粪便、重金属、化学药剂残留物依然会上升到水体中、上部,对养殖环境将起到副面影响。因此必需尽最大限底分解水底有害物质。非微生态制剂并不不具备此分解功效。目前只有微生态制剂才有此非凡的功效。但实际并不是所有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在多数有益菌中,芽孢杆菌是有益菌群中分解能力较强的一种特殊菌种。建议:尽可能选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有效的最大限底的分解。
4、 调水——当水质经过以上步骤进行相应处理后,这时就可以进行每月的定期调水了。调水即是增加有益菌的含量,让水体中有益菌占绝对优势。从而延长水质保持时间。调水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建议:可使用以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一定比例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各自发挥出相应的一定比例的功效。
5、 肥水——底调好了、水调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肥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水质不好,这时直接肥水,就好比:肥水产品实际就是营养品,如水体中有害藻类、有害物质过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可能会供已给有害藻类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甚止发生肥水肥不起来等等。
养殖渔池如何调水质
一、努力改善养殖环境。
1、提升池塘水位。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2、增加水体溶氧。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3、生物调控水质。目前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著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二、严格科学投喂管理。
1、要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2、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腐败水质。
3、在河蟹养殖中投喂的鱼饲料一是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三、积极做好病防工作。
1、采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漂白粉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治病害的发生。
2、在饲料中可间隔一段时间添加适量的Vc、免疫多糖或内服药物,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3、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治疗切莫病急乱投医。在用药时一定要遵照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选用优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减少用药量,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
罗氏沼虾生活在水体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沼虾的生理活动。在新鲜优良水质中。罗氏沼虾摄食旺盛,生长快;反之,即使投放优质饲料,罗氏沼虾也不摄食,甚至因 水质不良而造成缺氧死亡。所以,水质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1)水质管理的要求
罗氏沼虾养殖的水质要求是既要有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又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力争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一般对水体的要求是:①pH7 ~8.5。②溶解氧3.5毫克/升以上。③氨氮0.6毫克/升以下;底层水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01毫克/升;透明度30厘米左右。
(2)调节水质方法
①底泥有机质的分解,主要利用收获商品虾后至第二年4、5月份对虾塘进行曝晒,冰冻。②保持一定量的池塘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③添加新水和换水。④正确确定投 饲量。⑤提高增氧机利用率。⑥用生石灰改良水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