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规模使用除草剂会伤害土壤吗?怎么除草有效又不伤泥土?

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给农作物和土壤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致使有的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发育生长。土壤中含量过多造成影响下一茬农作物的播种,给农业生产上轮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大规模使用除草剂会伤害土壤吗?怎么除草有效又不伤泥土?

那么如何解决除草剂对土壤造成的危害?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使用除草剂。因为使用除草剂就会对土壤造成残留。就算你按使用方法不超标使用,也会对土壤有破坏作用。如果没有破坏作用,杂草就不会死亡。就像人体的癌症一样,进行化疗时把癌细胞杀死了,人的身体也受到了伤害。必竟除草剂是毒药,不是营养剂。

但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能不用除草剂。首先要做到合理使用。不超标使用。对土地种植要做到二年规划,比如今年种植玉米,明年这块土地种植什么?打的除草剂是否对下一茬农作物有影响,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管了今年,不管明年,除草剂使用不当就会对下茬作物造成伤害。

使用莠去津除草剂,下年不能种植大豆、马铃薯、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使用嗪草酮一年之内不能种植甜菜、烟草、洋葱、向日葵。6个月之内不能种植小麦等

所以说喷洒除草剂要做好茬口安排很重要。

一旦发生药害,对土壤造成破坏不能种植农作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大量灌水使药害遇水分解下渗。

对受害土壤进行多次翻耕暴晒促其残留药害分解。

这些方法虽然能解除除草剂对土壤的危害,但是也增加了成本开支,在种植粮食不挣钱的基础上,农民谁还愿意这么干。

说来说去,这些办法都不现实。根本的办法就是不用或少用。对农作物地里的草尽量使用人工除草或机械化除草,才能使土壤不被除草剂危害。

草甘膦对土壤的危害

施用农药时,一般只有10%的农药黏附在作物上,其余约90%的农药通过各种方式向环境扩散,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滥用、误用农药,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现在以下几方面:

(1)污染大气、水域和土壤等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农药施用过程中,粉剂农药的粉尘、烟剂农药的有毒气体会随风飘浮在空中污染空气,施在农田、森林里的农药,也会随着雨水冲刷或灌溉水排放进入江河湖泊,破坏水质,甚至直接污染饮用水及水产品。农药除直接施入土中外,附着在作物及散布于大气中的药剂也会随雨水淋入土中,土壤中的农药可被作物吸收,也受雨水冲刷和渗透影响水系,水中的农药又可蒸发到大气或被鱼类和水生生物吸收,大气中的农药也可随雨雪降落,彼此不断循环往复。人们通过污染的环境和农产品,直接和间接地吸收了部分有毒物质,日积月累,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2)化学农药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大量杀伤非防治对象,破坏了生态平衡。例如对鱼类、天敌昆虫、蛙类等的危害。从而导致益、害虫比例失去平衡,生态环境的自调节能力下降。

(3)滥用农药还会影响养蜂业、家蚕业和渔业的安全。蜜蜂、家蚕均属于昆虫,多数杀虫剂对蜜蜂、家蚕有较强的杀伤作用,鱼类生活在含有毒物质的水域内,也易出现一系列生理病态,导致死亡。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

草甘膦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钝化、污染土壤环境,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如果科学的使用草甘膦,则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因为草甘膦遇土后会钝化,此外草甘膦可以清除牛筋草、马唐、苍耳等一年生杂草,而且使用后,经过一周即可根除杂草。

草甘膦对土壤有什么危害

草甘膦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钝化、污染土壤环境,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果科学的使用草甘膦,则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因为土壤内的部分物质可以跟草甘膦发生化学反应,使草甘膦钝化。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

草甘膦可以清除牛筋草、马唐、苍耳等一年生杂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说明书以及杂草类型合理配制适宜的浓度,然后向杂草喷洒或者浇灌在根系,经过一周即可根除杂草,且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草甘膦的除草原理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其主要是通过抑制杂草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阻碍苯丙氨酸、色氨酸等物质的转化,最终达到去除杂草的目的,注意草甘膦具有一定的毒性。

草甘膦对人体的危害

喷洒农药时,如果不小心将草甘膦沾到皮肤上,会出现灼烧、发痒甚至过敏反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并且严格按照使用规定来操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3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