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户玉米种植使用除草剂的误区有哪些?
(1)不知道玉米除草剂的类别和使用时期,乱喷乱用。
(2)除草剂与有机磷农药和微肥混用,图省工。
(3)不按说明用量,随意增加药量。
(4)贪图便宜买淘汰类型的除草剂。
(5)图快使用机动喷雾器喷施。
(6)药没用完再喷一下。
每年都会有农户因错误使用除草剂而造成玉米减产。根本原因是农民对除草剂不了解,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玉米除草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使用的除草剂种类不同,不得乱用。
出苗前:苗前除草俗称封地除草剂,种类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莠去津。苗前除草的地块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土壤湿度要较大。在玉米播种以后,雨后或浇地后喷施,如土壤干旱或长出小草以后,基本上是不能用的。二是封地除草剂用药时间最早,药效期一过,杂草很快就会长起来,需要补喷第二次其他的除草剂,浪费人力物力。三是封地除草剂易使玉米叶片发黄,尤其是高温时用药,容易伤根。鉴于以上问题,现在苗前除草逐渐被苗后除草代替。
出苗后2~5叶期:主要消灭小草。此时使用的除草剂一般以砜密磺隆、烟密磺隆成分为主,单一制剂有25%宝成、80%玉农乐等,复合制剂主要是添加了阿特拉津(莠去津),如50%玉宝、80%玉封杀等。一般在施药后7天左右杂草变黄,20天左右杂草枯萎死亡。在玉米苗后2~5叶期可全田喷雾,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有个别品种对该类除草剂敏感,植株叶片会发黄,但1个月左右可恢复,不影响产量。甜玉米、制种田、糯玉米、登海部分品种易产生药害,应慎用。特别提醒:全田喷雾的玉米田应在5个叶以内进行,超过5个可见叶后就不要喷了,且施药的前后7天不要使用有机磷农药,否则,应定向喷雾。烟嘧在华北如果每亩施用有效成分超过3克,就容易出现药害。用这类除草剂遇气温高、用量大、重复喷雾、使用时期晚、药液喷入玉米心等情况时都可能引起药害。6~9叶期是玉米对除草剂最敏感时期,此期施用会带来药害,过了9叶可以考虑行间低剂量定向喷雾防治草害。此外,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钠两种成分的苗后除草剂不要使用,因为极易产生药害。玉米药害表现症状是玉米叶片变窄或者皱缩,心叶卷成直棒状,或心叶难以抽出而呈牛尾巴状。茎扭曲,根茎变脆,易倒折,茎基部发粗呈鹅头状,甚至开裂。严重的植株上部发育生长受阻,上部叶片畸形,雄穗发育不全,雌穗畸形。
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此期千万不要使用草甘膦类。因为,这是一种灭生型内吸性除草剂,主要是针对多年生杂草,多用于果园、沟渠、道边防除杂草,也可在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如玉米中后期使用该药,因其具有内吸性,稍有不慎就会因下部叶片受害而传导全株,导致玉米死棵、减产严重。
农药在如今农业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虽然存在着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它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离开了农药,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而在购买农药过程中,有些农户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花高价钱购买的农药,却没起到相应的效果。
本篇内容,小帮手跟大家说的这6种购买农药的误区,在实际过程中都比较常见。
希望大家看完后,避免踩坑,少花冤枉钱。
其一,什么便宜就买什么
有些农户去买农药,到了农资店以后,就只买最便宜的农药,比如,同样都是玉米田除草剂,成分有很多,单剂和复配药剂的价格也不一样,含量不同,价格也有高有低,如果只买烟嘧磺隆,一亩地可能也就3-4元,而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一亩地可能需要8-10元。
两者喷施以后,肯定是后者的除草效果要比前者彻底,尤其是对于杂草较多的地块,如果只为了图便宜,购买了除草剂,喷施过后,杂草没有防住,还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期。
这里不是说,农药价格越贵越好,只是提醒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只图便宜,能用便宜的就用,不能用便宜的农药要及时更换。
其二,随大流
有些农户,自家的庄稼发生了病虫害,不知道购买什么农药,看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结果别人喷施了之后,防效很好,而自己喷施了之后,基本上无效果,这就是随大流的结果。
不同的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可能不同。
比如都是种植玉米,田间都发生了虫害,邻居家主要是蓟马的危害,而自家主要是玉米螟的危害,蓟马需要喷施吡虫啉进行防治,而玉米螟需要喷施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害虫属性不同,所使用的杀虫剂也不一样。
如果随大流,也和邻居一样购买了吡虫啉,那肯定防不住玉米苗。
其三,谁宣传力度大就买谁的
由于农资店较多,厂家也较多,会不时地举办一些活动,尤其是一些小厂家或者小作坊,为了提高销售量,会和农资店合作,给予其高额的利润,然后做一些活动,宣传力度非常大。
比如购买10亩的农药送盆,购买100亩送喷雾器,购买1000亩送手机等等,或者采取抽奖的形式,满多少钱可以抽奖一次。
在这种大力度的宣传下,一些农户也不看农药的成分、厂家、剂型等,只顾去买,心里的想法是,在哪买都是买,这边还有奖品。
但是,大家要注意点,羊毛出在羊身上,可能购买的农药成分低、成分落后、剂型一般,喷施过后,效果肯定也一般。
其四,自己也不懂,让农资店随意配
有些农户种地,遇到病虫害完全不懂,都是去农资店,给老板说一下大概的症状,然后让其拿药,这样做不是说错误,大部分的农户也会这样做,但是,如果遇到有心眼的农资店,可能会吃亏。
比如,种植玉米的时候,叶片出现了发黄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病害所导致,但是,部分农资店老板为了销售更多的农药,把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营养肥等,全部加在了一起。
正常情况下,可能4-5元就能治住了,结果一套下来,配了十几种,花费了好几十元,防效可能没问题,成本却增加了几倍,多花冤枉钱。
其五,前几年买什么农药,今年还买什么农药
有些农户在种植庄稼过程中,会认准一个理,那就是以前用的什么农药,会一直使用该农药,只要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就只买这一种药。
这种情况下,可能使用前两三年还行,但是,使用年份多了之后,防效就越来越差了。
比如,以玉米钻心虫举例,前几年种植玉米,一直使用的是甲维盐进行防治,最终的防效还不错,但是,使用了几年之后,还是只用单一的甲维盐,防效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害虫的抗性增加了。
此时,需要更换杀虫剂进行防治,或者使用甲维盐的复配药剂进行防治,比如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等。
上述这5种购买农药时的误区,很多农户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花了钱没起到效果,还错过了农药的最佳使用期。
所以,希望大家看到这,能够有所收获,以后在购买农药时,避开误区,少花冤枉钱。
你对此怎么看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