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学村景点介绍
集美学村景点的介绍有:
集美学村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集美学村在陈嘉庚先生亲自指导下创立,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的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
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而细细看去,却又各具匠心,无一雷同,人们称其为“嘉庚风格”。
尤其是集美中学的道南楼、集美侨校的南薰楼、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白楼,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飞,极富个性。
集美学村地理物产:
位于厦门岛西北部,以农业为主,物产富饶,品类繁多,盛产蔬菜、糖蔗、龙眼、荔枝等,水产养殖业发达,水产品丰富。
集美学村位于厦门市集美区东南角,北纬N24°34′8.28″东经E118°05′15.63″。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由厦门市区经厦门大桥下桥后即进入集美学村内。
1972年,厦门水产学院开始招收渔业机械、制冷工艺、淡水养殖3个专业,第一届招生100人,以后逐年增设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资源、水产品加工工艺、罐头食品工艺、渔船动力机械、渔业电子仪器及渔船船体设计与制造共11个专业,并按学科分设了水产养殖系、海洋渔业系、水产加工系、渔业机械化系、船舶制造系、基础课部、马列主义教研室,共建立35个实验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厦门水产学院的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其间,共招收三年制学生894人、“社来社去”学生106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4年学制。
1977年以前,厦门水产学院属福建省领导,面向全国招生。1978年起,归属国家水产总局和福建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水产总局为主。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和续办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两院于1979年12月起,各自独立办学。
初分校时,只有渔业机械、渔船动力机械、渔业电子仪器、渔船船体设计与制造4个专业学生留在厦门水产学院。1981年,增设制冷工艺、海水养殖,达到6个专业。1982年1月,国务院批准该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214693.html